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2-02-19唐小红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18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信息化

喻 莉,唐小红

(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

0 引言

对图书进行有效管理是公共图书馆最基础的工作内容,是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基本工作职责,对于整个图书馆的运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公共图书馆通过对图书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快捷地获取想要的图书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网络的快速联通、智能体系的迅速蔓延,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改变,认识世界的途径也有了显著的变化。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系统里的主要机构,更应在新时期、新环境下顺应时代的发展、融入新文化潮流,学习最新科技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科学布局,通过信息化管理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1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图书馆作为服务大众的公益性文化载体,担负着保护文化遗产、提供文化知识、宣扬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等重要职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大数据资源支持和智库资源支持。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运用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自身目标和服务要求,以建设和发展需求为基本要素,为读者提供最新资讯和优质的服务[1]。 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和改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公共图书馆要将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和全民学习风气纳入日常工作中,倡导国人在阅读中感受文化魅力、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素质。 通过信息化管理公共图书馆能积极助推全民阅读的开展和实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2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2.1 图书资源短缺

由于地域原因和经济因素,我国的公共图书馆资源一直存在分布不均、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图书馆资源短缺、更新缓慢、信息整合不及时,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资源需求[2]。 图书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总量性短缺。 图书馆的经费不足,最新的图书资源不能及时更新,专业性的文献资源数量较少,图书资源的绝对数量不够。 究其原因是国家财政在出版社和信息机构方面提供的财力支持有限,而出版社对书籍的定价偏高,进而导致图书馆在资源采购问题上需要投入更多而难以维系。 其次是结构性短缺,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配置不合理。

2.2 图书借阅管理的问题

公共图书馆在书籍的摆放问题上下了功夫、做了尝试,从闭架变为开放书架已有多年,目的是让读者更方便、更自主地选择图书。 封闭书架让读者只能知书而找书,开放式书架则实现了读者自主自由选择所有类型的书目。 但不可否认的是,开放式书架也同样面临不少问题。 当读者走进图书馆借阅图书时,他们认为可以任意挑选想借阅的书籍,但面对大量的书籍和杂志,在新鲜感和好奇心驱使下反而无从下手,加之很多读者对图书馆书籍的分类和排放方式不甚了解,当他们随手拿起一本书又随意搁置在另一个地方时,易造成图书乱摆乱放的现象出现,增加图书管理的难度和图书馆员的工作量。 读者素质的高低、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方式,直接影响到公共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

其次,在开放式借阅中,图书毁损率高于封闭式书架借阅。 一方面是因为在开架借阅中,读者翻阅次数增多,图书上下架的频率增大,图书与书架之间相互摩擦,易导致图书卷角、缺页,甚至有的条形码和磁条感应码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为损坏,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仍有少部分读者的道德修养没有跟上,图书馆仍会出现偷书盗书的事件,或者部分读者不通过复印的方式获取,而是对需要的部分撕扯造成书籍部分损坏,直接导致整本书籍失去使用价值。 再者,即使公共图书馆进行了足够的安全布控,也在关键位置安装了感应装置,但一直以来仍有读者钻空子盗窃书籍的现象。

2.3 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图书馆容易出现重存储轻建设的问题。公共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管理,但过于盲目地重视与移动互联网的连接,引入大量的资源,但因缺乏对图书馆相关规章的了解掌握,易导致图书馆工作重心倾向于储存图书资源和查找相关的资料,忽视图书馆公共文化建设,没有真正发挥出图书馆的综合服务功能,没有形成图书馆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因而无法对读者产生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

(2)公共图书馆易呈现出专业人才队伍匮乏的问题。 工作上的专业才能对图书管理系统操作自如,熟练掌握图书管理工作技能。 而实际上,公共图书馆一直以来对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未能随着社会发展作出及时调整。 虽迫切希望引入青年才俊,但在实际的图书馆人才选拔过程中标准不规范,缺乏严谨性和专业性,致使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3)公共图书馆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机制。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已逐渐成熟,但难免部分中小型图书馆的功能不齐全以及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欠缺标准化规范化的信息化管理机制。 很多地区在图书馆方面资金投入力度小,图书馆落后的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管理机制的落后导致资源整合不到位,无法有效共享,信息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加上缺乏科学的管理,严重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令图书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3 图书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改进措施

3.1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资源是图书馆的根本,对资源的科学管理是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基础。 加强对纸质资源的完善是图书资源管理的重要一步。 传统纸质资源的地位在逐渐被改变,数字资源的发展更迅猛,但纸质资源仍不可取代。 在全媒体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在纸质资源的基础上加以资源建设,建立全面的、系统的资源体系,促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3]。 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图书资源建设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1)全面提升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质量。 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进行图书信息的共享和资源整合,实时更新图书馆藏资源信息,让读者能在图书馆获得最新资讯。 同时,图书馆管理者应认识到纸质文献资源的重要性。 图书馆的纸质文献保存、购买都比较方便,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上架供读者使用,而且无需特别的设备,读者在阅读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限制,纸质文献符合大多数群众的阅读习惯,因此纸质文献资源的作用经久不衰而且仍有着吸引读者的强大生命力。 其次,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有着长久以来形成建立的完备编辑、生产、发行系统。 公共图书馆在个性化服务中,通过加强图书数据库的管理,实时更新书架上的图书,保障图书资源的建设,从而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带来多样性的阅读体验。

(2)努力开展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效率。 公共图书馆是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场所,而信息化管理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读者能否有效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通过加强图书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充分了解在图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先进的信息设备、计算机硬件等资源配置虽然非常重要,但相关管理技术与操作技能也同样不可忽视。 在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可以完善图书资源信息的储藏。

(3)注重图书馆功能分区,努力为不同年龄层读者营造学习氛围。 公共图书馆要注重通过对图书馆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实现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按照不同年龄段人群划分阅读区域,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比如,在儿童阅读区域设计中,要从儿童的行为和心理出发考虑,了解各个年龄段不同层次的需求,包括孩子们的性格、兴趣以及习惯,所以儿童阅读区域的空间设计基本原则是开放性、流畅性、灵活性和趣味性。 通过图书馆室内外的装饰,满足读者对图书资源的基本需求。 而在设计成人借阅区域时则应注重方便快捷,学习书店、商场对书籍的摆放模式,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和分类,注重借阅专区的设立和摆放,让读者在取阅图书时更有目的性、更具便捷性。

3.2 注重人才队伍培养

为了工作的开展和实现长远的发展,公共图书馆需进一步挖掘素质优良的技术型人才,不断壮大图书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 图书馆在人才管理工作中,应注重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根据需要和实际用人情况进行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对图书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本认知,积极为人才松绑,制定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包容人才,让人才队伍明确自身岗位职责,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调动人才队伍积极学习、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扎实基础。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的技术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能力、提升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构建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才队伍。 图书馆可以定期组织图书馆工作人员前往其他图书馆参观、交流和学习,吸取其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优秀经验和成果,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信息化建设实践。 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以讲座等形式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内容涵盖各类最新的图书馆管理信息技术、最新图情信息分析等。 重视培养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树立当代图书馆发展潮流的服务理念。 通过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和信息化知识水平,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才能实现有效地开展。

3.3 进一步加强图书信息化管理

如何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实现图书种类与数量的合理化,一直是图书馆管理者思考的问题,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馆际沟通,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互通有无,从而提高图书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真正实现知识的共享,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 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了图书借阅操作的功能模块,让读者自主地进行图书“归还”和“续借”的选择,极大地缩减操作程序和减少操作时间。 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自动发送催还邮件和公众号推送功能,让读者借阅的图书在即将到期或到期后,能收到信息化管理系统自动发送的提醒归还信息。 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平时应加强对归还书籍完整性的检查,杜绝漏页、缺码的现象,提高书籍整体质量。 公共图书馆通过加强图书信息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开发信息资源,让读者享受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提高借阅率和资源流通率,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4]。

3.4 增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想理念

一方面,传统图书馆以藏书为主、利用为辅,没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图书资源的需求。 另一方面,图书馆资源宣传不足,活动推广乏力,造成资源利用空间缺乏。 在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转变观念,重视图书的使用功能,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对图书资源的管理,并根据社会需求和读者的要求进行实时更新换代,满足各阶段读者对图书资源的需求,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

4 结语

对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是公共图书馆工作开展的必然,是科技日新月异、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共图书馆开展工作的必经之路和理想之门。 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强化信息化建设的整合和梳理作用,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在“人”和“物”的共同努力下,形成共同的思想和理念,为读者构建一个和谐、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一个真正的“不断成长的有机体”。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