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方法比较
——以Eisenhardt和Pan的论文为例
2022-02-19刘志迎张孟夏
刘志迎, 杨 重, 张孟夏,2, 徐 毅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 合肥 230026; 2.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0 )
0 引 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特有的管理现象和文化、制度情境使得西方理论不完全适用[1],需要学者根据原创性的本土化管理案例进行归纳式理论构建[2-3]。从管理学意义上说,案例研究有可能产生更好的理论。案例研究在理论性概括和证伪方面要比定量研究更出色,这两方面分别与理论构建和理论检验相联系[4]。因此,案例研究作为一种极度贴近现实、兼具实用性和科学性、结合传统演绎量化研究范式与质性研究范式优势的研究方法[3],成为国内研究者构建新理论的一个理想选择。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在构建或发展案例研究的研究步骤或模型中,提出了有价值的案例研究方法。自Yin方法和Eisenhardt方法传入中国及Pan在国内举办多次SPS案例研究法的培训推广后,国内管理案例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案例研究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其规范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5]。但随着相关成果数量的激增,许多研究者对具体方法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方法不能完全适配案例情境,或直接将优秀论文的方法选择依据作为模板,方法选择标准含糊,并未真正弄懂案例研究方法,从而影响论文可信度,例如“声称”使用某方法但实际做法不符或文章方法选择阐述千篇一律等问题。在期刊论文评审中也可看出,众多案例研究论文用功良多,却因方法选择或使用不当,严重影响研究质量,从而无法构建可靠理论。鉴于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在方法选择上容易产生困惑,本研究聚焦两种方法,采取对比分析厘清其间的差异,对研究者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为了帮助研究者深入认识和正确使用案例研究方法,本文在对过往的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之后,鉴于样本可得性、方法认可度和方法间的关联关系等原因,最终选择Eisenhardt的八步骤研究法和Pan的结构化-实用化-情境化(SPS)研究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位案例研究方法提出者的高水平案例研究论文的学习、对比、思考和总结,解读Eisenhardt的八步骤研究法和Pan的SPS研究法的方法特征和适用场景,辨识两者的异同点,总结出一套案例研究方法选择框架,为国内外案例研究工作者在案例研究方法选择上提供借鉴。本文从启动、案例抽样与案例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假设形成与文献对话和研究成果五个部分来拆解案例研究过程[6],分别从总体差异和方法应用差异两个视角对两种方法进行讨论,最终得到两种方法在五个部分的异同。基于此,总结出适用于案例研究方法选择的一般步骤,从方法选择、数据分析、案例选取等方面提出建议,总结出案例研究方法选择的“7个关键要素”和“6个关键问题”,帮助案例研究工作者具有一定框架性和规范性地选择并使用合适的案例研究方法。
1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框架
1.1 文献回顾
质性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体现了研究者的归纳逻辑思维,即通过对研究现象的观察以及广泛的资料收集,逐步归纳出对研究现象的解释观点,最终发展出理论框架。案例研究是一种流行的普适性研究策略[7-8],有可能产生更好的理论[4],从概念界定上讲是经验性探究,属于质性研究范畴,主要研究暂时性、典型性现象。当不能进行大规模实证研究时,通常用其进行分析[9]。它是通过描述事实、现象并追溯原因,从中探求一般规律,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或新的研究命题的一种方法[10]。
国外的案例研究开展较早,发展更为规范[11]。国内2005年后案例研究才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作为管理理论构建与升华的重要研究方法,管理案例研究方法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1-12]。案例研究方法较其他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曾荣光[4]认为,案例研究的普适性和在理论性概括与证伪方面均比定量研究出色,因此建议由此构建理论或理论性框架。此外,案例研究对国内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刘志迎等[6]认为案例研究弥补了理论与实践先行者相比的滞后性,采用这种方法来探究经营管理中新出现的管理现象,从实践中抽象出一般意义的理论命题并进行研究,从中提炼理论,是理论探索的理想选择。井润田等[13]认为案例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者在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和想象来提升人们对某些现象本质或意义的认识,并通过将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两种案例研究范式进行对比,为案例研究提出规范性建议。
在案例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上,很多学者做出了重要贡献[14]。现阶段普遍认可的是Yin的六阶段研究法和Eisenhardt的八步骤研究法,而Pan的SPS研究法,在国内做了很多次方法培训,同时考虑了中国情境,对于国内案例研究发展同样具有较大影响。Yin[8]最早为案例研究开发出研究框架,认为关于how和why之类的问题由于更多属于解释性(或称因果性),更可能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提出了衡量案例研究质量的四大标准,并对案例研究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清晰界定。毛基业等[15]在对AMJ的4篇案例研究范文进行比较后,发现4篇文章(包括Eisenhardt所发表的2篇文章)在问题提出、理论构建和案例分析上,都采用或参考了Yin对案例研究所要求的选用对比且极端的案例、将研究发现“普遍化(Generalize)”为理论等核心思想。Miles[16]的定性数据研究方法呈现了“原始数据集”逐步分析、提炼、归纳和推导验证的过程。此种方法也被不少研究者推崇[17]。Seale[18]认为仅依靠信效度不足以评判定性研究的质量,提出了衡量定性研究质量的三角证据法(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并将其引入案例研究方法。Eisenhardt综合了扎根理论等多种方法[17],系统提出了由案例构建理论的方法,把案例研究归结为8个步骤[19],标志着案例研究一般步骤的形成[17]。同时,更强调多案例研究,认为少量案例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经验[17]。
Eisenhardt案例研究方法使用很广泛,很多案例研究论文均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Gilbert[20]在研究企业资源守旧、程序老套与威胁感知的关系时,就采用Eisenhardt案例研究方法中“复制逻辑(Replication Logic)”和“分析式复制(Analytical Replication)”方法来探索新机制。Plowman等[21]在探讨个体适应性变化转变为根本性变革的路径并同时促进组织变革时,采用了Eisenhardt提出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Graebner[22]在对创业型公司收购中信息不对称的案例研究中同样运用了这种方法。
Pan等[23]针对案例研究缺乏具体操作指导的痛点,结合亚洲案例研究实践,提出了结构化(Structured)-实用化(Pragmatic)-情景化(Situational)的SPS案例研究法,该方法利用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来表达案例中隐藏的逻辑。随着SPS方法在国内的培训推广,不少国内学者对其表示认可。欧阳桃花等[24]就曾运用此方法以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嵌入机制在信息系统推动组织变革中所起到的作用。Huang等[25]也曾以此方法在沟通双向性视角下研究了组织对于社会媒体的管理。
虽然国内案例研究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已趋向“形似”,但在理论模型的深入洞见、本土理论的深度情境化[26-27]等维度尚有距离。许玮元[28]总结了自己多年在知名期刊做编辑和审稿人的经验,认为相较于定量的实证主义,案例研究方法的掌握难度更大,并且案例研究领域范式众多,其在理论定义、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研究者角色等方面均有不同设计,对范式的混用、错用、滥用更会导致读者的理解偏差[29-30]。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有学者对案例研究领域的方法和范式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总结,虽然吕源[31]曾以Burgelman、Doz和Eisenhardt的三篇案例研究文献为例研究过三者案例研究的不同,但文章仅从选题、总体布局、组织结构和数据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并没有涉及具体研究方法的差异。李茁新和陆强[32]也曾比较了国内案例研究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案例数量等方面的差异,但也仅是通过统计数据比较,没有结合具体案例研究论文来深入探讨研究方法异同点。因此,本文聚焦典型案例研究方法提出者案例研究论文来对比其研究方法,希望可以填补以往文献在经典案例研究方法对比上的缺失,从新的视角理解、对比和评价案例研究方法的异同。
1.2 理论分析框架
西方学者对案例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类型、作用、效度和信度、方法设计、程序和局限性等方面。效度被认为是案例研究方法乃至一切方法的核心,规定了研究结论的建立、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33]。刘庆贤和肖洪钧[34]通过提出案例研究方法在理论构建中的价值例证,构建了严谨性评估框架。乔坤和马晓蕾[35]设计了三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案例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这些研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管理案例研究的发展,但始终没有脱离以效度为核心的局限性。毛基业等[15]通过对4篇案例研究范文进行详细分析,对其方法的使用进行了规范。王革[33]将完善的系统方法(即将功能分析和相似原理结合)和比较方法相结合,将系统方法与“穆勒五法”搭配使用,再结合案例研究方法,可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增强案例研究方法的科学性[36]。
目前国内提到最多的是Yin的六阶段研究法、Eisenhardt八步骤研究法和Pan的SPS方法,本文选取后两位案例研究方法提出者的案例研究论文来对比案例研究方法,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Eisenhardt和Pan相比Yin具有更多高水平论文发表,在取样便利的前提下,这两种方法也是国内学者使用较多的方法,对比研究有助于国内学者发现两种案例研究方法论的差异。第二,本文服务对象是从事案例研究的初学者,为了案例研究方法初学者刚刚接触案例研究方法就能认识不同方法的差异,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提出者的案例研究论文对比案例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情境,有利于研究者正确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因此,选择Eisenhardt和Pan的两篇代表性论文做比较研究。
本文检索了两位学者历年发表在UT/DALLAS上的文章。Eisenhardt曾发表约55篇文献,按被引数排名第1的案例研究型文章是于1989年在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上发表的“Making fast strategic decisions in high velocity environments”(《在高速变化的环境中做出快速战略决策》,简称E文),被引数为3 259(1)2021年10月数据,下同,远高于后一名(被引数为1 912);Pan曾发表约8篇文章,按照被引数排名第1的论文属于案例研究型文章即2016年发表在MISQuarterly的“The emergence of self-organizing e-commerce ecosystems in remote villages of China: A tale of digital empowerment for rural development”(《自组织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在中国偏远村庄的涌现:农村发展数字化赋能的故事》,简称P文),被引数为98,略高于排名第二的78。这两篇均符合作者高水平论文的要求。探索性多案例研究能够满足探索性理论研究的要求,总结概括出复杂事物背后的一般性规律[8],可以帮助进行方法论的对比。因此,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方法与系统方法、比较方法[36-37],参考刘志迎等[12]综合Yin、Eisenhardt和Pan的原著总结出的一套将案例研究过程分为五个部分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来对Eisenhardt和Pan的案例研究逻辑进行提炼和对比。基于五部分的详细比较,来更直观地认识不同方法,进而帮助案例研究者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境选择方法。本文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本文框架Fig.1 The framework of this paper
2 两篇论文的研究总体差异
2.1 研究内容差异
E文中,Eisenhardt[38]选取了两组具有不同发展水平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家,探究影响企业在高速变化环境中快速做出战略决策的因素和快速决策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文章分成五个部分[12]:一是启动部分。作者以20世纪后期高速发展的微电子产业为研究对象,来研究高速变化环境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高速发展行业必定伴随着相对较不发达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往往是不准确、不可获得或过时的[39]。因而对于在新背景下快速战略决策是如何做出的、战略决策速度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研究是有价值的。紧接着详细列举了对于企业面临的信息量、企业权力集中度和观点冲突程度如何影响决策者决策速度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二是案例抽样与案例设计部分。Eisenhardt选取了8家微电子企业作为样本,计划分别对样本中分布在不同层级的部分团队成员展开调研。三是数据收集和分析部分。该文数据主要来源于访谈、问卷和其他二手数据,数据分析时Eisenhardt将定性的回答与决策环境和高管的具体描述相结合,分析了团队级别的冲突和权利得分的模式。四是假设形成与文献对话部分。作者提出了5个有关决策速度的假设,包括决策的技术支持、冲突、决策的整合程度等与决策速度的关系,并进行逐一验证。五是研究成果部分。作者基于以上研究构建了关于战略决策的速度模型。
P文中,Pan等[23]以中国浙江省缙云县和遂昌县为研究对象,来探究电子商务对于农村发展和社会角色分配的影响。文章也可以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启动部分。作者对比了电子商务出现前后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与对外部社会的依赖程度,进而研究数字化赋能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即电子商务如何在边缘化的农村创造新的社会角色,对影响这些社会角色从事社会活动进行更加深刻的洞察。二是案例抽样与案例设计部分。选取了两个淘宝村作为样本,对来源于村庄电子商务领导、村民、政府官员和淘宝村论坛的相关专家的访谈记录和所获的档案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三是数据收集和分析部分。该文数据主要来源于访谈、相关文本数据,其中访谈数据覆盖范围较广,对假设的支持性相对较高。四是假设形成与文献对话部分。作者结合案例现象提出假设并进行合理解释。五是研究成果部分。作者对农村发展可能会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但与E文不同,P文并没有得出一个清晰的理论模型框架。
2.2 方法论差异
E文是基于实证主义(Empirism)的理论构建式案例研究,或者说是遵从诠释主义与实证主义的研究观点。此类研究通常关注的是一系列的组织事件或行为的运行机制和发生原因[8]。在此研究情境中,背景与产生的现象密不可分,研究者只能通过大量事例来进行研究。实证主义主要擅长利用实证数据来构建多个情境下具有普适性的假设和理论,数据分析和理论构建过程都要经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40],该方法视每个案例为独立实验,通过复现逻辑(Replication Logic)在案例之间反复寻找模式并进行验证,从而建立理论。实证主义案例研究方法实际上是通过对情境的研究,提取并解析出变量,进而解释案例,试图得出一些超越特殊情境下案例本身的一般性因果关系。论文在行文上会较多使用面向变量的语言,如“变量”、“定义”、“度量”、“命题”、“方差”或“相关性”等。在数据收集上,特别重视访谈作为一手数据的来源,并以其他数据作为补充。在写作上,通常会强调Eisenhardt和Yin提出的“研究步骤”、“实验设计思想”、“三角测量”(Triangulation)、“理论抽样”、“理论构建”、“案例内分析”(Within Cases Analysis)、“跨案例分析”(Cross-Case Analysis)、“复现”等技巧与原则[13]。
P文是基于诠释-现实主义(Interpretation-Realism)的探索性案例研究,诠释主义尤其注重研究者对于现象与数据的阐释与解读,侧重于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在该思想指导下,研究者在初期就利用现有理论来搭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原有假设[41]。强调深入实地的持续性调研,重视对非访谈数据(如文件、信函、年度报告、研讨会、档案资料)的有效利用。通常是按照时间先后对一个复杂案例,通过对情境的描述来刻画其特殊性,刻画时一般会使用“理论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半结构化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实地观察”(Field Observations)、构建“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和“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等研究方法和技巧,详细阐述数据编码进而归纳构建理论的全过程。在数据收集上,往往采用多来源数据结合的原则。在写作上,“过程”、“结构”、“涌现”、“模式”、“洞见”、“理解”、“解释”和“体验”等概念在行文中出现频率较高。通常论文会引用Glaser[42]提出的扎根理论思想或应用其编码方法,有些论文也会应用Van Maanen或Gioia等提出的对概念的处理方法[13]。
两种方法论存在一定共性,包括在案例选择上均遵从理论抽样原则,均通过多种方法收集有关某种特定现象的数据,均遵循理论扎根于数据的诠释等;当然也存在诸多差异和矛盾,如理论化的核心途径、研究结论的可复制性程度、思维逻辑不同等,这些区别会在后文结合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2.3 理论作用差异
理论在案例研究中主要用于指导案例设计和数据收集、作为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迭代过程的一部分以及作为案例研究的最后成果产出这三种作用[41]。由于实证主义更重视客观现实的基础论证,Eisenhardt不建议预设理论,而建议从案例中寻找客观证据并构建理论,这与Pan认为应从现有理论逐步拓展的想法有所不同[12]。Eisenhardt[19]认为,案例研究的目标是构建理论而不是检验理论,所构建的理论由构念、构念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命题及命题背后的理论依据这3个要素组成;构念和关系必须来源于数据。由于案例研究扎根于数据,因此案例作为数据的载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案例研究需要深度沉浸于现象之中(Deep Immersion in Phenomena),是一个从数据到理论的归纳过程,因而有其适用范围。同样的,Pan[43]也认为,案例研究的目标是扩展和构建理论。
3 两篇论文的具体方法比较
E文把案例研究分成了启动、研究设计与案例选择、研究工具与方法选择、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形成假设、文献对话和结束等8个步骤。研究者应根据收集的案例资料进行案例内分析和同类案例对比,继而形成假设和构建模型。强调在正式建立模型前,研究者主要应重视数据的完备性,并利用数据形成假设建立理论模型,如果在构建理论过程中发现数据不足,还应进行补充。在建立模型时,反对过多考虑现有理论,应避免限制研究者构建新理论的思维[19]。而P文则分成了申请准入、研究现象概念化、初始数据收集、建立并完善理论视角、结构化访谈、数据筛选、理论与数据和模型校对、撰写案例研究报告等8个步骤。Pan等认为研究者在进行初步资料收集时,应通过不断调查补充完善理论视角达成理论确信;再经过第二个循环,通过结构化访谈进行提升,不断完善直到理论饱和。二者成熟的理论模型均通过检验从而保证合理性和严谨性,但检验方式不同。Eisenhardt主要通过文献对话,保证理论都能在过往文献中获得支持。Pan等则从模型本身出发,确保理论、数据和模型的一致性。在第8步双方达成一致,Pan等[43]参考了Eisenhardt的研究方法,认为在理论构建上案例研究要达到理论饱和(Theoretical Saturation)的程度。Eisenhardt和Pan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流程)的比较如图2所示。
为了方便下文进行比较,这里将两种方法的研究步骤分别划分到五个部分。
图2 Eisenhardt和Pan案例研究的研究流程差异Fig.2 Differences in research processes between Eisenhardt’s and Pan’s case studies
3.1 启动部分
基于案例研究适用性的三大前提:判断研究是否需要回答How或Why的问题、研究对研究对象和事件的控制权是否极低、研究重心是否是当前发生的事情[8],E文和P文选择的案例均符合。以前提一为例,E文研究问题是影响企业在高速变化的环境中快速做出战略决策的因素和快速决策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P文研究问题是电子商务对于农村发展和社会角色分配的影响,均是对机制或原因的探索,属于How或Why的范畴,满足前提一。同样可以对前提二与前提三做出判断。
两篇文章均没有单独的文献综述。E文的背景主要是既有的理论背景,文献引用仅是对三种传统理论观点的陈列,属于对不同学者有关影响决策者决策速度原因和机制的文献综述,用于引出作者假设的两大构念,即决策者如何克服焦虑获得做决策的信心和决策者如何在快速行动下保持决策质量。而P文的研究背景侧重于现实背景,本质上是对案例背景的介绍,一方面向读者介绍淘宝村的由来和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印证了电子商务的研究价值。
3.2 案例抽样与案例设计部分
从界定分析单位层次角度看,两篇文章均选用嵌入式设计而非整体性设计,即对多个层次(亚单位)的分析。E文关注不同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战略决策和企业绩效三个层次。P文则从结构赋权、能力赋权和心理赋权三个视角进行研究。事实证明,虽然这种方法很复杂,但它允许归纳出丰富和可靠的模型[44]。
从案例抽样原则和对象选择角度看,两篇文章均明确认为案例研究应采用理论抽样而不是统计抽样,要求案例具备“启发性”甚至“极端性”。二者都以极端案例为研究对象,在E文中,八个企业均为极端案例。在过往研究中一般认为,企业所面临的信息量越充足,信息来源越广泛,企业做出战略决策的速度就越慢,这一观点被普遍认可;而同样有文献表明,企业的集权程度会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的速度,这些在E文的案例中均被推翻。E文发现,企业面临的即时信息越充足,企业做出决策的速度反而越快,而企业的集权程度与决策速度之间也没有显著的关联。而在P文中,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分为“自上而下由政府和头部企业推动”和“由社区驱动发展”两类,后一种十分少见,而研究所选的两个县城就是后一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因此也具有极端性。
以极端性案例为研究对象与两篇论文的案例研究主张相契合。Eisenhardt[19]曾明确提出案例对象的选取要采用理论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方式,并要揭示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因此,案例的选取要有极高的启发性。Pan等也认为,案例研究要选取“有趣”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极端案例或很难接触到的现象[43]。但同样是极端案例,两篇论文在案例选取上有着显著差异。E文选取案例参照的是“两极模式”[43],选取的多个案例中可以根据研究内容(E文中以公司绩效为划分标准)分为表现完全相反的两组,通过对立重复来印证作者假设。Eisenhardt认为这种方法能够清楚识别所研究对象中的核心构念、关系和逻辑。而P文选取的案例表现参照“平行模式”,通过重复验证证明理论的合理性。P文中虽然遂昌和缙云这两个淘宝村销售的商品有差异,但具有相似经济特征,电子商务均是推动两地社会分工的外生动力。
3.3 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部分
从数据收集角度看,两篇论文都致力于构建“证据三角形”,以保证结论的合理性,并且建立了相应的案例研究数据库,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拉紧了问题、数据和结论之间的联系[12,45]。但二者在数据集的多元性上存在差异(表1),都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部分受访者刻意美化数据、导致案例存在偏误性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除三角验证外,E文同时采用了回顾性数据和实时性数据,在验证命题2时,就通过三种方法的交叉使用,来获得同时考虑更多替代方案的决策者更能快速决策的结论,而P文则未采用这种验证方法。
从采集到的数据性质角度看,E文同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两种数据,而P文所采用的主要是定性数据。E文中收集的数据不仅包括公司管理层的访谈内容和文字资料,也包括某些量表,如在探究影响公司战略决策速度的因素时,E文设计了测度公司内部目标冲突、政策冲突、人际冲突和权力集中度的量表,与公司CEO访谈等定性数据结合使用。而P文主要采用访谈内容和二手资料等定性数据,没有采用定量数据来进行案例分析和模型构建。
表1 案例的数据来源Tab.1 Data sources of the cases
从数据分析角度看,两篇文章都同时运用了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分析,均采用了分类别或分维度的比较方法,而对分组案例配对比较法和分数据来源比较法未涉及。E文中数据拆分后分别用于支持或驳倒不同的命题假设,这有助于更有针对性的数据整理和分析。Eisenhardt环型分析思路和Pan线型分析思路如图3所示。
从分析思路角度看,在撰写案例研究报告时,E文用环型分析思路呈现理论构建过程,每一个假设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闭环,具体表现为从熟知的传统观点着手,引出新现象,由新现象构建新理论,再回到传统观点无法解释的问题上。在提出第一个有关决策速度和信息数量关系的假设时,作者首先阐释了传统观点和理论,过往研究证明对信息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追求会降低战略决策的速度,而面临的选择数量越少,做出决策的速度也越快。E文研究却呈现出与之不同的结果,提出了企业越能充分利用实时的信息、做出战略决策的速度就越快的假设,并用选取的案例数据印证了这一假设,基于此研究结论,作者推断了传统观点出现的原因,前后呼应,形成了完整闭环。而P文在呈现理论构建过程时采用的是线型分析思路,每个假设都是依次展开,在提出信息通信技术能促进农村的角色重新分配这一假设时,首先从案例现象出发,描述了两个淘宝村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电信公司投资的不断引进致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不断增强,多数人甚至自发投入到这一事业。在此背景下提出假设,并引用诸多案例资料和数据来印证,许多务农村民逐渐转变角色,成为零售商、物流供应商或食品加工商。信息技术在淘宝村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角色转变,印证了作者的假设。在论证过程中,采用的是一种线型分析方式,这种分析方式在论证其他假设时也得到充分运用。
3.4 假设形成与文献对话部分
从假设验证角度看,二者采取了不同方法。E文[1]采用允许复制逻辑(Replication Logic)的多案例设计,即将案例视为一系列的实验,每个案例都用来证实或否定从其他案例中得出的推论[8]。将从个别企业中经过观察和初步判断得出的假设,分别拿到其他企业中进行检验,若结果相同,则假设得到印证,若结果相反,则会进一步解释不符合的原因,并完善假设。E文每一个假设都经过这样的过程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2)这篇文章中,所有的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基本遵循一个相同步骤,即:归纳传统观点;提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假设;运用案例验证假设;解释假设成立的原因;解释传统观点与新现象相悖的原因。文章两大研究问题都经过上述五步骤在下一阶段形成理论模型。。以命题1为例,通过对全部数据整理后推测出与实时信息的广泛使用会加快战略决策的制定。随后作者将其代入到Zap和Triumph两家企业的案例中发现这种因果关系确实存在,并通过文献对话认为原因可能是这种信息的输入可以识别问题,允许高管们更快地发现问题和机会,也可能是信息的输入促进了管理者对直觉的使用,并且说明了传统观点错误的原因。而P文则选取交叉验证的方式,如在印证信息技术会促进农村地区的角色重新分配的假设时,同时采用了遂昌县由农民到零售商和缙云县由农民到批发商角色转变的两个例子,交叉验证假设。
从构建理论角度看,两篇文章都在构建或发展理论。E文认为企业做出战略决策的优劣性不仅取决于企业管理层或决策的特点,也受管理者之间互动的影响,发展了传统理论,同时也证明情绪因素尤其是信心和焦虑是影响决策速度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企业决策构建了一种新的理论。P文通过对淘宝村的研究发展了传统理论,推翻了认为“人只能单方面利用信息技术”的传统观点,并将电子生态系统视为一个包含诸多角色的计算机系统。在淘宝村中,利用电子商务创造价值的村民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二人在案例构建理论上的理念是趋于一致的。Eisenhardt认为案例研究构建理论具有显著意义,因为案例研究是沟通质性数据和主流演绎式研究之间的有效桥梁,通过案例研究构建理论更可能产生准确、有趣、可验证的理论。Pan等也认同探索性案例能够发挥案例研究方法的优势[43]。
3.5 研究成果部分
最终的研究成果,两者都以案例研究报告或案例研究论文的形式呈现,但不同的是P文在案例研究中并没有归纳出清晰的理论模型框架,只是对文章进行了理论性总结,并就电子商务对农村发展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关建议。而E文在文末对企业决策构建了新理论。
结合二人的不同观点,Eisenhardt通过参与由案例研究构建理论的研究项目,撰写案例研究论文,展示实证数据和理论,主张案例研究成果可体现为概念、理论框架、命题或中层理论(Theories of Middle Range),这些理论是可以被实证方法所检验的,其构念可直接测量,其假设可被证伪,具有明显的实证主义性质。Pan等使用结构化的方法来撰写研究报告[46](具体参考Pratt方法(3)Pratt方法指单一情境下的纵向单案例研究(Longitudinal Single-Context Studies,LSCS)。Pratt认为情境和案例是不同的概念,情境是指在哪里进行研究,案例则是研究对象,二者边界必须明确区分,但实际上又往往模糊且难以清晰界定。而LSCS的特点正是在于某一特定的情境、时间跨度长、专注研究某一分析单元如高管团队或者多个分析单元如高管团队与组织、决策等。),并且在结论部分主张整合数据与理论,但并没有产生抽象的理论。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与启示
通过案例研究来构建理论是一种日益普及的研究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对现象的客观证据的提炼和发掘,来构建理论。无论采用什么案例研究方法,研究者都希望可以借此对现实提出指导建议。基于以上研究,对案例研究者在两种方法的选取与应用有两点建议:第一,要培养案例研究的框架性思维。不同研究方法的差异性,根本上是指导思想的差异性,需要进一步上升到方法总体差异和方法应用差异层面的对比。不论何种案例研究方法,均立足于案例事实,因此从案例事实中构建理论,进而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是科学的。按照“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案例研究的主要流程,根据每个部分不同的目的来划分,通常包括启动、案例抽样与案例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假设形成与文献对话和研究成果五大部分,每个部分必会存在该部分的主要考量维度和研究目标,来对该部分的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的限定和评测。通过两种案例研究方法的对比,总结出案例研究需要满足的一些基本要求:在启动部分,案例研究要满足适用性判断,提出的科学问题要立足于现有文献,这与其他研究是类似的;在案例抽样与案例设计部分,要选择合适的分析单位层次,通过理论抽样得到的案例要具有“启发性”和“极端性”,而对于多案例研究,又分为“两极模式”和“平行模式”,这需要研究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部分,数据收集要尽量满足“三角验证”原则,即尽可能多地选择不同来源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采用合适的案例比较方法进行分析;在假设形成与文献对话部分,采用复制逻辑或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最后,在研究成果部分,依据文章内容总结出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理论。第二,两种方法的“权变”式取用。权变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后,被商学界乃至社会学界广泛使用,这种思想在案例研究中同样适用。不同案例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研究环境和研究对象的设置。本文对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研究方法的主要差异结合案例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图4),但在实际使用中读者需注意的是Eisenhardt和Pan等提出的案例研究方法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随着案例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方法之间的认同和融合日益增多,例如Eisenhardt认为立足于构建理论是其方法的范式,但在之后的发展中也有不少论文并不是完全基于构建理论,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可能是一种理想中的选择思路,在实施时还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更为适合的案例研究方法。
总而言之,两种方法的异同点可以总结为“7个关键要素”(相同点)和“6个关键问题”(不同点)。“7个关键要素”指满足案例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采用嵌入式设计界定分析单位层次、采用理论抽样获得极端现象案例、以构建理论为研究目的、多来源数据支持、多角度数据分析及产出案例研究报告。“7个关键要素”可以帮助进一步规范案例研究过程,而“6个关键问题”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案例研究方法,包括引用文献的目的、案例选择的特殊性、数据性质、分析/验证思路、假设验证的方法及是否会产出抽象的理论/模型。
另外,在案例选取上,究竟是选取平行案例还是对比案例,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进一步判断选取哪种类型的案例更有利于揭示现象和理论构建。如在一些研究中,由于很难找到对比性案例,此时平行案例就成了研究者的较好选择。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对比研究了两种案例研究方法,有助于管理学者们借助使用管理学界认可的案例研究方法,选择中国成长起来的企业案例来做好案例研究,进而基于中国企业案例构建起新的管理理论。“未来中国管理学研究学者需要努力的方向正是要不断提高中国思想、中国理论对于世界知识体系的贡献程度。”[47]案例研究也需要基于中国哲学思想,进而开发出得到国际学界认可的案例研究成果[3]。这是一个双重任务,艰巨且具有挑战性。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深化发展,必然需要基于中国企业实践案例探索和开发新的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
最后,本文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仅仅对比了两种案例研究方法,但事实上Yin、Gioia和Dyer等学者的方法同样被广泛使用,未来的研究可着眼于对更多方法的对比,来获得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研究方法选择策略。
图4 案例研究方法选择流程图Fig.4 A flow chart of the methodological selection in cas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