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资源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2022-02-21罗桂萍
罗桂萍
【摘要】“双减”背景下,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关心的重点,但非主科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却常常被教师忽视,实际上,科学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非常重要,而巧用资源,能给老师减少教学压力,还能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资源;科学;高效课堂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其中指出,要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在此引领下,学校要探索多种渠道变革科学课的教学方式,真正点燃孩子的探索欲望。
然而,当前很多乡镇学校的科学课教师基本都是兼职的,且多数教师都要担任主科教学,部分科任教师还兼任班主任,这无形中增加了这些教师的工作量。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让时间更有效,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巧用各方资源,实现从教师到学生,真实而有意义减负提质。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点燃学生好奇心
每学期开学时,笔者所在区的教研院科学科组都会下发各年级的教学资料,对此,教师可以多利用教研员提供的课件、教学设计及微课视频,进行备课和上课。尤其是微课等视频的使用,能通过视觉触动,调动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原动力,也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起点,科学课教师在授课时要谨记培养学生好奇心的重要性。
如何更好地收集视频资源,挖掘学生好奇心的激发点,笔者尝试通过微信关注“小学科学教学”等科学类公众号,这类专业教学资源的平台,涵盖了整个小学一到六年级的科学资料,有名师课堂,教学理论、科普视频、资源下载、科学微课等等。以《地球的运动》《宇宙》这些单元的内容为例,其教学视频有动态的地球、宇宙的演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未知的领域,教师视频教学效果,也让课堂效果更高效了。
二、学生自主收集材料培养主观能动性
笔者所在的学科科学实验材料严重不足,这给教师的授课带来很多的桎梏。为了进一步提升科学课的教学质量,笔者提出充分调动家庭资源,让学生也参与到实验材料的准备中,同时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一个丰富的资源,而学生在家里收集探究材料的同时,也是在引导他们提前进入科学探究的状态。
比如,在《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中,笔者让学生小组里商讨好每人取2—3种你最想探究的物体回来(每人带的物品方便便携带且不一样的)。实验室也没有合适的导线,笔者询问学生家里有没有闲置的导线,刚好有学生家里正在装修,于是我建议她带导线回来,然后在课前先裁好作为教学资源。
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学生提前走进与科学相关的思维活动里,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相应得到了培养。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实验材料是一些简易版的实验仪器,在收集过程中,能引发学生对这些简易仪器的观察,激发他们对实验的兴趣,某种程度上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到实验开始时,他们手脑并用,真正把知识用到实处。
三、利用校园资源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化
小学科学教材非常适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引入学习,纵观一到六年级的教材都有植物的观察与探究。恰好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百年老校,校内有不少花草树木。
因此,在学习一年级第一单元《植物》时,笔者充分利用学校的绿化资源,使学生从身边的一景一物开始对植物产生兴趣,在生活化的观察探索中,学生的观察过程更具持久性。
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校园生物大搜索》课堂上提出调查要求与注意事项,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常见的校园动物和植物,通过观察感受身边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学生构建一个关于生物世界的总体认知。这样授课,既能解决教学的重、难等实际问题,还能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从有趣的生活里,寻找科学的痕迹,并于观察里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甚至启发创新思维。
四、课前做好探究和预设引发学生思考
聚集、探索、研讨、拓展,是科学课教材中要求的授课板块。几乎每一节课堂都有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离不开做实验,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还要预想到实验的效果。对此,笔者会在课前先做一次实验,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或者如何能更好地改进实验材料。
如《抵抗弯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该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纸梁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它所需的器材是: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垫圈。具体的实验过程是:在不同厚度的纸梁上放垫圈,然后比较不同厚度的纸梁抵抗弯曲的能力。
筆者提前在实验室里做好实验预设,用卡纸裁剪纸梁后,我在摆好的纸梁上放钩码,才放上一个钩码,纸条就被压塌了。显然这样的实验效果是不行的,但实验室里只有钩码可用,失败的实验结果将达不到教学目标。笔者开始转换思维,思考学生身边有什么合适的材料,比如硬币等等,笔者尝试在实验室里先用硬币进行实验,发现结果非常成功。
于是,我当即布置每位学生回去准备一角、一元的硬币各3个,四人一组每组就有二十四个硬币了,第二天这节实验教学不仅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探究的机会了,还实验效果不错。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充分意识到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巧用材料,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口、动脑,亲自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就能更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后继的科学学习,其它学科的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奠基。
【参考文献】
[1]黄海旺,王海英.小学科学教材与教学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7(6):7.
[2]蔡海军,谢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2(6):5.
[3]余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1):2.
(责任编辑:洪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