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
2022-02-21张珏
张珏
摘 要: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可忽视的资源,也是承载此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对红色文化内涵及思政教育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顺利展开,提升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本次研究从红色文化及思政教育工作的含义着手分析,阐述了目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现状,包括影响力不足、灵活度不够等问题,最终重点探究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希望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2-0-03
紅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过往的奋斗历史进程有密切关联。当红色文化和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后,能够培育学生理想信念,并强化其爱国主义情怀[1]。此外,还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大学生的品德行为都已经初步定型,且伴随着不断学习而优化,其中思政教育所发挥的引导作用意义重大。高校对新时代青年学生,要利用红色文化进行有效地思想引导,注意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内心深处来强调道德和品行,促使其全方位发展。
一、红色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
(一)红色文化内涵
首先,从物质角度分析,红色文化主要包括革命活动遗址、各种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以及一些带有红色文化内涵的产品,都是非常具象的表现形式。物质上的红色文化见证了伟大革命建设及发展的进程。其次,从非物质角度分析,主要包含精神、制度两个方面。制度囊括了目前的政治、法律、经济等多个层面;而精神上则代表了红色精神,这也是红色文化的内核所在。
(二)红色文化及思政教育的关联
高校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思政教育中,就需要明确两者间的联系。其一,红色文化是思治教育的一大重要资源。从长远角度分析,大力推行并弘扬红色文化内涵,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加快其积极发展。在红色文化中,不但包含革命先烈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还承载了许多红色的历史及光荣文化精神。由此可知,若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此文化,能够加快达成“培育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目标[2]。其二,红色文化为思政教育创建了良好环境。红色文化是社会不断发展所形成的,也是革命先烈在改革、建设等各个阶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统称,是国家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下,更要以此为载体唤起更多民众建设国家的精神动力。此外,不论是红色文化事业还是产业,都出现了许多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服务,给人们创建了更好的物质环境。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
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的仪式上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3]。红色文化自身所蕴含的精神和价值取向,能够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加以丰富和补充,指引高校思政工作的正确道路。因此,要对目前红色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现状加以了解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明确现阶段红色文化教育的不足。
(一)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影响力不足
红色文化在各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其作用的发挥往往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一,不同高校对红色文化的判断、重视度、分析情况有差异,导致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也不同。其二,部分教师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理解不足,导致其在实际思政理论课程的阐述中,未能结合红色文化这一优秀的教育资源,未发挥出红色文化对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教育效果[4]。其三,则是部分地区高校由于受到条件限制,如所属地区偏远,与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间有很大距离,因而授课受到影响。
(二)红色文化教育形式中灵活度不够
由于红色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历史意义和思想引导价值,因此关于其教育工作的开展就存在缺乏灵活性、枯燥等问题。具体可包含两个点:其一,部分教师常常采取理论灌输的方式来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很少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方法,教学内容很肤浅,仅停留在表面。且部分思政课的教师本身也对红色文化缺乏深刻解读,认为它的内涵主要表现为爱国爱党等,由此思政课程变成了历史课。其二,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未落到实处。由于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不但需要高校及所在地区相关部门的重视,还需要物力、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也正是上述情况,导致部分高校开展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活动时,过于看重理论,常忽视了实践的落实,学生未能实现红色精神的内在转化。
(三)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认知不全面
虽然在新时期有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许多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都有基础的认识,也具备较强烈的认同度,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内涵、本质没有深刻认知,甚至有淡化红色文化记忆的现象[5]。高校学生正处于个性鲜明、思维发散的阶段,此时他们虽然自信开放,但思维上不够成熟,容易被不良习气和思想所影响,缺乏对革命历史的回顾和思索。另外还有较少部分高校学生错误地认为,红色文化历史过于沉重,和目前的生活可以完全分隔开来,因而出现回避学习的情况。此外,部分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思政教育活动时,未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最终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学生对此类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忽视了对红色文化内涵的学习及理解。
(四)重视社会价值忽略个人价值
从目前各大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校方所开展的红色教育活动并不能对其价值观产生较大影响,这也从侧面说明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不能将红色文化的真正价值功能在活动中体现出来。在高校内进行红色文化传播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就目前来说,高校是国内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场地,但各大高校在构建校园红色文化气氛工作方面却有所欠缺。另外,由于部分高校自身定位不同,加上教师对红色教育理论研究匮乏,因此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其次是社会各界对高校进行新时期文化宣传的重视度不够,虽然红色教育目前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重视,但就社会大环境来说,红色文化教育的扩散程度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社会经济增长速度惊人,与此同时,群众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人追求个人利益讲究切实的现实回报。而这样的价值观本身就会对红色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而社会整体的价值观扭曲也势必会给他们带来严重影响。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强化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传承
第一,建立长效机制,在课堂中引进红色文化。主要涵盖以下五点:其一,制定相对完善的红色教育整体规划结构,保障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让红色文化能够更顺利地融入在学习教育、管理、服务各个流程中。其二,积极和其他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社会公益组织沟通,共同建立红色文化研究教育会议[6]。其三,由于思政课程是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因而思政课教师需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分析红色文化精神中存在的共通或是契合之处。其四,在内容方面,要积极扩充红色文化教育知识体系,尤其重视知识深度、广度的把控。在教学方法上,则是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小组讨论等新型的方法授课,保证将红色文化内涵深入高校学生心灵。其五,学校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也可在专业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红色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对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深入思考,对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有新的认知。
第二,融入社会实践,在日常中践行文化精神。红色文化一直是各大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最为热点的课题和素材。为了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进一步探究,高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地址的选择上,一般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先烈故居等,大学生在切身感受和调查研究后,能够从中感悟先辈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缅怀为了理想、为了家国而献身的仁人志士,从而更深刻地明白红色文化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學习红色文化[7]。在校园内,可由团支书、学生干部共同组建关于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的社团,让学生主动参与公益性质的实践,从而在磨练其意志的同时,提升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当学生在日常中践行红色文化精神,就能将内心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转化成实际行动,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
(二)扩大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影响
第一,融入红色文化,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任何事物的生存、成长、发展都需要特定的氛围,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针对新时期下素质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现状,高校更要加大红色文化的融入力度。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融进红色文化后,能够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同时高校也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将校园物质文化作为有力依托,努力打造优质化的教育环境和学术氛围。例如可将红色文化和校园内的人文景观、建筑雕塑、教学设施等融合,从而让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以各种文化标志物的形式显现,让学生在长期的环境熏陶下加强对红色文化的领悟。
第二,融入红色文化,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在高校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也要积极融入红色文化。常见的有红色诗歌朗诵大会、红色歌曲、舞蹈表演大赛、红色文化绘画主题艺术节、红色文化摄影展、红色讲坛等,可将以上述活动作为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提升责任意识和民族自信心。同时,高校也可在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等重要节日开展全校文化纪念活动,以此来提醒学生不可忘却历史,并努力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在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也可邀请当地红色文化博物馆专家、学者等到校来参与主题会议,在互动中强化红色文化影响力。
(三)落实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网络传播
在新时期背景下,科学技术得以迅速发展,为了加大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力度,更要结合学生在现阶段的成长特点,做到与时俱进,结合网络新媒体来建立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平台。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更多知识,扩展视野。首先,高校要主动建立红色文化专题网站,将爱国主义、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红色内容设置在网站栏目中,抑或将伟大革命先辈的事迹、感人故事、经典红色歌曲或影片载入其中[8]。在设置红色文化专题网站时,要更加关注其知识性、服务性,懂得把握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特点,以提升其人文素养、强化思政教育力度为目标,构建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让大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红色文化学习资源。其次,需要注意的是,要安排学校有关技术管理部门对网站强化维护和管理,让学生处于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从而建立健康积极的网络观念,自觉抵制各种危害信息。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其所处的是群居的生活环境,因此校园文化可以对其产生直接影响。校园作为大学阶段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场地,各大高校有责任来为学生积极构建一个良好的红色校园氛围。首先,要在学生进入大学后立即对其展开红色文化理论知识教育。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主要的学习任务是文化课程,尤其是理工类学生,对红色文化了解甚少。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在校园内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建设,扩大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范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红色文化的价值导向,也是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必须让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的时候将其联系在一起。大学阶段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转折点,因此校方也不能够将教育脱离社会实际情况,应多到社会中进行调研,将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和错误的价值观进行整理,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同时,向学生举例说明,坚持以正确的价值理论作为导向来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思潮中保持高度清醒思想觉悟的能力。
(五)坚持“三个结合”增强红色文化教育实效性
坚持将红色文化与解答思想疑惑、完成中心工作以及学用“老三篇”相结合,以此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红色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坚持与解答思想疑惑相结合,不仅要采用正面积极的思想灌输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帮助学生解开思想扣子。面对学生提出的贴近社会发展的困惑,可以召开相关热点问题辩论会,带领学生到实地参观,让学生切身感受在党的带领下国家和社会的巨大变化,以此坚定学生对党的信赖之情。其次,要与完成中心工作相结合。大学生的中心工作是学习文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向着社会需求方向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不定期组织系列红色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未来需要履行的职能使命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最后,要坚持将红色文化与学用“老三篇”相结合。所谓“老三篇”就是毛泽东同志提倡的三个精神,一是为人民服务,二是一往无前,三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教师可以将“老三篇”作为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学、背、演、行等多种形式将其学习透彻,并将其贯彻到学习、生活以及实习工作中,举办红色文化知识相关主题的竞赛,激发学生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对大学生落实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势在必行。红色文化承载了我国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因而其中饱含革命精神和爱国文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过程中,要注意将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这一重要资源,可从建立长效机制,在课堂中引进红色文化、融入社会实践,在日常中践行文化精神、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落实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等措施做起。总之,红色文化和大学生思政教育间的融合意义重大,能够让红色教育不断在时代发展中实现传承,进而让青年学生领悟到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柳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16):79-80.
[2]马楠楠,成晓晴.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公关世界,2021(16):110-111.
[3]张丽,肖盈.红色资源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19-20.
[4]张雪,班晓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实践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1(23):87-90.
[5]吕甜甜.新时期高校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索——评《新时代红色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15):6.
[6]李建国.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1,9(4):53-55.
[7]王正坤,庞翠.智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黑河学院学报,2021(7):38-39+45.
[8]玛尔江·木合塔尔.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大学,2021(28):20-22.
(责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