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双版纳报社:让新闻与受众“同频共振”

2022-02-20杨元元曾崇明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2期
关键词:西双版纳老挝铁路

杨元元 曾崇明

中老铁路的全线开通运营,结束了西双版纳不通火车的历史。围绕着中老铁路建成通车运营,《西双版纳报》聚焦群众的关心事、关注点,提前策划,适时推进,重点突破,把中老铁路建成通车运营的新闻报道做细做精,做出声势、做出温情。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中老铁路的开通对于中老两国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够加强中国和东南亚的旅游业发展,也能够促进中国和东南亚的经济贸易往来,同时也能够加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西双版纳作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承载着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迎来送往、互通有无、加深交往、促进合作的重要使命。作为西双版纳当地唯一的党媒《西双版纳报》,针对中老铁路开通,从前期到开通再到后期,进行了周密的策划部署,以“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的方式,通过评论、通讯、消息、散文、傣族章哈、视频、宣传海报,开通“聚焦中老铁路”专栏、中老铁路专版等多种形式,全媒体多角度进行了大量报道,多篇作品受到读者欢迎。其中在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的转发量、点击率等均创新高,成为发布党和政府声音的“喉舌”、关注百姓生活的“眼睛”、便民利民的“窗口”、传播正能量的“使者”,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深受干部群众欢迎。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做新闻一定要与受众“同频共振”,唯有“接地气”的新闻,才能用温度和深度显现新闻的价值,彰显主流媒体的中流砥柱作用。

聚焦受众关切 做好前期宣传

西双版纳州党政领导视察复兴号

乘坐中老铁路列车的旅客

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北起中国昆明,向南经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过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进入老挝北部地区,继续向南经琅南塔省、乌多姆赛省、琅勃拉邦省、万象省,到达老挝首都万象市,其中在西双版纳境内有野象谷站、西双版纳站、橄榄坝站、勐腊站、磨憨站五个站点。中老铁路的开通将结束西双版纳不通铁路的历史,是西双版纳各族群众关注的大事。中老铁路在西双版纳有几个站?建设得怎么样了?这些都是民众所关心的话题和关注的热点。《西双版纳报》针对民众关心的热点话题,有的放矢,精心策划了宣传方案,采取以航拍为主的拍摄方式,结合5个站点的建设情况、建筑特点等,创作了时长6分钟的视频短片《火车来到我家乡》,在微信视频号、抖音账号、微信公众号上同步推出,让民众通过多种渠道更加直观看到和了解到各个站点的情况,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此视频在微信视频号播放量达到了18.9万,转发7000多次,评论上百条,获得6000多的点赞,同时也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多家媒体引用转发。

中老铁路的开通备受世界瞩目,也是西双版纳人民最为期盼的事。2021年11月16日,中老铁路玉磨段进行了一次试通车,有些从未见过火车的西双版纳群众急切地想要看到火车。为了帮助受众实现这一愿望,《西双版纳报》经过认真计划部署,克服设备不足、技术手段还不成熟等困难,大胆尝试、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的宣传方式,以手机直播的形式在微信视频号上直播试通车情况,由记者现场出镜,介绍火车情况、车厢内置等情况,并与受众进行线上互动,一改党媒高高在上、呆板严肃的形象,拉近了党媒与受众的距离。

聚焦受众情感 做好现场宣传

随着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信息传播的选择意识也越来越强,只有当信息被认为是他们自觉需要的时候才会被接受,信息才能发挥其影响力。因此,新闻报道应该从受众的需要出发,在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只有契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才能得到受众的欢迎和喜爱。西双版纳州世居着傣族、汉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回族、佤族、壮族、景颇族13个民族。2020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101.3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9.0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78.0%。傣族有33.4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3.0%。由于少数民族人口众多,部分群众对汉语汉字不熟悉,《西双版纳报》为此设置了“章哈赞傣乡——火车篇”栏目,邀请傣族民间小有名气的章哈歌手到报社现场录制傣族章哈和傣语快板视频、音频,通过西双版纳报微信公众号和傣语读报栏目发布,增强了中老铁路宣传的贴近性、亲和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受众反映,傣族章哈和傣语快板这种宣传形式他们很喜欢,听着从小就听的曲调,感觉特亲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新闻工作者要反映人民心声,想百姓之所想,思百姓之所思,使双方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中老铁路即将开通的前几天,《西双版纳报》新媒体编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信息:1949年昆明到西双版纳路程15天;1959年昆明到西双版纳路程7天;1989年昆明到西双版纳路程3天;1999年昆明到西双版纳路程1天;2021年昆明到西双版纳高铁3小时!高铁(火车),让出行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中老铁路复兴号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西双版纳当地人,编辑本人曾经历过2天到昆明的艰辛历程,顿时感慨万千,同时也想到大部分人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受,于是立即着手核实信息的来源、准确性,查找同一时代的老照片、视频等资料,以图片加视频配以文字的方式,编辑了一条题为《昆明—西双版纳,从15天到3小时》时长34秒的短视频,在微信视频号和抖音账号上发布,向大众传播了感动你我、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果不其然,此视频一经发布就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在抖音账号上播放量达到了9.3万,留言上百条;在微信视频号上播放量更是创造了自《西双版纳报》2021年2月份开通视频号以来的历史新高,截至目前达到了80多万次,转发1.4万次,点赞2.1万次,并且每天还在持续增加中,微信视频号也因此涨粉千余名。

聚焦受众所需 做好服务宣传

新闻是呈现社会生活百态的一种形式,新闻报道面向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要想吸引大众目光,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创作出更多“接地气”的新闻作品。中老铁路开通后,许多傣族群众反映不知道怎样购票,《西双版纳报》关注民生,派出人员到中老铁路西双版纳站实地拍摄了视频短片《小玉带你初探购票流程》。视频中,主持人一边操作一边用傣语讲解,“手把手”教观众如何自助购买火车票及注意事项,受到了傣族群众的欢迎和赞赏,此视频通过西双版纳报微信视频号的传播,播放量达到了3.4万次。

敢于和善于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敏感问题,是提高党媒公信力重要手段。中老铁路开通前期,许多网友和读者通过各种渠道打听火车票的售卖时间和地点,但都没有准确的答复。《西双版纳报》记者在得到准确的售票时间后,立即着手编辑制作了内容精而全的相关新闻,及时通过西双版纳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传播速度快的媒体进行发布,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由于信息发布及时,短视频《中老铁路玉磨段12月2日起售票》播放量达到了3.3万次。同时,还通过西双版纳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账号等渠道,发布了关于购票、退票、乘车注意事项等群众所关心的内容,真正把新闻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短视频《从15天到3小时》抖音号截图

《小玉带你初探购票流程》的微信视频号截图

直播截图

实践证明,新闻内容与群众联系得越是紧密,媒体就会越受欢迎;新闻内容脱离群众,媒体就丧失关注的“眼光”。中老铁路的开通,为西双版纳及沿线各地区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许多游客纷纷乘坐火车前往西双版纳沿线各地旅游打卡,出现了一股“旅游热”。针对受众更喜欢短视频、图多字少的阅读模式的情况,《西双版纳报》围绕中老铁路5个站点策划了《坐上火车游西双版纳》栏目,以短视频的方式向受众介绍各个站点附近的旅游景点、网红打卡地等,展现了西双版纳各地的风土人情,得到受众的喜爱。其中《坐上火车游西双版纳——曼远》篇被“云南漫游”徽信公众号引用,“望天树”篇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引用。

在当前社会舆论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下,党媒如果再保持高高在上或置身事外,无异于自我边缘化,我们必须用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注重受众体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让新闻与受众“同频共振”,这样才能抓住受众的“心”,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聚焦受众期盼 做好跨境宣传

中老铁路穿山越岭、跨越江河,把中老两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让老挝人民“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梦想照进现实,为中老两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提供了新的支撑,赋能双边经济社会发展,在中老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老铁路开通后,人们对当前疫情情况下货物如何跨境等问题一直关心关注。《西双版纳报》积极发挥党媒的优势,及时捕捉信息进行宣传报道。2021年12月15日,一列由昆明出发载有全棉梭织斜纹染色布、涤纶布、人造革、拉链等的11个集装箱国际货物列车,缓缓驶离磨憨铁路口岸驶向老挝,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运载货物总值突破1亿元人民币的国际货物列车出境。获得这一信息后,《西双版纳报》及时与勐腊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联系约稿。12月17日,报道这趟集装箱国际货物列车顺利出境的新闻消息《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运载货物总值突破1亿元人民币》经《西双版纳报》“聚焦中老铁路”专栏刊发后,让关心出境货物的客商看到了新的希望。

西双版纳与老挝北部的丰沙里、南塔和乌多姆赛三省山水相连,中老边境线总长680公里。西双版纳与老挝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民心相通,各民族在生活习惯、文化传统、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以及日益频繁的沟通、往来和互助,不仅实现了共赢发展、增进了友好感情,也为彼此之间更加深入地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中老铁路开通的第二天,云南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西双版纳州政府侨务办公室向老挝华校捐赠教材5000册,西双版纳州同日也向老挝援助包括医用口罩110万只、医用防护服1.3万套、医用隔离面罩3万个在内的价值约100万元的紧急抗疫物资。这既是向中老铁路的正式开通献礼,也是西双版纳与老挝各地开展更为丰富的人文交流等活动,持续推动中老边境疫情防控压力的缓解,进一步深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合作,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家园的具体行动。面对这些难得的宣传题材,《西双版纳报》及时派出记者采写,第一时间刊发消息《捐赠华文教材丰富人文交流》《命运与共 携手抗疫 西双版纳向老挝援助抗疫物资》。这些新闻报道,让受众读到中国故事、西双版纳故事;也让受众看到,中老铁路将不断深化两国务实合作,促进文化交流,人民友好往来。

猜你喜欢

西双版纳老挝铁路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
YUNNAN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