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意义理解与实践探索
2022-02-19刘林竹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学校264205
刘林竹(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学校 264205)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课堂教学质量也对应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与其直接而又密切联系的则是教学设计。陶行知先生说:“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教学设计就需要重视运用科学方法,形成有效策略。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大对语文教学设计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意义理解与实践探索。
一、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概念理解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理念来自核心素养。在不同的学段,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会略有不同,目前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将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而颁布,此时借鉴其他学段的表述,也可以获得一些有意义的启发。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的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已经注重体现这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一个单元内的所有文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又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密切相关。通过明确的主题,将一个单元的文本串联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关于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思路。相应地,也可以从单元整体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
二、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意义建构
所谓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基于语文系统化学习实现的目的,而采用的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认识到一个单元内的文本要变成一个整体,最关键的就是“关联性”。同一个单元内的不同文本是通过主题来实现关联的,满足了这一关联性,单元整体也就得到了实现。因此,可以说关联性原则是实现单元教学设计从零散走向关联、从单篇走向整体的一条重要原则。相对传统的单篇教学设计来说,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意义更为宽泛,也更为现实。理解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意义,应当认识到以下两点。
1.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关注学生的大量阅读
从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落地,学生就必须解读大量文本,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能保证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落到实处。同时,只有在大量文本的解读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加工更多的文本,从而反过来促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无论是审美鉴赏还是文化传承,只凭孤立的文本解读是无法实现的,用一个主题串联起多个文本,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自发比较空间,从而在比较中完成审美鉴赏与创造、完成对文化的感知。
从这些分析可以发现,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借助于单元文本的整体性,同时借助科学设计保证这些文本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关注单元的整体性
从学生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时候,所注重的是单元的整体性。其目的就是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让学生对一个单元内的所有文本进行关注,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目光锁定的是一个单元内的所有文本。这是注意范围的扩充,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关注,将会随着不同文本风格的变化而切换,于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变与不变——变的是文本,不变的是主题。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会更加高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整体单元,他们文本解读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维也会更加活跃,因此客观上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面向初中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借助统编版教材的特点,将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充分释放出来,而这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设计。
三、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有研究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关键的就是要正确认知单元整体教学与单篇教学间的关系,如整体与部分以及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等。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在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设定、教学设计、难点突破、拓展延伸等方面采取科学的策略。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果。结合具体的教学素材,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
1.教材内容分析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一共有《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以及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写作课题,即“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仔细分析这样的教材设计,可以发现本单元所选择的文本的主题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亲近自然,热爱生活”。正如教材这一单元一开始所说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美景美不胜收。”这一单元通过四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彩多姿的四季美景,所要抒发的也正是“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认识到教材设计的这一思路,再去思考教学设计,那自然就应当立足于单元整体而进行。初步来看,《春》和《济南的冬天》是著名作家朱自清和老舍的作品,这两篇课文明确了指向四季中的春和冬;其后,《雨的四季》则是一篇课文同时涵盖了四个季节。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三篇课文存在着“分”与“总”的关系。但是,这三篇课文在写大自然的四个季节时,所借助语的载体以及写作视角是不同的:朱自清在写《春》的时候,是在“春”的视角下写“物”,而老舍在写《济南的冬天》的时候,是先指明写作的对象——济南,其后再去写其“冬天”;而《雨的四季》则是围绕“雨”去写四季之景。所以,这三个文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具体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本着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路进行。
2.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在研读古代诗歌四首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认识到相对于前面三篇课文而言,这是一个古今的跨越,这也就意味着在解读这些课文的时候,要越过课文去看作者,看看古今不同的人,在描写自然季节的时候,会有着怎样不同的笔触?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设计视角。事实证明,只有当教师的教学设计视角同时跨越了不同的文本,跨越了古今的时候,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才能表现出其整体性。
对于这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大致思路可以包括如下三点。
(1)在引入本单元教学时,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关于自然四季的形象情境。这个情境必须围绕“美”进行,这个美可以是自然之美,也可以是人性之美;可以是豪放之美,也可以是婉约之美。在体现美的同时,还应当体现与季节相关的情绪,如说春的欢喜,夏的热情,秋的凄婉,冬的冷静等。这一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美不胜收的四时景致,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整体的思考。做到这一点也就夯实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
(2)基于“总—分—总”的思路,设计本单元的课文解读。有了上述情境之后,教师通过语言讲授,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初步的概括,让学生对本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后,分别利用1~2课时的时间,对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进行初步解读,让学生了解每一篇课文的梗概。与此同时,让学生在解读课文的时候进行初步的比较,看看每篇课文的写作各有哪些特点,在描写四时美景的时候切入角度有什么不同……
最后,在学生对本单元的课文形成了初步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解读每一篇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同时强调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因此,语文学科在追求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自然应当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只有当两者统一起来时,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才能真正成为语文素养发展的过程,进而成为精神生长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的单元整体教学,就应当通过主题统整、目标聚焦、双线合一的方式,实现引领学生学习血肉丰满的语文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经由语文学习而成长为一个完整的自我。
(3)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概括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应当重点培养的能力,自然也应当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基石和最终旨归。既然是单元整体教学,那么自然要基于整体进行概括,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述情景的基础上,领略四时景物之美,并在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整体感知。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准确概括,并且获得更多的认识。
四、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总结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目光能够从单篇课文转向一个单元的课文。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学习意识与学习习惯的转变,由于传统的单篇教学的方式,学生已经习惯了面向单独的文本进行思考;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下,学生进行文本解读首先要拓展解读视野,同时还要自发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鉴别等基本方法,去对每一篇课文进行解析,对每一篇课文进行比较,对一个单元的课文进行综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体认识,也才能达到整体教学的目标。
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凸显出单元的主题。一个单元的文本篇数较多,学生视野的拓展往往也意味着注意力难以高度集中。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那么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就很难体现出来,学生的学习也容易处于离散的状态。忽视了这一问题,那么单元整体教学很可能只有其形,而无其神。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就是体现语文学科科学与艺术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需要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如此才能体现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思路,才能寻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