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畔中国红 南充大地上的将军故事
2022-02-19文邹安音图王玉贵张力余华中衡欢梁洪源飞云
文邹安音 图王玉贵 张力 余华中 衡欢 梁洪源 飞云
南充这座城市,至少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绕城而过的嘉陵江,显现出来的青绿;一种是境内的阆中、仪陇、西充等县流传着的革命故事和将军事迹,映照出的绯红。
从星河俯瞰,在中国西部的群山峻岭中,有一条绿色的飘带在飞舞,这就是嘉陵江。嘉陵江全长一千一百多公里,源自巍巍秦岭,流经川、陕、甘、渝四省(市)后,在重庆朝天门码头和长江相遇,直奔大海。
位于四川省的南充市,拥有嘉陵江蜿蜒出的三百多公里曼妙身姿。不仅如此,南充还是一片充满红色故事的热土。这里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转战数年,数十万英雄儿女投身革命,血洒疆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南充众多红色圣地瞻仰前人的英姿,从顺庆区将军路的罗瑞卿故居,到阆中红军烈士纪念园,到仪陇朱德故里,再到南充顺泸起义纪念碑……但见青山埋忠骨,此情只待成追忆。
天造地设的阆中 革命先烈转战三年之地
“千水成垣,天造地设”,这是世人对阆中的评价。此地四面山形如高门,便取“阆”字高大之意命名为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下,得名阆水;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
三面临水、四面环山的阆中古城,以绝佳的风水、独有的地理优势、别具一格的建城体系和丰厚的人文资源,凝聚成一座丰碑,宛然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中流砥柱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嘉陵江中游。
江河呼啸,音容宛然。在阆中郊野黄花山的怀抱里,簇拥着庄严肃穆的阆中红军革命烈士纪念园。走过高高的梯级石阶,抚过坚硬无比的红军雕像……嘉流击楫区、星火燎原区、山河铭义区、金戈岁月区、碧血千秋区和英烈园等,见证着一段段血染嘉陵江的红军革命故事,每一段,都“惊天地,泣鬼神”。
阆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 年至1935 年,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指挥下,转战阆中三年之久。
当时,阆中全县共有19000 多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组织,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有11000 多人随队长征,其中女红军500 余人。阆中至今仍留有中共阆南县委旧址、阆南县苏维埃旧址、保宁镇红军石刻标语群,以及阆中红军纪念馆等众多红色遗迹。
嘉陵江畔,锦屏山的宋代白塔仿若一名久经沙场的将士,正用一双充满睿智的眼睛,眺望着足下奔流而过的江水,以及那边的阆中古城。
在古城最高的华光楼石拱门楣上,保留着“苏维埃政府是工农士兵自己的政府”等宣传标语,是1935年3月31日,红军攻克阆中县城(从城外到城内)后,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镌刻的宣传标语。红军撤离阆中后,当地群众用泥巴掩盖标语,使之保存完好。
历经时光洗礼,古城的街道依旧,小院依旧,楼阁依旧。一扇窗花,一块墙石,一棵花木……不动声色之间,它们仿佛都有倾诉的欲望,讲述那些当年的故事和传奇,每一个细节都必不可少,每一个故事都惊心动魄。
走过漫长岁月,阆中的红色记忆依旧鲜活。左页图,阳光下的阆中古城镀上了温暖的金边。右页上图,阆中红军革命烈士纪念园松柏青翠,游人如织;下图,南充市蓬安县的相如古镇,人们正在举行热闹的文化活动。
千百年来,古城里的人熙熙攘攘,来了又走。绕城而过的嘉陵江水,同人们一起,将阆中的故事带向远方。
朱德的故乡仪陇 开国少将黎光的故事
湖是江河的眼睛,打量着地球这片神奇的土地。柏杨湖就是嘉陵江之眼,它隐匿在四川省仪陇县朱德故里的琳琅山,静静注视着红色的伟人故里,铭记着历史的悲欢与离合。
琳琅山是川东北极普通的一座山,但当双脚第一次踏进这片土地时,热血却涌上心头。沿着青石铺就的山间小道,于青青翠柏中,至朱德故居前,谁曾想:这白色的墙、青色的瓦、褐色的土地,这一座看似很普通的川北农家小院,却走出了红军之父朱德!
这里是朱德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堂屋门楣上方,郭沫若亲笔书赠的“朱德同志旧居”匾额,光彩依旧。简陋的房间里,粗糙的生活用品和笨重的劳作工具,曾陪伴过一代伟人,而朱德同志使用过的桌子和椅子、床铺等物品至今物貌依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柏杨湖的泉眼在哪里呢?自然也在琳琅山宽阔的怀抱中。山中两棵枝繁叶茂的树下,安葬着朱德的父母,而树下的一口老井——琳琅井,记载着一段传奇故事。
1900 年盛夏,烈日炙烤着川东北,龟裂的大地如同乡亲们绝望的眼神。冥冥之中,14 岁的少年竟然在一丛青草下发现了泉眼,生命之源就此打开。这个少年,正是朱德,他也是琳琅井的挖井人。
今天,在琳琅井不远处的朱德故居纪念馆里,还能看见朱德将军生前穿过的补丁袜子,交过的党费清单,那位清正廉洁的伟人,仿佛从未离开过我们。而在那布满青苔的照壁上,“饮水思源”几个大字,还辉映着挖井人当年的身影。
朱德被称为“中国红军之父”,他的故乡在仪陇县的琳琅山。左页图为朱德故里景区;右下小图一为朱德将军的塑像,小图二为红军烈士张思德塑像。
在仪陇,还走出过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他就是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开国少将黎光。
1914 年,黎光在仪陇县黎家沟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出生。在他6 岁那年,他的爷爷、奶奶、父亲和妹妹相继离世,从此以后,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并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割草、放牛、提水、除地……样样农活都得干,什么苦都能吃。这样艰苦的童年,造就了他坚毅的性格。
1933 年8 月23 日这一天,红九军解放了仪陇县城。9 月初,红九军七十四、七十五、八十一团解放了黎光的家乡——新政,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地方武装独立连。不到二十岁的黎光积极报名,被选为独立营二连二排排长。
这位仪陇青年的坚韧、勇敢和果断,在之后许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得以体现。他曾在小腿被子弹打中的情况下,咬牙追上部队。因伤口感染化脓,当医生都认为只有截肢的时候,他最终却奇迹般康复。在同日军的作战中,有子弹从他的左肩穿过,打入左下颚,从右耳根穿出。这个伤导致他两个月不能张嘴吃饭、说话,最后开刀取出碎骨,伤口才慢慢愈合。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黎光带领冀中军区十分区二十九团,在冀中平原白洋淀一带打游击,十分英勇,活捉过日军教导队队长。时任司令员的吕正操称赞他“个性强,作战勇敢,决心硬”。
1955 年,黎光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苕国”忠义地 奔走沙场的少将何以祥
西充是四川省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城,面积1100 余平方公里,人口60 余万。它属于四川盆地周边的浅丘地貌,境内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矿藏资源,二三百米高的山峦,纵横交错,起伏绵延。
上世纪80 年代以前,红苕在西充有“半年粮”的称谓,也就是说,西充人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吃的是红苕。究其原因,西充境内多低矮的山峦,山坡地和红石膏地成为了西充土壤的主要成分。这样的土地条件,是红苕的最爱,红苕藤沾上西充的土壤,如鱼得水,一根苕藤结出一窝红苕,少则两三个,多则四五个,香甜可口,可窖储鲜食,也可晒干备荒。所以,西充也因全县盛产红苕而被称为 “苕国”,成为了中国县级行政区中一个特别的存在。
此外,西充还是一部写满“忠义”的大书。
土生土长的西充县人——何以祥,他的名字,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响彻环宇。
何以祥不到二十岁就加入了红军,继而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归于贺龙的麾下。之后,他不仅参与了“反围剿”战斗,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掩护红军主力突围,浴血奋战,还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归来的时候,已成为红二军的营长。
经过多年发展,“苕国”西充有了新的面貌。左页左两小图和右页大图皆为西充县风光;左页右两小图分别为南充市果山公园的“南充市解放纪念碑”和南部县长坪山的烈士墓碑。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何以祥正好刚从部队学习归来,听闻消息,家也没回的他又立马东去,跟随部队开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工作。
仍旧“贪恋”战场的他,于第二年申请赶赴前线。这时,他被委以“参谋长”一职,与新四军共同参加抗日游击战争。当时,派给他的手下仅仅是刚毕业的新兵学员,大家都想跟着他在一线实践锻炼。可是,上了战场那就是真刀真枪地玩,“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不仅要掩护大部队深入地方阵营,还得保护自己手下这几名“小毛孩”。经常在大家休息时,他还驻守在黑暗中,保护战友的性命安全。
何以祥在晋陕甘地区参加的战斗不下二十几场,每一场,都是攻坚克难之战。每一次,他都是冒着回不去的决心与敌人决一死战,而每一次,他都幸运地捡回一条命。不管他的职位如何变化,每一次战斗,他都力求身先士卒,总是申请前往一线战斗。何以祥在淮北一带激战,在鲁西一带屡建奇功,他还曾受到陈毅元帅的当面赞扬。
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是南充所有爱国将士的缩影,他所出生的西充这块土地,也只是南充这片红色热土的一隅。
今天,在南充市还有众多的红色景点。
南部县长坪山,青山无言,山林一片静寂。山中800 多座墓碑如疆场将士,守望大地,护卫江河,倾诉衷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住在山上的守墓人眼睛花了,腰背驼了……
在南充人心灵中的后花园——西山风景区,人们在最高处修建了一座“顺泸起义纪念碑”,以缅怀那些在战争逝去的英魂。
南充市果山公园的正中心,“南充市解放纪念碑”巍然耸立,它刻录着嘉陵江边这个城市的灵魂和气质,也讲述着历史长河中发生的故事和传奇。
山环水绕的罗瑞卿故居,释尽其“钟灵毓秀”的涵义。青铜雕像的将军端坐在庭院的正中,神情肃穆,目光如炬。
山河朗朗,英魂永存。奔腾不息的嘉陵江,中华大地千帆竞流的江河,都是那些长眠大地的红军将士们的气质和魂魄,它们正去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