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展第二课堂党史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2-02-21熊嘉黄清吕婷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2年2期
关键词:吉安第二课堂党史

熊嘉 黄清 吕婷

党史学习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当今,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高校思政教育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为了适应形势变化,更为了提升育人实效,高校思政工作必须调整思路,在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开展党史教育实践,提高思政教育效能。

一、高校党史教育的困境

高校开展党史教育,不仅是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更是新时代青年的精神主粮。现阶段,高校党史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有:思政教育与党史教育结合不紧,党史教育“唯书本”;思政教育教学方式传统;党史教育课程研发难。

二、高校党史教育的形式

社会转型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凸现了文本教育范式的缺陷和弊端,高校思政教育要从工具文本走向生活文本,逐渐实现文本教育范式向人本教育范式的转型。在人本主义的道路上,高校势必转变党史教育的内容整合方式、内容表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毋庸置疑,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然而,历史不只书写在教科书上、陈列在博物馆里,更应成为人们的心灵基石、灵魂灯塔。

目前,大部分高校主要通过讲座和展演的形式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在第一课堂之外,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如组织学生观看党史舞台剧目,重温党的发展片段;利用校园报刊、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等开展党史宣传教育;通过开展丰富的文艺活动来学习党史,如演讲比赛、合唱比赛、知识竞赛等;高校创造条件,在校内建立“党史长廊”“党史博物馆”等。也有一些高校在校内创办“红色班”,集中一批学生骨干专门学习党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让学生进行党史实践调研,鼓励学生走进党史纪念馆、走进革命老区、走进老红军家里。这些“第二课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党史教育效果。例如,学生在参观红色革命老区的过程中,可以近距离体验革命先辈的工作与生活,通过与老红军的交流感受老一辈革命人对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信仰,这些言语之外的力量对学生的触动极大。

三、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史研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一)重温革命岁月——红色文化研习营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革命老区,周边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较为丰厚。在第一课堂之外,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红色文化研习营活动来拓展第二课堂。研习营吸收各二级学院的学生骨干,带领学生在井冈山编草鞋、煮大锅饭,重走挑粮小道;结合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讲师团队共同授课,授课主要内容是共产党在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史。整个研习营活动持续2~3天,真正做到党史教育入脑、入心。

党史教育除正面宣传外,也需落入实地,通过红色文化研习营活动,使大学生对革命历史有更深刻、正确的认识,亲身体验英雄人物的艰难岁月,有利于党史理论的内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二)锤炼革命精神——“一院一品”育人平台

红色励志班是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年成立的学生培养组织。红色励志班采用“讲授+自学”“课内+课外”的教育形式,教学和训练方式主要为红色实践体验、红色专题讲座、红色精神传播,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热情,激励学生励志成才。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红色励志班取得了良好的育人实效。后期,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为扩大党史教育范围,鼓励二级学院以“一院一品”的方式搭建党史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当前的新技术、新媒体,创新党史的传播方式。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独立意识,“一院一品”的党史学习平台符合其话语体系,能够推动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养成,使得党史教育“润物细无声”。

目前,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每个二级学院均有类似红色励志班的学生组织,如小学教育学院的青锋鸿志班、学前教育学院的映山红班、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的青云班等。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一院一品”育人平台,不断延展思政第二课堂。

(三)踏寻革命伟绩——红色实践调研

为提升思政课堂实效,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均会组织教师赴革命老区参观学习,如莲花、永新、井冈山、长沙、韶山等。在学习之余,教师拜访了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和毛秉华等人,每年带领学生进行红色实践调研。该团队制作的网络在线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入选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库优质思政课,供全省高校师生使用观看。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深挖地方红色资源,围绕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研学教育实践,鼓励学生实践踏寻革命伟绩,将实践调研作为学习党史的必修课,深化学生对革命优良传统的了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与历史意识,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四、高校开展党史研学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整合學习资源,搭建党史教育学习平台

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并非简单地蜻蜓点水,要充分调研,对学校周边的党史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搭建党史教育学习平台,拓展党史教育的深度及广度。以“理论+实践”的方式,在校内开展讲座和党史学习之余,联合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党史博物馆等地进行党史研学实践。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的精神积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使得党史精神扎根于心中,只有“魂”和“肉”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党史教育实效。

党史研学是理论学习的扩充,更是学员充分理解和感受红色革命精神的必要路径。高校可以建立党史教育示范班,通过一个半独立的临时班级,解决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意志品格、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调动学员的学习与生活热情,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二)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党史教育长效机制

高校要加强党委对党史教育的领导作用,利用好党委学生工作部的职能,引领各类学生组织活动的价值取向,使党史所蕴含的浩然正气得到传播。要做好党史教育的顶层设计,制定学习主题,明确各方任务,运用党史学习平台,保证党史教育能够落地见效。党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进行思政育人的重要方式,高校要在现有基础上深挖地方资源,根据所在地区的资源特点,结合党史教育的需求,建立健全党史教育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党史教育长效机制,必须不断打造、完善党史教育项目,不能“刮一阵风”“走一下形式”,要形成品牌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教育中来,这是促进党史教育开展的第一条件。高校应当根据地方特色,比如井冈山红色基地等,结合学生特点与需求,开设党史教育项目,对相关课程进行动态调整,宏观规划课程设计。

(三)拟定评价指标,建立党史教育学习成效评估体系

要保障高校党史教育常态化开展,将党史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化无形为有形,建立严格、科学的党史教育学习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使党史教育更加具体、可测和可操作化,不能让高校第二课堂党史实践变成“旅游”。为客观、全面地评估学习成效,高校不同院系应当建立党史教育协同合作机制,突出不同院系的优势,从党史教育的制度设计、过程实施和成效输出三个方面来拟定评价指标,并逐个细化。每一方面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解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以评促学,传导压力。在评估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评价是为了促进成效,不能本末倒置,避免形式主义;要注重纵向比较评价,党史学习是一个自我提升和发展的过程,不应成为对比和排名的依据。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英雄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励志教育价值体系与方法研究”、2019年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高校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实施路径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2]李斌.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N].人民日报,2019-01-28(04).

(作者单位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吉安第二课堂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金吉安监理公司市场开拓取得重大突破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党史上的今天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跳高比赛中的意外
为荣誉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