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拓展教学策略探究
2022-02-20丁绮薇
丁绮薇
【摘要】本文将小学语文素养归纳为语言、思维、审美及文化四个方面,根据五、六年级的教学内容总结各篇文言文的教学要求,并提出具体的拓展教学意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兴趣,丰富文言文知识视野,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拓展教学
学习文言文,可以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精髓,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课文编排上选取了11篇经典文言文,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小学五、六年级为例,新教材文言文由4篇增加到8篇,虽然教学的内容更丰富,但也进一步增加了高年级文言文教学难度。为此,下面以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指导,对文言文教学进行拓展。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在1997年对“核心素养”进行了阐释,核心素养指的是促进社会健全、生活幸福的要素,包含了诸多领域的要素。随后,世界各国开展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而我国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在多年调研和探索中提出了比较权威的解释:核心素养是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小学语文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一个部分,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的体现,反映的是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形成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和品格。因此,只有在语文课堂上贯穿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落实学科素养的培育任务。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素养的内涵,笔者从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
语言素养: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语言运用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识记汉字,了解汉字的特征及表现的内涵。另外还需要形成语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交流沟通的能力。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情境,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思维素养:语言是思维的重要载体,在语言文字的组合串联中体现了批判思维、直观思维、逻辑思维等。如,思维素养差的人说话逻辑混乱。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找到思维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推理思考、联想想象,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审美素养:审美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掌握美的规律,感受、体验、鉴赏美,培养学生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发扬学生的个性。
文化素养:文化素養指的是根据时代的要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让学生在吸收异质文化时,能够吸收文化精髓,舍弃和贬斥文化糟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
二、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高年级文言文中的体现
部编版教材共选入了11篇文言文,三年级开始出现第1篇文言文,随后各册语文教材中都选入了3-4篇文言文。其中,五、六年级选入的课文信息及教学要求如下所示:
三、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拓展教学策略探究
(一)强化模仿训练,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文言文的语言简洁凝练,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学习文言文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文言文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部编教材选入的文言文都是经典篇目,也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典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培养学生文言文的应用意识。以下为《伯牙鼓琴》教学片段:
教师:在了解背景后,我们知道伯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音乐家,他的琴音中有高山流水等众多的景象,如,“巍巍太山”“汤汤流水”。我们可以将这种句式表现为AABC,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句子呢?
学生1:皎皎明月、皓皓明月、点点星光、朗朗乾坤。
学生2:皑皑白雪、洋洋江河、汩汩清泉。
学生3:徐徐清风、习习秋风、盈盈秋水。
教师:好的,大家说出了这么多AABC的词语。现在,同学们是钟子期,我是伯牙。当伯牙鼓琴志在江河……?
教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学生1: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教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江河……?
学生2: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教师:当伯牙鼓琴志在白雪……?
学生3: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
(二)多样化教学,思维在想象中发展
思维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基础。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难懂点,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互动交流、联想想象、推理发现中体会文中的哲理,并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猜一猜:利用学生的思维活跃性,通过猜一猜让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中积极开动脑筋,帮助他们把握文中的人物性格。如,《书戴嵩画牛》一文,几乎每一句都可以展开细节上的联想。“好书画,所宝以百数”,他如何好书画,都收藏有哪些类型的作品?“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他分别有哪些表现能体现出他喜欢戴耸的《牛》。“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此时,牧童会想到什么,除了拍手大笑还会做什么动作、说些什么?
画一画:文言文的学习重在积累和感受,机械的背诵和记忆难以激发学生的乐趣。通过动手画一画,让学生直观生动地感受语言内容。比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可增加读书画图教学环节,画完后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画中的故事,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变成丰富有趣的画面。
(三)吟咏阅读,感受文言文的趣味美
在小学阶段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更多的是用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趣和美。以《伯牙鼓琴》为例。
一是初读,体验文美,让学生阅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停顿,尤其是“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这几个句子,是本篇课文的难点,教师需要对学生阅读的节奏和停顿进行指点,让学生明白在阅读文言文时要适当停顿,读出节奏美。
二是品读,体会文境。从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伯牙对于钟子期的友情,为什么伯牙在钟子期死后不愿再弹琴?
三是吟咏,升华文情。进一步拓展语境,当钟子期死后,伯牙来到钟子期的墓前,写下了一首短歌悼念:“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四)制作校本课程,拓宽文化视野
为了能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课堂的知识点,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进一步开发校本教材,将校本教材作为文言文拓展的重点,并与教材的内容进行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是根据单元主题进行拓展:部编版教材的内容都是按照单元的方式进行排版,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单元主题。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单元主题进行拓展,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是“与好书相伴”,可以引入《王冕学画》《铁杵磨针》《为学》等經典文言文,将单元主题中渗透的文化素养在文言文教学中贯彻到底。
二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拓展:教材中有部分文章是由文言文故事改编的,如,《将相和》《猴王出世》《景阳冈》《草船借箭》等,教师可以文白对照地教,让学生对文言文的背景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是设置阅读链接:如,五年级《古人谈读书》中有选自《论文》的句子,在教学中可以拓展学习《论语》的《学而》篇。再比如,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选入《咏雪》《王戎七岁》《徐孺子》《孔融妙对》《何氏之庐》等篇目,满足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要,丰富学生的语文视野。
综上所述,文言文阅读教学拓展与延伸的角度和方法多种多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时、因地、因课、因人而异,关键是要把握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围绕核心素养设置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学武.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科技视界,2015(36):1.
[2]林芳.小学古诗文教学模式优化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5(5):2.
[3]董涛.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教材选编及教学[J].才智,2017(25):1.
[4]蒋绍愚.谈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J].语文建设,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