“研学后教”下的九年级化学课堂高效性初探
2022-02-21陈银英
陈银英
【摘要】“研学后教”打破了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它采用的是以学定教等方式,教在学之后,教在关键之处。本文分析了在“研学后教 ”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的高效课堂,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究。在激发兴趣、编写研学案、课堂规划、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总结一些经验。
【关键词】研学后教;高效课堂;转变
“研学后教”是以国内课堂改革的多种成功模式的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为基础,分析我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实际问题后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 “研学”主要是教师基于原有课堂教学上导出引领学生学习指标和配套学习方法的教案,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和同学合作进行探索研究,攻破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点,提升能力。“后教”主要针对学生研究学习时产生疑惑与困难,教师及时进行点拨和适当地拓展延伸知识点。“学”为始点,着力于“研”,使“教”进步,“研”和“教”有机结合,研学促教。
一、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上的学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创设更多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有所收获。
【案例一】在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学生刚到实验室上课,不要每一节都安排得很满,可留几分钟让学生比赛:如在1分钟内用胶头滴管逐滴向量筒中滴水,滴入滴数最多者为胜(呈线状滴出属违规),还要准确读出量筒的读数这样的操作比赛,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清晰了这些实验行为方式的特征,学生学得也更有兴趣,为后面利用实验基本操作解决实验问题奠定基础。
【案例二】在进行过滤操作的教学时,大部分教师都会把操作要点总结成六字口诀,但学生很多时候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死记硬背很快也就忘记了,因此我在进行过滤操作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尝试错误操作,这样做会导致怎样的后果,还准备两张大小不一的滤纸让学生选择,结果,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操作后就很容易理解“一贴二低三靠”这个口诀了。
二、发挥备课组的力量,精心编写研学案
广州市番禺区的“研学后教”能落实的抓手的是“研学案”。研学案是在师生共同“研学”的基础上,由教师设计编制的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学习文本。学生拿到 “研学案” 就明白这节课或这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自己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去学习,并检测最终是否完成了学习目标。
【案例三】1.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4-2水的净化》研学案的线路图如下:
2.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研学案的线路图
三、精心规划,组织好课堂教学
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中,应减少知识再现性问题,而应考虑更多思考问题。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理解过程,更少的死记硬背,并遵循科学思维来完善方法。让课堂充满着渴求新知的气氛,兴趣盎然。
(一) 先学后教,自学领先
“先学”即依据目标探求新知。九年级化学是学生的启蒙学科,教材的编写适合学生去阅读。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立目标,回归课本,设计5-8分钟的时间课堂预习本节的知识,根据 “研学案”先初步学习新知识。实践证明,有目的地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没有目的的被动学习。例如,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设计的部分自学问题: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组成和用途。
对于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学习,将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教师从旁指导、点拨,帮学生解疑答惑,通过练习,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二) 小组合作研学,互利共赢
“研学后教”课堂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以小组学习形式进行,进行了课堂改革后,教师就能把简单且安全的演示实验变成分组实验,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九年級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中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研磨;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硫酸铜溶液中。这两个实验可以变成小组实验,并且填写实验记录。
发挥小组内组员间相互帮扶的优势,尤其在单元复习中,教师设计好问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去带领有困难的学生,学生的整体水平都会有所提升。
总之,“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让教育回归本质,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传输知识已经不够,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参考文献】
[1]何惠,王莹.“研学后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3(8):189-190.
[2]冯有好.构建初中思想品德新授课“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学(上),2013(2):18-19.
[3]袁富英.“研学后教”下的历史课堂有效性初探[J].教育导刊,2013(1):85-86.
(责任编辑:洪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