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党媒做好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思考
——以《江津日报》庆祝建党100周年特别报道为例

2022-02-20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2期
关键词:党媒特刊江津

刘 莉

2021年7月1日,重庆《江津日报》推出一期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以下简称“特别报道”)为主题的特刊,特别报道高标准策划、高站位协调、高水平采编,全面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江津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

本文将以《江津日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主题特刊为例,浅析地方党媒如何做好重大时政主题报道。

重大时政主题报道需有高度

什么是高度?是记者和编辑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各级党委、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对大局大势的理解与把握。高度是党媒做好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中心、大局与指向,是记者采写稿件、编辑编排稿件的定盘星、压舱石与指南针。

特别报道恰逢“七一”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又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为主题,十分切合当下宣传重点。与此同时,各版面盛大庄严、气势恢宏,内容丰富、氛围浓厚,全面反映了江津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江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奋力谱写江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的生动实践,展示了江津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凝聚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特别是当天《江津日报》刊发的六七版跨版报道《热血报国志不渝 初心不改奋楫行》,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了聂荣臻元帅,卞小吾、漆南熏、冉钧等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以鲜活的史实点燃读者爱国爱党的初心。该版报道还实现了江津新闻历史上的“两个首次”:一是首次在媒体上全方位集中系统展现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作出重要贡献的江津籍革命先辈;二是部分珍贵历史资料、照片首次在新闻媒体呈现。

没有高度,就不会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党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时代如何发展,这一功能与定位,都只能加强不能弱化,特别是在价值多元、思想多元、利益多元的社会深度转型期,党媒更应发黄钟大吕之声、引社会思潮之先。

重大时政主题报道需有深度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党媒尤其是地方党媒靠什么来坚守主流舆论阵地?毫无疑问,优质内容永远是不可或缺的刚性需求。作为党媒的“重头戏”,有深度的时政报道,是增强党媒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为进一步创新时政报道的表达手法,讲好时代故事,《江津日报》在重大时政报道题材上精心策划、悉心打磨,派出重点报道组深入实际进行采访,深度挖掘背后的故事。当天《江津日报》新闻版面八个版。其中,二三跨版内容为:在党的领导下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六七跨版内容为: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江津人。在两个跨版的编排上,别具一格、独具匠心。六七跨版以数字“100”和红飘带组合设计、珍贵历史照片灵活穿插、革命人物资料合理编排,呼应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版面既庄重大气,呈现了党史的厚重感,又创新灵动,方便读者阅读,彰显了特别报道的新闻性,体现了区县主流媒体应有的担当职责及使命,值得肯定。

特别报道出版后,在江津网、“江津发布”微信公众号、“最江津”APP、“江津观察”抖音号等媒体平台二次传播,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充分体现了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融媒体时代,时政报道要做出新意,必须转变思维、转变文风,充分利用党媒已有的品牌优势,打好“深度”牌,加强传统媒体资源与新媒体新闻资源的整合,做到及时发声、准确发声、多形式发声,发挥好党媒在主流思想舆论引领中的“定海神针”“中流砥柱”作用。

重大时政主题报道需有温度

重大时政报道要有温度、接地气,就要凸现基层视角,让普通群众喜欢听、乐于读。

为了做好此次特别报道,《江津日报》坚持把全局视野和基层视角相结合,把宏观叙事和新闻故事结合起来,把讲好故事作为改进文风的有效方式,胸中有时代、心中有群众地讲,充满自信、用心动情地讲,既全景式呈现、又细节化展现,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让报道更轻快、更活泼、更亮眼。

在特别报道中,既有《江津综保区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嬗变新城党旗红——滨江新城建设管理中心以党建促发展工作纪实》《山水湖城党旗飘 新征程上建新功——双福工业园以党建促发展工作纪实》等部门平台以党建引领工作的纪实性、综合性报道,又有《党恩重如山》《庆祝建党100 周年百字联》《瞻仰(组诗)——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群众性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报道一经发出,便在群众中掀起了阅读“热潮”,当天免费赠阅的《江津日报》主题特刊不到上午10点就已被群众领取完毕,不少群众还特意致电询问,是否能够加印用以收藏。

《江津日报》2021年7月1日特刊

重大时政报道需有温度,要严守真、平、情、活的准则,不虚不假,不冒不夸,不空不泛,不乏不钝,平稳、平实,让报道更有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穿透力。要坚持多讲实话家常话、少讲套话场面话,多一些平实务实切实、少一些过度铺陈渲染,力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让广大读者听得懂、听得进,不断增强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

猜你喜欢

党媒特刊江津
江津区科协全新打造《科普江津》栏目
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浅谈互联网“党媒”新闻队伍建设和创新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
奥运特刊
两会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