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移栽密度对遵赤艳3号辣椒产量的影响
2022-02-20吴登梅王金霞
吴登梅, 余 杰, 王金霞
(1.贵州省余庆县花山苗族乡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 余庆 564409; 2.贵州省余庆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 余庆 564499)
辣椒是贵州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是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总抓手。余庆县花山苗族乡辣椒常年种植面积333.33 hm2,近年随着余庆县产业结构的调整,花山苗族乡辣椒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遵赤艳3号是当地农户比较偏爱的辣椒品种,但种植密度不一,容易造成产量偏低。为此,研究辣椒的不同移栽密度对辣椒产量的影响,探明遵赤艳3号辣椒的最佳移栽密度,以期为该品种辣椒大面积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品种:遵赤艳3号,由遵义农资(集团)农之本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余庆县花山苗族乡洞水村下坝组,(经度107°31′6.56″E,纬度27°20′45.24″N),海拔850 m,常年平均气温14~16℃、无霜期280~300 d、年降雨量1 000~1 100 mm,前作甘蓝,土壤为沙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向阳、排灌方便。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例,小区按1.3 m连沟开厢,厢面宽80 cm, 每厢栽2行、每窝1株,每小区长5.2 m宽3.5 m,小区面积18.2 m2,小区间不设走道,重复间走道为50 cm,栽培密度分别为T1:2 015株/667m2、T2:2 528株/667m2、T3:3 040株/667m2、T4:3 553株/667m2、T5:4 103株/667m2、T6:4 689株/667m2,3次重复,四周设保护行。
1.4 试验经过
试验于2020年3月3日播种,塑料大棚漂盘育苗;4月上旬整地、盖地膜、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 kg/667m2作底肥;4月26日移栽,边栽边淋定根水,并喷药防治地老虎,最后用土将定植孔周围封严;5月4日淋施尿素 5 kg/667m2、6月28日穴施三元复合肥30 kg/667m2;5月22日进行打门椒和底杈;5月14日、5月25日喷药施防治蚜虫、病毒病和红蜘蛛。
1.5 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20.0对各处理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性检验(LSD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辣椒的生育期
由表1可见,不同移栽密度处理,赤艳3号辣椒的播种期、出苗期、定植期、始花期、始收期、终收期都保持相对一致,说明,不同移栽密度对辣椒不同时期的生育性状影响较小。
表1 不同移栽密度辣椒的生育期
2.2 辣椒植株生长性状
由表2可知,辣椒株高和开展度总体随移栽密度的增大而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株高T1、T2、T3处理与T4、T5、T6间差异显著,T4、T5与T6间差异显著,T1、T2、T3之间,T4和T5之间差异不显著。茎粗、分枝数、初花节位受移栽密度的影响较小,其中,茎粗除T1与T6间差异显著外,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分枝数,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初花节位,除T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外,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移栽密度辣椒植株的生长性状
2.3 辣椒果实生长性状
由表3可知,辣椒的果型指数、果宽、果长、果肉厚度总体随辣椒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各处理果长无显著差异,说明,果长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T1和T2的果肉厚度最佳,相比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说明该项指标果肉厚度受种植密度的影响最大,种植密度越大,果肉厚度越小。
表3 不同移栽密度辣椒果实的生长性状
2.4 辣椒产量
从表4可知,单株辣椒的果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趋势,T1、T5、T6处理间差异显著,T1单株辣椒果数比T5多7.03%,比T6多18.68%,T1与T3、T4间差异显著,T3与T4、T1与T2、T2与T3间差异不显著。表明,种植密度对单株辣椒个数影响较小;单株辣椒鲜重,T1、T2与T3、T4、T5、T6间差异显著,T1与T2间、T3、T4、T5间无显著性差异,T1较T5单株鲜重高9.62%;小区产量,各处理间的辣椒小区产量差异显著,T5产量最高, T1产量最低;T5较T1产量高59%,较T6高2.55%;折合产量T5最高,T1最少,T5比T1高58.98%,比T6高7.64%。
表4 不同移栽密度辣椒的产量
3 结论
试验表明,不同移栽密度对赤艳3号辣椒不同时期生育指标的影响不大,对其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分枝数、初花节位)影响较小,但对辣椒的展开度影响较大,各指标总体随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辣椒果实的生长指标(果型指数、果宽、果长)受移栽密度的影响较小,果肉厚度受到的影响较大,随移栽密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单株辣椒的果数和鲜重受移栽密度的影响较小,小区辣椒的总产量随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高后
降低的趋势,T5(4 103株/667 m2)产量最高,较T1(2 015株/667 m2)增加59%,较T6(4 689株/667m2)增加2.55%。因此遵赤红3号单株移栽的最佳移栽密度为4 103株/66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