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召开“双减”工作新闻通气会
2022-02-20
本报综合消息 1月14日,省教育厅召开“双减”工作新闻通气会,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朱超华向媒体介绍了当前我省“双减”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据介绍,“双减”政策发布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部署,高位一体化推进。省教育厅严格落实教育部党组和教育督导“双一号工程”要求,扎实开展“双减”工作并初见成效。
当前我省义务教育学校14885所,100%的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100%的学校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全省义务教育学校除寄宿制学校、村小(教学点)外,需开展课后服务的9009所学校已100%提供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71.22%。现有义务教育学科类线下、线上培训机构压减率分别达到96%、86%。根据教育部“双减”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我省共有801万名家长及学生参与了问卷填写。其中,94.93%的家长反映对学校减负提质工作表示满意,94.72%的学生反映对学校减负提质工作表示满意。
省教育厅以“六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体质、读物、考试管理)为抓手,聚焦校内、校外两条主线,精准施策。一方面,校内着力打牢提质增效基础。全面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完善作业管理细则,调整作业结构,加强作业设计指导,提高作业质量和针对性。着力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确保开展基本托管服务为主的基础上,支持鼓励有条件地区积极探索与素质拓展服务相结合,并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臻选活动课程,拓展托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吸引力,全省有44.14%的学校提供课外阅读课程,40.67%的学校提供户外体育类课程,35.89%的学校提供艺术类课程。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学习方式变革,推进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进建设欠发达地区17个互联网环境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落实好全省516个信息化中心学校和241个融合创新示范培育推广项目建设工作。着力构建教育大资源服务体系,实现国家、省、市教育资源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校外加强培训机构规范治理。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政府指导价政策,有效降低了学科类培训价格。开展了多轮校外培训专项治理行动及专项督导检查,整顿和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的校外培训机构。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全省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得到全面规范,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有效减轻。
“双减”政策能否真正落地见效,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至关重要。广东紧紧抓住教育评价改革这个“源头”,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制订了任务分工方案和负面清单、工作任务清单,全面摸清底数,统筹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端发力,坚持破、立并举,全力推进构建基础教育领域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当前广东“3+1+2”新高考平稳落地,政策平稳过渡,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深化,满足学生专业取向和兴趣爱好。中考改革稳步推进,广州、深圳等6市已经开展了中考改革试点,其它地市也已制订中考改革实施方案。广东正在逐步打破单纯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方式,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考试招生制度,切实为“双减”工作保驾护航。
“双减”工作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接下来,省教育厅将围绕“巩固成果防反弹、消除盲点找问题、提高水平抓突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推进完善地方法规制度
加快制订出台有关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研究制订校内课后服务有关收费办法等,从政策制度层面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2.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坚持系统性思维,从教育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基础教育关键领域、教育治理体系等方面综合实施改革举措,着力构建广东基础教育新生态。
3.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培育为抓手,努力补齐义務教育发展短板,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4.着力为推动教育观念转变营造良好氛围
进一步加强“双减”政策的社会面宣传,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家长、社会各领域共同支持“双减”政策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省教育厅强调,各地各校要切实做好“双减”工作,坚决严防校外培训故态重演。用好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严查隐形变异行为,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等名义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假期作业,学校应适当布置一些实践性、社会性作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参照暑期托管服务有关政策要求,坚持学生自愿参加原则。密切家校联系,指导家长加强亲子互动交流,可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体育馆、社会实践基地、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省教育厅将适时对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履责不到位的地区进行通报。 (省教育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