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回归生活,结合德育和师爱

2022-02-20罗蕾

文理导航 2022年4期
关键词:师爱生活化教学德育

罗蕾

【摘  要】语文源自人们的日常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是现代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其生活化的源头在于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将生活化教学融入语文课堂,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师爱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能有效突出教师的思想情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德育;师爱

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要使语文返璞归真。所谓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将现实生活与教学活动及教学过程相结合,这样能更好地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能从根本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深度,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案例描述

今天要学习《桃花源记》这一课。学生都很期待这篇课文所讲授的内容。紧接着,笔者给大家播放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一个小片段,主要描述了桃花源记中的相关情景,随着课文朗读,笔者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反应,大家都听得很投入很认真。随着视频结束,笔者开始导入了本文的相关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说说你心目中的桃花源地,并演一演。大家热情高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举手发言。选了几名学生表演后,让其他学生做观众,专门寻找表演中的错误。表演的学生有奖励,参与找出错误的学生也有奖励。

表演过程需要三位重要角色,渔人、桃源人、解说,选择一位活泼的学生扮演渔人,由一位较为稳重的学生扮演桃源人。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寻找扮演者的错别字及音调错误。学生在讲台上演绎,将肢体语言融入其中,表演结束后,教师适当给予了表演的学生奖励。讲台下的学生则通过听讲的过程,找出了台上学生的行为动作错误,并指正语句翻译中的错误。就在此时,教师及时将课堂所需要讲解的内容引出,除了将省略句、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讲解给学生之外,还顺带着将难以理解的内容翻译给学生,并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及时纠正文章中容易读错的拼音。完成知识讲解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背诵,伴随下课铃声的响起,学生们感觉到余味无穷!

笔者对于这节课的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反应十分满意,结合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扮演《桃花源记》中的相关人物,真正感受《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内容,这对学生学习、理解《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有很好的帮助。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一)運用生活化教学主题

为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应用效果,本文以《桃花源记》为例,对课文讲解过程中的生活化融入要点进行阐述。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状态,为学生的思考与想象提供帮助,避免固有思维教学的束缚,鼓励学生发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真实想法,使语文课堂更加“接地气”,这样不仅可以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从生活化角度入手,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拓展学生的生活化视野,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身边的生活。

(二)注重师爱与德育相结合

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桃花源记》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注重师爱和德育教育同时进行,这样一方面能够改善师生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可让学生更好地吸收课本上的知识。同时,师爱和德育的共同结合能改善班风,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合具体生活实践活动

语文和生活关系紧密,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语文学习影响着我们生活,其作为现实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不仅能让学生通过生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而且能让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思维。此时,教师应把握学生的特点,即他们对新鲜事物的热爱与好奇,将生活融入到课堂,通过在课堂中展开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此外,教师应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使其通过自我想象、自我探索的方式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活其思维,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四)把握生活化教学细节

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要合理把握生活化教学的切入点,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提问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化的展开思考,解答问题。让学生将文章中描述的场景进行生活化的表演,然后与实际生活进行对比,使课堂提问与回答更具生活化色彩。学生以古人的眼光看待生活,并将桃源生活之与当前社会生活生活进行对比,能使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现有生活,加强生活与语文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理解。

三、教学案例反思

(一)细致观察生活,拉近课文距离

语文学习离不开多姿多彩的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周围,并自主分析,激发他们探究事物的能力,便于理解课堂中的重难点知识。后来学习到《核舟记》等文章时,该类文章都需要可以以生活化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生活化表演学习的方式,这个过程是快乐的。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挖掘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提升其能力,进而达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如《桃花源记》这一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表演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堂练笔的方式,在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美景后,让其写出身边的美景,进而实现锻炼学生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此外,教师在实际进行工作过程中还应注意,积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践,积累写作素材,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二)围绕教学评价,进行教学创新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必学内容,笔者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课堂内容,将生活化表演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能让学生积极掌握知识内容。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往往要设定教学目标,对文言文的理解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生活化表演能够直观地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生活资源存在普遍性的特征,我们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做到巧妙、科学、有效地引用,不要为了应用而应用,而是能够结合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表现和状态,善于抓住每一次利用生活资源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和语文的密切联系,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确保发挥生活化教学的最大价值。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同时,教师还要围绕教学评价工作开展生活化创新工作,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要重新以生活化教学方式进行定位,初中语文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对生活化教学方式展开评价,分析实际教学成果与教学方案存在的差异,一方面要对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把握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与闪光点,放大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优势,让学生在语文教育的整体学习框架下,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立足实际生活,强化语文教学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生学好语文,也能带动其他学科学习效率的提高。在生活化表演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课本剧的表演很感兴趣,能很快融入课堂,能及时纠正台上表演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这种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新课改工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学理念及模式创新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工作,“自由课堂”“翻转课堂”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并得到广泛应用。受此影响,教师充分认识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目前,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已成为当前新课改工作开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对生活实践活动的探索力度,切实推动学生知识内化水平不断提升,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利用生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际体验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考虑到课堂教学客观存在的局限性,单纯依靠课堂教学难以满足新时期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平台与机会,使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真正走进生活,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感受、体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切实得到提升,从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四)融入師爱情感,提升德育效果

师爱和德育教育相结合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大量相关实践表明,师爱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一种力量,其在德育教育教学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如何在德育教育中体现师爱成为语文教师的重点研究内容。教师应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给予学生热情和关心,在课堂教学中感化学生,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本质上分析,学习自主性即为学生心底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教师在实际进行此方面教育工作时,可以师爱及德育为切入点,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最终达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抵御所有外界干扰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利用德育教育等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对外界诱惑的抵抗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优势及对自身全面发展方面的影响,在多种方式配合下达成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体现师爱及德育功能的目标。

(五)挖掘潜在资源,提升学习质量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教材资源的利用较为浅显,仅针对教材表面的内容进行教学,对教学资源的挖掘力度不足,使得传统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所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联系,学生的学习过程仅是单纯的堆砌知识,缺乏自身的感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较浅,难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因此,为切实满足新课改背景下国家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教材潜在教育资源的挖掘力度,提取其中的生活资源,增强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目的。以《桃花源记》这一课为例,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向往的生活进行表述,进而深化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切实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仅教学思想和方式进行了革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改变。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语文课堂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将语文作为生活的“装饰品”。只有将生活与语文课堂融合,引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从而学习到具有时代气息的文语文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意德育、师爱的结合,努力为学生打造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赵芳霞.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传记中的应用

——以《桃花源记》为例[J].青年时代,2019(08):26-27.

[2]袁琼英.《桃花源记》教学设计[J].活力,2018(24):130.

[3]王从华.把定篇当作定篇教——《桃花源记》教学内容选择分析[J].江西教育,2018(14):18-21.

猜你喜欢

师爱生活化教学德育
《中国德育》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师爱是一泓清泉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