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日报社:聚焦“本土作为” 讲好“地方故事”
2022-02-20李向文
李向文 姜 彬
中老昆万铁路是中国和老挝两国领导人高度关注并亲自推动的政府间合作项目,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线路北起云南省会昆明,最终到达老挝首都万象,全长1035公里。中老铁路(玉溪境内)全长145.78公里,共设玉溪站、峨山站、研和站、化念站、元江站五座车站。中老铁路是玉溪融入“一带一路”的“推进器”、促进区域合作的“传输带”,对推动玉溪与沿线地区区域合作、深度融入中老经济走廊,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讲好中老铁路建设故事;讲清楚铁路集聚要素,助推产业发展的意义;弄明白怎样变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趁势而上发展铁路经济,考验着地市级媒体的宣传报道及传播能力。鉴于中老铁路报道工作的重要性,玉溪日报社领导带队,高位推动、精心策划选题、调集精兵强将,开设“聚焦中老铁路建设”和“聚焦中老铁路建设 共建‘一带一路’赓续中老友谊”专栏,紧盯中老铁路通车前、通车时、通车后三个时间节点,综合运用动态走访、体验式采访、深度报道、评论等报道手段,采编稿件文图一百多篇,全景展现中老铁路建设及通车盛况;同时,注重全媒体产品的制作发布,矩阵发力,推出了《玉溪至西双版纳,仅需2.5小时!》《一分钟带你飞越中老铁路玉溪段》等一系列富有影响力的融媒体产品,持续掀起宣传高潮,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也收获了大背景、大题材下立足本土,全媒体发力,讲好“地方故事”的经验。
精准研判选题 彰显本土特色
策划是媒体发展革新的现实需要。全媒体时代,媒体不但要重视传播渠道的选择和建设,更要倍加重视传播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只有精心策划,着力挖掘新闻特质,以超前的意识、敏锐的嗅觉和艺术的手法选择新闻报道点,才能提高关注度、扩大影响力、形成舆论主导。对地市级党报而言,要强化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提升对受众的吸引力,就必须用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和处理新闻题材。
2021年12月4日,复兴号徐徐驶出中老铁路元江站。
中老铁路通车是一个国际题材,地市级媒体能参与如此高规格的报道,对于提升《玉溪日报》传播力、影响力无疑是重大机遇。但国际题材,全球关注,有中央、省级媒体和沿线州(市)媒体强势介入,如何精准分析研判,以优质选题策划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战,在避免同质化的报道中找准玉溪定位,以独到视角开展别具一格的中老铁路报道,也为《玉溪日报》带来了挑战。
2020年12月18日,玉溪市委书记王力以《拥抱铁路经济》为题作专题报告,要求全市人民把握形势变化,做好结合文章,挖掘铁路经济潜力,借助“通道+枢纽+网络+平台+配套”路径,推动构建全方位、成系统、多功能的铁路经济生态圈。全市干部群众响应市委号召,热切期盼着铁路开通进一步提质玉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文旅产业发展和助推区域产业布局,也深切渴望着强化自身现代经济思维,提升能力水平,在拥抱铁路经济的新征程中担当尽责。市委有要求,干部有期盼,这就是地方党报策划报道的着力点和引爆点。
2021年11月29日,玉溪日报推出通版,生动形象地向读者介绍中老铁路线路情况及重要意义。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当天,玉溪日报以通版形式推出深度报道。
经过多轮分析研究,报社编委会把报道视角定位在铁路通车对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上,定位在玉溪拥抱铁路经济的新布局、新作为、新担当上,定位在铁路经济背景下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之变、精神状态之变、能力作风之变等“玉溪之变”上。
宣传报道工作指导思想一经确定,玉溪日报社把做好中老铁路宣传报道提升到践行“四力”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的高度来认识,多次召开编委会,制订细化全媒体报道方案。打破部门条块分割的局面,坚持高标准调兵遣将,派出强势采访小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扎实推动策划落地落实。时政记者部、影像记者部等重点采访部门主任亲自带队深入中老铁路(玉溪境内)“走铁路、看建设、听民声、观产业”,大量来自建设一线沾泥土、带露珠的报道,通过图文、视频等全媒体手段淋漓尽致展现了玉溪铁路建设动态、沿线干部群众心声、玉溪人民抢抓机遇布局产业的火热图景,也为后续开展深度和专题报道做足准备。
全媒体发力 快新特“圈粉”
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出现,为读者提供了随时随地、快速便捷、浏览观赏的崭新体验。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根据受众需求,创新传播方式,在产品与受众之间找到有效链接点,让受众以优质体验、感兴趣的方式接收信息、引发共鸣,打造有独特优势的全媒体产品,是玉溪日报社始终坚持的媒体融合方向。
中老铁路全媒体报道中,玉溪日报社在玉溪网、“玉溪+”客户端、“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玉溪日报视频号和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出图文、音视频、H5等多种融媒体产品,集中报道中老铁路的建设进展、开通盛况,解读铁路开通的意义,推出了一批有特色、有分量、有影响的作品。
“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对于中老铁路,别说玉溪的人,现在连玉溪的货都迫不及待了!》的图文推送,以拟人化和极富对比性的标题,报道了玉溪市民对中老铁路通车的喜悦;玉溪日报全媒体以元江双线特大桥、云南最大的货运站研和站等为代表,通过沉浸式体验,从乘坐速度、平稳程度、重要站点和沿途风光等方面宣传中老铁路;客户端刊发的图文+视频融媒体报道《玉溪至西双版纳,仅需2.5小时!》单条浏览量达10万+;短视频《一分钟带你飞越中老铁路玉溪段》仅玉溪日报视频号播放量就高达9.8万,并被多家媒体采用;《旋转您的手机,即刻从玉溪出发,开启中老铁路之旅!》将精选内容用SVG互动形式设计制作,让用户打开手机就能跟着小火车一路体验中老铁路的精彩;通车当天《玉溪站到了!今天,中老铁路正式通车!》《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的VLOG:中老铁路首发车,绝!绝!》也深受读者好评;其中《海报:致敬中老铁路建设者》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采用……
铁路开通运营后,玉溪日报全媒体持续关注通海蔬菜搭乘中老铁路首列货车迈出国门、中老铁路车次增加等新闻,并联合中老铁路沿线昆明、普洱、西双版纳三州(市)主流媒体,共同策划推出“南来北往六城记”中老铁路大型融媒联合报道,深入解读铁路开通带来的“云南机遇”“玉溪机遇”,为读者接连奉上一道道丰富可口的融媒大餐,全面发挥技术优势,以多平台、多形式、全方位、全媒体宣传报道赢得受众、赢得读者。
2021年11月15日,短视频《一分钟带你飞越中老铁路玉溪段》仅在玉溪日报视频号上的播放量就达9.8万,并被多家媒体采用。
2021年11月29日,玉溪日报推出融媒体产品《旋转您的手机,即刻从玉溪出发,开启中老铁路之旅!》。
2021年中老铁路12 月3 日开通当天,《海报:致敬中老铁路建设者》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采用。
核心产品至上 优质内容取胜
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媒体融合的大背景给“内容为王”带来了挑战,也为坚持“内容为王”创造了更宽广的空间。对传统媒体来说,“内容为王”是应对自媒体冲击和媒体融合双重压力下,寻求战略突围的一个突破口。以党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迎接全媒体变革,更要坚持“内容为王”,持续增强内容提供能力,并以内容的生产整合为基础,不断进行创新,注重原创精品,推出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内容。
玉溪日报社多篇报道都切实体现着“内容为王”的新闻传统。记者实地走访中老铁路(玉溪境内)4个县(市、区)和5个站点,扎实采访沿线干部群众、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学者后采写的深度报道《拥抱铁路经济玉溪再出发》一文,系统展现了玉溪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决答好时代之问的先行姿态。
玉溪日报社记者历时两年,用镜头生动记录了中老铁路建设工人不怕困难、全力攻坚,用辛勤和汗水换来铁路顺利通车的奋斗场景,以极具历史纵深感的镜头语言,呈现了一名名普通铁路工人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对责任和信仰的坚守。
满足干部群众期盼,《玉溪日报》特别开展了“中老铁路通车对玉溪发展的重大意义”主题报道,以专版的形式,集纳荟萃省、市有关部门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为玉溪抢抓通车机遇、充分发挥优势,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的真知灼见,为干部群众提供精神盛宴,引发“头脑风暴”。
报道实践证明:沉浸式体验式采访最能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并有效提升参与度。玉溪日报社高度重视体验式采访的组织实施,先后三次调度记者参与相关试乘活动,其中中老铁路(玉磨段)和中老铁路首发列车的采访被受众点赞,记者生动形象讲述了列车上的所见所闻,让读者在互动融入中,领略了铁路沿线的壮美山河,感受到驶入高速铁路、奔向新未来的脉动……
在“微阅读”愈发流行的今天,如何引领读者进行“深阅读”,成为主流媒体必须思考的问题,除了提供鲜活的文字产品外,报纸还必须在版面设计上有新的突破。美化版面、做亮故事,在第一时间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成为报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玉溪日报》精心选择报道时段,于中老铁路开通之前与开通之际,打破常规,采用通版形式,推出重头报道,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2021年11月29日的《玉溪日报》二、三版,以绿色为主色调,文字、图片、图表、地图等多元素融合,对中老铁路的长度、站点、隧道、桥梁等进行全面解读,凸显火车穿越高山、桥梁、隧道的意境,巧妙的创意、独特的设计呈现出清秀明了、端庄大气的视觉效果;2021年12月3日的《玉溪日报》二、三版,呼啸而至的动车横贯版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紧迫感油然而生,版面语言完美表现了深度报道所蕴含的内容,让人印象深刻。两次通版,声势浩大,内容形式和谐统一,得到了业内和全市读者的肯定。
总而言之,地市级媒体在大背景、大题材报道中要有所作为,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我们的体会是:必须站位高远,精准定位,立足本土,加强策划,用情讲好地方故事;同时,要用心打造全媒体产品,借助新平台、新技术手段,实现更大范围传播,进一步提升地市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自己站立的土地上发出主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