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数据应用于高校德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22-02-19邹太龙

山东高等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德育大学生教育

向 麟,邹太龙

(1.宜宾学院教育学部,四川宜宾644000;(2.湖北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顺应新兴技术变革和时代发展潮流,既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诉求。随着移动网络、云计算、物联网、量化自我等新兴技术的层出不穷和世界万物可量化程度的空前提高,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新时代已经开启。“拥有大数据是时代特征,解读大数据是时代任务,应用大数据是时代机遇”,[1]作为一次全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大数据所具有的独特思维、先进理念和超强技术为高校德育的系统变革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有利于转变传统以经验为主要依据的德育工作方式。[2]然而,大数据与高校德育融合的真正实现,除了要把握大数据之于高校德育的巨大价值和广阔前景,还要充分考虑大数据的价值和功能得以充分释放和有效利用的外部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大数据在高校德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问题展开探讨,这是促进大数据与高校德育深度融合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基础。

一、大数据在高校德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整个社会受信息技术影响愈加广泛和深刻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时下,大数据已成为促进大学生道德发展和推动高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引擎,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海量的德育数据,将大数据引入和应用到高校德育中,可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对于新形势下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大数据在高校德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面临诸多挑战

教育总是与技术和媒介紧密关联,[3]如今,整个教育已经置身于一个被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各种新兴技术所浸润的富技术时代。相应地,高校德育也需要在环境、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同步变化,以体现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面对新形势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传统的高校德育理念和模式已难以适应,亟须构建新时代高校德育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大数据浪潮削弱高校德育的价值引领。大数据的出现和应用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发展契机,但同时也让高校德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以体量庞大、类型复杂、传播迅速为特征的大数据文化生态会导致学生价值迷茫,弱化高校德育对主流价值观的一元引领。众所周知,今天的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而是集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于一身的复合体。自媒体、微媒体的勃兴使得大众传媒和人际交流之间的阈限被冲破,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大众自我传播”(mass self-communication)已经形成。[4]这种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因契合大学生崇尚自由、彰显自我的特点而受其热烈追捧,但也正因为此,纷繁复杂的资讯信息、多元多变的价值观念就有了孕育土壤,很有可能滋生道德相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去主流化倾向,造成高校德育的说服力和凝聚力大打折扣。此外,当今大学生面临的真实性生存境遇是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交织互融,在此环境中,他们的精神领域难免会出现多元思想观念相互激荡、不同价值取向彼此博弈的现象。虚拟的网络空间冲破了信息传播相对封闭的传统模式,学生可以徜徉于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中,但多元复杂的信息难免会有消极的、有害的、偏离主流的内容充斥其中,这会不断地冲击和扰乱学生原有的政治认同和价值选择,进而对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形成挤压,弱化高校德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向心力。

第二,海量复杂的信息来源导致话语权式微。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曾经指出:“知识和信息的分配必然影响权力的分配。”[5]29由于知识和信息是话语的基本元素,所以话语其实也是一种权力。德育工作者话语权的式微乃至缺失,意味着权威的消解,究其根源,是因为德育工作者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已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和学生需要。尽管话语的拥有意味着权力的实现,话语的释放象征着权威的彰显,但在数据裂变式增长、信息泛滥和知识爆炸的大数据时代,德育工作者的话语权正面临着“祛魅”(disenchantment)的危险。过去,由于信息来源单一,教师往往被奉为“知识的化身”和“道德的法官”,但新媒体的出现拓宽了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在线课程的盛行打破了固定的话语时空,学生可以搜集全世界的权威资料或专家观点来验证或反驳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甚至以平等的身份为自己发声。这样一来,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降低,不再盲目崇拜教师,更不会轻率地将教师的话语奉为圭臬,过去那种“支配——依附”型的主从关系瓦解,教师的权威地位发生动摇,神秘光晕不复存在,话语权不仅式微,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面临“失语”的困境。那么,如何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和功能来实现高校德育工作者话语权的“返魅”,就成为当务之急。

第三,缺乏基于时代青年特点开展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佳,一直是高校德育备受诟病的老大难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对时代青年缺乏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譬如,今天的大学生在网络使用行为方面发生了哪些明显变化?自媒体和微媒体的普及应用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阅读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带来了哪些影响?当今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如何?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表现在哪些方面?什么样的德育方式更易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青睐?只有认真思考和回答了诸如此类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也才能落到实处。比如,微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全面覆盖和备受欢迎恰好为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高校应加强“三微”平台建设,有效利用这种细致入“微”的传播方式实现主流价值观的“微”言大义。再如,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的数字化生存已成既定事实,网络空间成为投射现实社会的一面多棱镜,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思想观念、心理压力和价值冲突等,都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数字足迹反映出来。这时,高校德育工作者就需要转变传统的德育思维和理念,主动树立“数据育德”的意识,摆脱原有经验和主观判断的束缚,基于实实在在的海量数据做出科学的德育决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服务。[6]

(二)高校网络德育需要与大数据融合

新世纪以降,互联网的迅猛崛起和广泛应用给社会各个领域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机遇、挑战和要求,互联网已经突破了知识、课堂、教师、校园的边界,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价值观念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网络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阵地,高校德育的时空、内容以及形式等都由此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网络德育的范式已然确立,其在高校德育系统中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自媒体、微媒体、全媒体尤其是大数据的出现,网络德育在与时代同频共振方面还不太适应,当前的发展状况和育人效果还不够令人满意,暴露出了许多薄弱环节,面临着新的困境和考验。站在大数据时代新形势的角度对其加以审视,高校网络德育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网络德育的针对性和个性化程度较低,由于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性格特征、行为偏好、心理特点等缺乏全面、准确和及时的把握,网络德育工作者在回应学生关切、引导学生舆论、澄清学生疑点、解答学生困惑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网络德育的内容良莠不齐,更新滞后,很多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需求和兴趣,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得不到大学生的热情参与和频频关注。再次,在20多年的发展中,网络德育积累了复杂多样的海量数据,而且,现在每天的网络数据也在爆炸式增长,这些数据都是最能反映“网世代”(Net Generation)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指示灯,但高校网络德育仍然停留于小数据时代,没有把这些数据的价值和活力激发出来。最后,在快速崛起和广泛普及的微媒体和自媒体面前,高校德育主题网站建设未能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平台资源匮乏,宣传手段相对落后,不能适应微时代跨媒体的趋势。总体而言,当前高校网络德育还存在着传播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既有的思政网站板块较少、内容单薄、篇幅冗长、反响微弱,信息价值不高,更新缓慢,未能敏感地回应社会问题。[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定政治立场,也要深刻把握时代环境的变化,创新方式方法,更接地气、更顺应时代、更有成效。”[8]目前,大数据是时代环境变化的集中体现,已成为推动高校德育变革的“强心剂”。针对高校网络德育面临的上述问题,大数据大有用武之地,高校网络德育需要借助这一难得契机实现华丽转型。高校可以借助大数据手段挖掘和分析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特点,在此基础上创建健康向上、主题鲜明、与时俱进的高校德育主题网站和“三微”平台,扭转网站内容单一过时、理论性和说教味过浓、互动性和趣味性缺乏的弊端,改变德育内容的传播形式(微型传播和个性化推送)和话语方式(“微”言“微”语),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猎奇欲望强烈、阅读碎片化、语言活泼、个性突出的特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浏览率和点击量,增强主题网站和“三微”平台对大学生思想引领、政治认同、人生追求、价值取向的影响力。总之,有了大数据的支持和帮助,基于海量德育数据分析的升级加强版的高校网络德育应运而生,其针对性、个性化、时效性、智能化水平会不断提升,网络育人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高校网络德育需要与大数据融合是必然要求。

(三)大数据有助于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大数据对高校德育的重要价值,在于能够实现庞大德育数据的收集、整合与分析,对德育的效果进行大数据测评,较为全面而准确地把握高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和存在问题,从而为德育工作者开展有效的德育实践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具体来说,大数据有助于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增强,主要通过获取有关学生思想行为的可靠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德育服务和提高德育的预见性来实现。

首先,有助于破解人的思想世界难以量化的难题。《孙子兵法》云:“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这表明,决定能否取“胜”的关键在于“算”和“多算”,即数据处理能力的高低以及拥有数据量的多少。然而,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者凭借主观的经验、直觉和理性而不是客观的数据来开展德育工作,这直接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其最大困难在于难以数据化人的思想世界。众所周知,人的独立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决定其思想世界可以不受外部世界的干扰,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变化莫测、难以捉摸的异常复杂的世界。如果缺乏较好的科学认识和技术手段,真的很难把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人文素质等这些相当内涵的东西确切转化为可以量化的各项指标。[9]可幸的是,大数据的出现和应用使得这种情况得以改观,黄欣荣教授赞誉大数据为网络时代的科学读心术,是观察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显微镜,在其帮助下,我们可以揭开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洞察过去无法琢磨的人的心思。更为重要的是,无人为干扰环境下的自动化数据采集更加连续自然,更能折射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真实状态。[10]随着大数据相关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可以如此方便而又彻底地量化和观察学习者,丰富多样、全面真实的数据使得勾画出有关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以及政治思想素质的精准画像成为可能,学生在教师面前愈加透明化,教师则拥有全方位深度洞察学生的能力。

其次,有利于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德育服务。在大数据时代,移动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新型技术为全面追踪、捕捉和记录复杂多样的学生数据大开方便之门,学生的地理位置、生理状况、社交关系、情感变化、性格特征、行为模式、兴趣爱好、意图需求等都可以通过数据化构建和理解,后台分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也会因这些数据的不断“喂取”而得到相应提升。从很大程度上说,时下备受重视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实脱胎于大数据,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养料”和基础,没有源源不断的数据输入,人工智能也很难发展起来。在全面掌握每位学生的真实状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检视自身的教学行为,发现道德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教师还可以对在线学习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内在需求为其定向推送喜闻乐见的德育资源,扭转过去德育内容空洞枯燥、过时乏味、缺乏吸引力的弊端,从而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趣味度和感染力……总之,有了大数据的帮助,德育工作者以同样的付出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学生的获得感和德育的有效性都会大幅提升。

最后,有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数据表示的是过去,表达的却是未来,“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揭示过去,还可以预测你想要什么以及你将要干什么。”[11]44预测作为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和集中优势,它可以通过对高校德育活动和学生道德状况进行持久监测和实时追踪来洞察学生未来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势,一旦发现苗头或倾向性问题,便可以进行提前干预和及时引导,从而增强高校德育的预见性和时效性,使其从疲于应对走向先发制人,从事后响应走向先声夺人。比如,通过监控校园一卡通中的消费数据,可以为生活困难学生提供及时资助。又如,可以使用标签化技术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持续采集和量化监控,一旦发现严重的负面情绪和社交异常,相关人员可以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和行为干预。[12]不止于此,大数据除了可以捕捉引人注目的外显行为外,还能够及时洞察正在酝酿的、处于萌芽状态的、尚未发现的内隐思想或潜流。这样,高校德育就可以建立道德预警机制和思想舆论防控机制,“对学生浏览过的网站、参与的热点话题交流、发表的微博日志以及生活中的点滴道德行为等进行捕捉记录,当把大量数据累积到一起,我们便能从中透视个体行为的发展趋向”,[13]然后提前采取措施加以干预和引导,从而做到见微知著,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二、大数据在高校德育中应用的可行性

如前所述,大数据之于高校德育发展的巨大价值和应用潜力是二者融合的必然要求,然而,必要性并不等于可行性。要想实现大数据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释放和充分应用,还必须考虑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现实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妥善回答了可行性的问题,大数据与高校德育的融合才有可能从学理上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转化到切实的实践行动中。

(一)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程度最充分

和商业、医疗、交通等领域比起来,教育领域对新兴技术的反应相对迟钝,广为人知的“乔布斯之问”就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但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相比于其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在接纳和应用新技术方面积极性更高,信息化建设更为迅速,信息化程度也最为充分,这从比较宏观的层面为大数据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自1994年启动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建设以来,经过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数字化校园(2001年)、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200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三通两平台”工程(2012年)、颁布《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2013年)和《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2014年)等一系列重大举措,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程度空前提高,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领域应用等方面进步迅猛。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在线教育盛行、互联网+行动、高校智库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勃兴,使得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软件系统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各样的数据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

大数据时代的降临虽然将整个教育卷入其中,但从教育系统的纵截面来看,高校的网络基础设施环境较好,信息技术应用较有成效,高校已经成为全社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团体,不仅研发和掌握着最新的信息技术,而且也是综合信息和教育数据最庞大的聚集地,高校智库建设、数字校园行动和慕课实施计划让高校迅速产生其他教育阶段难以望其项背的庞大数据体量。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教育的运行状态、师生的交流情况、学生的言行举止得到了空前的记录,而且这种记录的粒度愈来愈细、维度愈来愈多、频度愈来愈密、数量越来越大,教育大数据已然形成。所以,作为集思想活跃、知识密集、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充分三大特点为一体的前沿阵地,高校必将首当其冲,率先经历大数据浪潮的洗礼,也是教育领域推进大数据应用的一块试金石,对其他教育阶段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14]在信息化催生的大数据环境中,高等教育系统除了汇聚长期以来积累下的海量数据外,还具备采集、存储和分析有关学生道德发展的多样化数据的能力,这为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而驱动的高校德育创造了重要条件。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信息化为大数据与高校德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数据环境和技术支撑,大数据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相对较高

高校教师是大数据德育应用的推广者和实践者,在推动大数据与高校德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最基础的实践主体角色。大数据应用在高校德育中的贯彻和落实,关键在于拥有一支具备较高数据素养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的数据素养在促进大数据德育应用的落地生根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置身于信息化、数字化的校园环境,其工作、学习和生活随时随地都会受到网络的影响,他们可以切身体会到信息化的力量和便利,这不仅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些新技术,还有利于激发教师努力提高信息素养的自觉性。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全面和深刻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正在发生巨大转变,原有的技术恐惧症心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不再墨守成规,视信息技术为洪水猛兽,而是主动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地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在富技术环境的浸润下,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了相应提升,为数据素养的培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方面,高校教师的信息意识愈发强烈,对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非常充分。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化发展和整个社会数据文化氛围的浓厚,高校教师越来越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及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教育中引入信息技术,不仅有利于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窠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还可以方便师生沟通交流,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学改革。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虽然不能完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但总体上差强人意。有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已经掌握了基本教育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自我调整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改革。[15]在信息爆炸时代,尽管不少教师对高级复杂的信息技术并不熟悉,但大部分教师可以比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尤其是一些与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技能。而且,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相比,高校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多数教师可以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的要求,利用相关信息及适合的技术手段解决教学和研究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事实上,信息素养水平在不同学历和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师群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学历和教育阶段越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平均水平也就越高。[16]高校教师群体处于整个教育阶段的最高层,其中绝大多数又都具有研究生学历,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相对较高,而这正构成大数据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比其他教育阶段更具可行性的重要理由。

(三)高校学生的数字化生存呈普遍态势

数字化大师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上个世纪末提出“数字化生存”概念并指出:“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17]15之后,国内外学术界创生了很多词汇来称呼伴随计算机、移动手机和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诸如“网世代”(Net Generation)、“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谷歌一代”(Google Generation)和“数据人”等等。尽管称谓如此之多,但都揭示了数字化生存是当今青年的真实样态这一共同特征,他们随时随地都在点击、检索和链接,网络不仅成为他们首要的信息来源,而且也对其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造成了猛烈冲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18]

青年大学生思想最开放、思维最活跃,也最易接纳新鲜事物和最能顺应时代潮流。数字化生存的大学生无需指南就可以得心应手地使用新技术,信息的搜集、知识的获取也易如反掌,就好像网络早已融入他们的灵魂。在名副其实的富技术环境中,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高度依赖智能手机、电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他们不可能像隐士那样生活在与网络隔绝的世界里,而且也不愿意拒绝和放弃网络带来的各种优势和极大方便。正如有学者所言:“其实,没有人可以独立于大数据世界之外,而且,大多数人也不愿意置身于大数据世界之外。”[19]291大学生群体成了自动且免费的数据提供者,无时不刻不在产生和积累着表征其思想动态、价值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海量数据,他们每天关注热点,阅读新闻,发表评论;不时在淘宝上浏览商品,或在亚马逊或当当上选购感兴趣的书籍;经常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上更新动态,转发信息,上传照片,抒发感情;时常在各大贴吧和校园论坛上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无时不刻不在打电话、发短信、收发邮件或上网查询信息;每天都要进出布满摄像头的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实验室或超市……总之,大学生每天在往大数据海洋中注入海量数据的同时,其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变化也融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数据浪潮中。[20]

置身于大数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数字化生存的大学生留下的海量数据足迹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宝贵信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学生的窗户:通过慕课、微课等在线学习系统中的记录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校园一卡通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消费水平;通过校园监控可以追踪学生的活动轨迹和地理位置;通过可穿戴设备可以知道学生的运动水平和生理状况;通过网络日志以及社交平台上的大量流式数据可以洞察学生的内容偏好、人际关系、情绪波动、思想动态、政治立场、价值认同和道德观念。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数据的作用和价值——正是通过对有关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数据的搜集、处理和分析,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更深刻地认识德育规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在行动上要运用大数据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高校德育的时代感、吸引力和实效性,有效挖掘海量数据中蕴藏的巨大价值,发挥“数据育人”的功能,实现大数据与高校德育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德育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