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低年段古诗教学策略研究

2022-02-19深圳市南山区大新小学梁伟莲

师道(教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庐山瀑布李白

文/深圳市南山区大新小学 梁伟莲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特征是重视并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的使用目的都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他们的知识观念,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笔者以语文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李白《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为例,探索小学低段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铺垫故事,激发兴趣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气象万千,在灿若星辰的诗人中独树一帜,流芳千古。部编版一、二年级共收录古诗28 首,李白的诗就有5 首。其中,《望庐山瀑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所写的风景诗。此诗想象夸张,写出了瀑布的动态雄壮之美,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要带领二年级学生真正体会李白《望庐山瀑布》奇特、夸张的想象,感受其语言神奇瑰丽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分析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可知,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识字量与识字方法,学生能够借助拼音读对、读通诗句;经过之前三首李白古诗的学习,他们知道李白这个诗人。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李白生平知之甚少,对瀑布这种景观虽有耳闻但不曾得见,没有直观感受。这些因素都是造成本诗学习的难点所在。二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故事很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在学习古诗之前,很有必要来一节“说说李白那些事儿”的故事课,帮助学生走进李白的世界。

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李白知多少”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分别从“李白的出生”“李白的爱好”“李白当官”“李白的知己”这些角度搜集李白的信息与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教师穿插引导总结。经过这一节课的故事铺垫,李白在学生心中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立体的人,一个似曾相识的朋友。这为学习《望庐山瀑布》一诗打下情感基础。

二、课中多元方法,激活思维

1.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学生的学习不是凭空开始的,每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在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低段古诗教学需要在教学前找到学生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对李白的诗不陌生,已经学过《古朗月行》(节选)、《赠汪伦》《静夜思》。在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创设三个具体语境,帮助学生回忆所学,为学生架起联系的桥梁。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你和爸爸牵手在月下散步, 这时你想起了李白的“小时不识月”。 谁来诵读?

生1:“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师:诗中把月亮比作什么?

生2:“白玉盘”和“瑶台镜”。

师:“白玉盘” 写出月光的皎洁、明亮,“瑶台镜”写出月亮圆圆的形状。

师:去年,你和爸爸在月下共度中秋, 但是今年中秋节你爸爸出差在外,没办法跟你一起赏月吃月饼。爸爸一人孤身在外,看着明月,他会想起李白的什么诗?

生3:“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师:诗中月光像什么?

生4:月光像秋霜。

师:秋霜给人冰凉的感觉,月下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是孤独的。

师: 你和你的好朋友认识了多年,朝夕相处,感情特别好。有一天,你要离开,他来送你,你可能会想起李白《赠汪伦》中的千古名句。

生6:“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师:上一节课,我们从李白故事中知道,李白爱喝酒,喝醉以后经常诗意大发。 因为喝酒还结交了好友汪伦。桃花潭的水即使很深很深,也不可能有千尺深, 这里带有夸张的成分。 但是李白就是要借“水深”来说明朋友汪伦对他的情谊深啊!

开课伊始,借助三首学过的李白的古诗,唤醒学生的感知,初步感受李白古诗充满想象与夸张这一特点。

2.紧扣诗题,巧设疑问

诗歌题目是诗歌所写内容的凝练性表达,诗题中包含了许多信息,学习古诗,首先从学习诗题开始。从《望庐山瀑布》题目可知,这是一首写景诗,所写景物是庐山的瀑布。“望”就是看的意思,扣住题目“望”字,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望庐山瀑布”能否改成“看庐山瀑布”?学生们对此议论纷纷,各执一词。学生心中有了疑问,就产生了解决疑问的冲动与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学生接下来细细品读古诗,发现李白观察瀑布的距离和角度。“看”通常指的是在近处观察;“望”是在远处观察,所见是整体。

3.多层诵读,品味诗情

本诗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非读不能体会入里。正如朱熹所说:“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只有经过充分反复地诵读,才能“披文入情”,见诗人所见,想诗人所思,悟诗人所感。

初读,正字音。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尝试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接着,同桌互读,互相帮助纠正错误读音。最后,教师通过点名拼音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来朗读,了解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再读,明节奏。古诗注重押韵、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教师通过范读,让学生注意诗句朗读时的停顿,感知诗歌的朗读节奏,声音的轻重缓急变化。此处教师不用细讲朗读技巧,应该让二年级学生在听了老师的范读后,自由练读,读出自己的感觉即可。

三读,知诗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课堂。为此,设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教师出示的理解诗意小妙招——借助课文插图、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诗句来大胆猜测诗句意思。小组讨论结束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出示庐山香炉峰的图片,庐山瀑布的视频,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诗意,然后再读古诗。

四读,品诗情。李白游历庐山,被庐山香炉峰紫烟缭绕的朦胧美所折服,为庐山飞流直下的瀑布的雄壮之美惊叹,于是有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望庐山瀑布》。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山水之美,感受李白与众不同的夸张和大胆的想象,是教学此诗的一大难点。针对低段学生的学情,我设计了两个小活动,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

活动一:我和李白打擂台

诗中,李白把瀑布比喻成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高挂在山川之间。你觉得瀑布像什么?学生思考之后,纷纷挑战,有的说像白布,有的说像白发,有的说像白色珠帘……学生的想象应该得到肯定,这是学生在学习古诗之后,主动构建自己的精神感受的体现。

活动二:采访李白

教师扮演记者,学生扮演李白进行“三问三答”的采访小活动。

师:李白,您的《望庐山瀑布》天下闻名, 我想请教您,“遥看瀑布挂前川” 一句为何用 “挂” 字而不用“垂”字啊?

生1:“挂”比“垂”好,远看瀑布就像一幅画挂在山上。

师:据我所知,庐山瀑布并没有“三千尺”,您为何说它有“三千尺”呢?

生2:这是夸张,我是想说明瀑布很长。

师:请你读出瀑布的长,读出瀑布的气势。

师:李白,我对你很敬佩。 读到“疑是银河落九天”时,我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您是怎么把瀑布和银河想到一起的?

生3:这庐山瀑布太美,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就像天上的银河一样。

师:请读出瀑布熠熠生光之美。

活动结束后,学生对古诗的情感认同再一次升华,此时,配上古典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在脑海中,用朗读构建自己心中的庐山瀑布之美。

4.对比赏析,激活思维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远观瀑布,诗中“遥看”二字就是对题目“望”字的最好解释。此诗从远观的角度写出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学完此诗后,接着出示叶圣陶的《瀑布》一诗。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二者不同之处,前者是远观,后者是近看,后者写了瀑布的声音,写了近看风吹瀑布的朦胧之状。因为观察角度不同,所以产生的感受就不同。借此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角度观察事物。

三、课后拓展延伸,激励评价

学罢《望庐山瀑布》,学生对李白诗歌夸张、想象浪漫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所得,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学习很有必要。这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辅以不同的激励手段,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布置自学李白《夜宿山寺》一诗,思考全诗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哪些诗句用的是夸张的手法;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提供两首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秋浦歌》,从中找出运用了夸张手法的诗句,体会夸张背后表达的情感。

总之,在低年段古诗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低年段学生心理的教学策略,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古诗兴趣,引导他们更好地传承古典文化。

猜你喜欢

庐山瀑布李白
瀑布之下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庐山 牯岭!Cooling!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瀑布
毛泽东登庐山
《李白 庐山谣》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