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政熏陶与阅读理解融合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

2022-02-21陈惠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思政教育小学数学

陈惠芳

【摘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是做人之本,是教育之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体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关键;阅读理解是生活的一项常态活动,也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因素。立足数学文化熏陶阅读感悟思政教育和融合数学阅读理解思政提升课堂品质这两方面,浅谈思政熏陶与阅读理解融合数学课堂。思想政治教育,阅读理解融合到数学课堂中,是适应教改要求,紧跟时代步伐的。我们要重视数学文本阅读教学与德育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想德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政教育;数学阅读;课堂品质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是教育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对数学精神、思想方法、意识等观念的培养,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思政熏陶和阅读理解在数学课堂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提升,融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立足数学文化熏陶阅读感悟思政教育

数学有它美的一面,也是一种文化,要站在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把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站在美的角度感悟数学思想,找准核心点、关键点、着力点、落脚点来思考,让学生灵动起来、深刻起来,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生命的潜能,从而更好地建构数学的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浅显,但涉及面比较广,要积极挖掘数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合于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体现育人作用。把数学文化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在一起,立足数学文化熏陶,在数学文化和理性数学结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利用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引入数学家名人名言、数学家生平故事等方式方法吸引学生,将数学文化思想政治元素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在日常行为及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开展有效的素质教育,从小学抓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彰显德育在各科中的教育地位。

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根据学习内容可以先介绍知识产生的背景,也可以介绍一些数学文化故事。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可介绍我国古代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推算的圓周率的真值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他不仅在数学界出名,还是伟大的天文学家。通过这些介绍,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概念,也认识到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又如,在《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练习课中,设计了“利用好书推荐环节”,指定三位学生进行好书推荐,如,推荐《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中的趣味和魅力》《趣味数学》,介绍数学阅读读物的趣味性,课外数学知识更多、更广,在书中体会一些思政熏陶与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目标性。既可以了解数学书籍的趣味性,也可以通过数学书中的故事学习数学家的精神和思想品质。

在“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练习课”中也设计了通过对中国跳水队和跳水知识的了解,学习运动员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拼博精神,体现数学知识价值,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感受跳水比赛的激烈竞争,也体现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拼博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小组在分工合作中训练计算和观察分析的能力,学生乐于研究、乐于思考,在计算中获得乐趣,快乐地计算出中国队获得第一名。

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内容向着生活实际延伸,把数学学习的内容附于现实生活的情景中;把学习机会与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让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入数学的学习中,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意义,建设出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令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

二、融合数学阅读理解思政提升课堂品质

数学阅读不同于一般阅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有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数学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自觉主动地进行数学阅读,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品质。

数学阅读理解的培养在课堂上着重于教学生掌握读的方法,如何理解精深的数学语言,养成良好的“读书要思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中高年级阶段,要让学生学习阅读理解的基本途径,通过草稿帮助理解,学会自己阅读、自己做作业、整理学习笔记等。

解决数学问题离不开数学微阅读理解的指导,阅读指导在数学科中越来越重要,阅读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凸显。这是学科特点、现在的大方向和发展趋势所致的。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数学读本、绘本故事、一个主题图、一个例图、一道图文结合题、一段解决问题的文字题、数学书中的“你知道吗?”等,作为微阅读指导的素材。在数学阅读指导中通过整体读、精读活动理解文本中的数字、数据意义、数量关系等。

在课中设计丰富的练习活动环节,探究体现融乐课堂的融合五育、融通技术、乐教、乐研、乐学、乐动、乐思新样态,体会到数学思维的运用之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练习课更生动、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

在数学阅读理解中追求“数学好玩”,挖掘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妙性,精心选取学生感兴趣、能启发思考、开阔视野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在思考中体会“数学好玩”,在阅读中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例如,在“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练习课”中设计数学阅读“拓展广角”,并推荐了四年级的《数学就这么有趣》第104页到第109页中关于小数加减法知识的相关内容,如,《小数之美》的趣味阅读《雕虫小技,何足挂齿》、深度探秘《小数的变迁》、文化广角《“神通广大”的小数点》、启迪智慧《小数加减法怎么算》。特别是在《小数的变迁》阅读文章中,介绍了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并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我国元代数字家朱世杰。又例如,在学习“比的认识”时,在《数学就这么有趣》相关的趣味阅读《高跟鞋的由来》中,深度探秘《比号的来历》,文化广角《“黄金比”之美》,启迪智慧《营养配餐》,这些内容恰恰体现了数学阅读理解之美。趣味阅读是利用数学故事讲述数学概念或原理,让学生陶醉在美丽的数学童话中,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深度探秘是研究知识的来源,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文化广角可以拓宽数学知识的范围,提升数学素养;启迪智慧是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求知欲,提升数学的价值和品味。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享受数学阅读带给我们的乐趣,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将阅读理解融合到数学课堂教育教学中,是适应教改要求,紧跟时代步伐的。我们的教学要重视数学文本阅读教学与德育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想德育水平。只有这样,我们的教与学才能立足于现代教育之中,也才能让数学课堂因阅读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

责任编辑  陈红兵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思政教育小学数学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数”山有路“读”为径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