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制HSC 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2022-02-19深圳市南山区园丁学校谢慧平张业晨
文/ 深圳市南山区园丁学校 谢慧平 张业晨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健康教育边缘化、碎片化,多集中于知识宣传、主题讲座、班会等相关活动,缺乏丰富的健康教育形式。探索适合中小学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成为重中之重。
一、HSC 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实践
(一)HSC 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与内容
1.概念界定
HSC 即医院(Hospital)、学校(School)、社区(Community)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合写,意指三方合作,医教结合、家校联动、三方合力。九年级一贯制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指在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的健康教育,特指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的健康教育。围绕健康主题,将相关课程科学地整合,合理排序,精准补充,构建系统科学的适合6—15 岁青少年的健康教育课程。
2.课程目标
园丁学校HSC 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维度的正确认知和总体看法,并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和情感;通过学习有关健康教育的系统知识,提高对健康行为的判断力,全面提升健康素养。
(2)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鼓励他们为自己量身定制健康教育计划,养成健康行为习惯;鼓励学生将学习内容向生活实际迁移,培养学生在健康知识学习中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3)形成健康人格品质:培养学生在形成健康观念及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生成并遵循健康行为规范,践行正确的价值追求,积极回馈社会,充分发挥对家庭及所在社区的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能力,主动引导他人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3.课程内容
身体健康
(1)理解有关促进健康与预防身体疾病的知识
①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a.了解人体重要的器官;了解身体健康的主要标准。
b.了解保护眼睛和耳鼻口腔的健康知识。
c.了解形体与健康的关系,了解合理营养与控制体重的关系。
d.了解青春期生理发育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
②健康行为与身体健康
a.认识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b.了解食品卫生、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意义,形成科学、营养的饮食习惯。
c.掌握简单的用药安全常识。
③生活方式与身体健康
a.认识健康的含义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b.初步认识烟草、毒品的危害,拒绝吸烟,远离毒品。
c.了解充足睡眠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
④传染病、地方病预防与身体健康
a.了解流感等传播疾病的预防技能,认识环境卫生对健康的影响。
b.掌握肠道寄生虫病、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性疾病和营养不良等的基础知识及防护措施。
c.了解碘缺乏病等普通地方疾病的危害,并掌握防治方法。
⑤运动与身体健康
a.了解运动对儿童身体发育的影响,掌握适合低龄段的运动技能。
b.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初步学会合理安排课外作息时间。
⑥环境卫生与身体健康。
a.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b.居室卫生基本要求。
(2)形成对健康行为的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备相关的抉择能力
①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态度和习惯;明确健康目标,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了解家庭、同伴、文化、传媒对健康行为的影响。
③具备获得健康信息和服务的能力。
心理健康
(1)了解心理问题发生与援助支持途径和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
①觉察情绪和表达情绪:能觉察情绪并进行合理表达;能够在紧张的情况下保持镇静。
②管理情绪:掌握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和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关援助支持途径;体验和练习积极情绪,提升幸福感。
③调节压力:正确看待学习压力,掌握压力应对的方法。
(2)培养积极乐观热情坚韧的健康生活态度和行为调控能力。
①认识自我:培养自审能力,具有自知之明。建立自我认同,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依据自己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状况,来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②激发自信,勇于突破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热情的健康生活态度。
③初步培养正确面对批评,并具有自我批评的健康态度。
④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特点,培养抗挫能力,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⑤培养健全的意志品质,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社会适应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掌握避险与逃生技能
①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②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懂得欣赏、尊重、关怀他人,能够与人友好相处。
③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掌握常见的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易处置方法;熟悉日常生活中安全知识,学会简易的紧急避险与逃生技能。
④掌握校园安全常识,学会自我保护;学会体育锻炼中的自我监护,提高交通、防灾、反恐、防欺凌等非常事件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⑤进行性别教育,能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学会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
⑥具有一定的避险能力,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提高应对安全应急与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交流能力和健康促进能力
①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资源观念,了解人类健康生活必须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珍惜资源。
②能发挥自己的社交能力,搜集社会健康方面的信息、服务与产品,具有一定的辨识真伪的能力。
③积极参与家庭及所在社区的健康促进活动,帮助他人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④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了解网络使用对健康的利弊,合理适度利用网络。
⑤不逃避责任,能信守承诺。
二、HSC 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途径
(一)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园丁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学科课程与健康教育融合统整的校本化实施途径,在教学目标中设置了学科教育素养目标和健康教育素养目标,经过学科专家和健康医学专家的指导和审定,梳理了对应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维目标下6 个板块97 个课例,并推出了首批60 个精品课例的电子资源包。
(二)健康教育之补充校本教材
对应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维内容可知,分散在各学科的国家课程尚不能全面系统达成课程目标,因此需要补充校本教材。园丁学校补充校本教材方向如下:
1.融合统整之健康教育课程系列——主题式健康嘉年华
2.探究实践之健康教育课程系列——研究型兴趣小组
3.重点热点之健康教育课程系列——专家讲座
4.技能技术之健康教育课程系列——沉浸式活动
5.体验参与之健康教育课程系列——心理活动
(三)健康教育之管理与评价
1.教学质量纳入学校教学管理系统评价体系;
2. 纳入学生综合评价系统:期末,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依据课程目标和档案袋的过程记录,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明确努力方向。
三、HSC 健康教育课程实践的启示
(一)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应该争取来自社会各方的专业化支持
目前,中小学健康教育存在三大瓶颈:一是无系统教材,二是无课时标准,三是缺乏专业师资。
学校健康规划和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法规、政策、资金、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和投入,更需要政府指导下的健康组织、部门的协同配合以及健康教育评估系统有效运作。
(二)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在校本化实施中考虑地域区别
在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上,地域差距巨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偏远乡村的健康教育,制订健康教育国家课标,鼓励地方因地制宜,编撰以地域为单位的学校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三)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学生健康行为能力的形成
健康行为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助,而最为重要的是小学一、二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健康行为能力的窗口期。这段时间健康教育的成效,将对人生的健康行为能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建立健康教育课程专业人才的共享与持续培养机制
健康教育是综合性与完整性并举的课程,融合了医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和环境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应多措并举综合解决师资问题,并建立持续培养机制。
(五)应独立设置健康教育核心课程并进行分期实施实验
根据发达国家有关健康教育的经验,建议独立设置健康教育核心课程并进行分期实施实验,以稳步有序的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