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研究
2022-02-19龚美娟
龚美娟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 南京 210042)
0 引言
科技基础设施是围绕科学研究、产业创新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公共技术服务等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是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常注重科技基础设施的前瞻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把科技基础设施系统规划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1],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高度重视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出台政策措施,推动科技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发展。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科技基础设施的概念内涵[2-3]、运行机理[4-7]、发展规律[8]、实践探索[9-15]等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为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但是,面向未来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更加迫切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抢占先发优势、注入强劲动力,成为“十四五”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全新课题。
1 总体情况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布局建设了重大科研设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基础设施,初步建立了以公共研发、企业创新、公共服务为主要功能的设施体系。 截至“十三五”末,江苏省建有科技基础设施4 146家,包含重大科研设施9家、重点实验室18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679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75家。 其中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库等国家级平台共78家。
1.1 设施规模不断扩大,苏南地区初成集群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从3 000 多家跃升至4 000 多家,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呈现递增趋势。 其中企业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增长较快,两者增幅超过30%,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增加了931家。 而基础性、公共性较强的科教类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数量增长较缓,两者增幅均不超过5%。 江苏省近65%的科技基础设施集中在苏南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为引领的设施集群。 苏州、无锡和南京设施数量位列江苏省前三,其中南京因其突出的科教资源优势,在建的科教类重点实验室数量远高于其他设区市,占比超六成。 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苏州、无锡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量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1.2 布局聚焦江苏省优势,重大平台有所突破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瞄准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能源、生命、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预研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和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获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江苏零的突破;国家超级计算无锡和昆山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相继落户;启动建设了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提升了江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领域,均具备良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基础。 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字号为代表的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在集成电路、前沿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瞄准行业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集聚一批创新资源,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集聚了一批科技创新资源,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十三五”末,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集聚专职研发服务人员近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超千人;重点实验室集聚两院院士55 人,占江苏省院士总数的54%;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集聚仪器设备超万台/套、文献数据超过3.2 亿条、重大疾病生物资源样本超过百万份。 紫金山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在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两项全机应用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重点实验室在抑郁症发病机理、高通量计算理论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超千项,国家级奖励近百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获得国家门槛性服务资质,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等年服务超百万项次。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建设成效良好,但同时也存在标志性重大平台不多、整体性支撑不强等问题。 面向新一轮国家战略部署和江苏科技创新发展需要,深入剖析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在体系设计、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2.1 战略性超前布局不足
近年来,国家围绕长远发展重大创新领域,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布局建设,全面推进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十三五”末,江苏省已建和在建重大科研设施共9家,获批国家级4家,但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尚属空白,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兄弟省市相比,江苏省面向国家战略的科技基础设施布局起步晚、建设数量少。 尽管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基本覆盖了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但在第三代半导体、复合材料、合成生物学、机器人等面向未来科技前沿热点领域的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不足,尚有不少空白。
2.2 多元性投入保障不够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新建科技基础设施共72项(包含重大科研设施预研项目9 项),省财政投入约6 亿(重大科研设施省财政投入约3 亿),平均单个新建设施的省财政投入不到500万元(单个重大科研设施省财政投入不到5 000万元),与浙江、广东等兄弟省市相比,江苏省对科技基础设施特别是重大科研设施的投入力度不足,缺乏专项资金支持重大科研设施预研和国家级重大平台培育。 目前,江苏省还未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投入方式相对单一,苏南苏北差距大。
2.3 科学化运行管理不足
目前,江苏省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基本都不是独立法人实体,多为承担单位的二级部门,其用人机制、经费使用、考核激励等运行受承担单位限制或束缚,导致不少科技基础设施没有体现应有的公共性和开放性,科技基础设施的开放运行、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科技基础设施的考核管理机制还不太完善,如部分建在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受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大,相关研究已不适应创新发展的要求,研究能力也较弱,需要加大力度及时淘汰。
2.4 整体性支撑效能不强
由于各类科技基础设施关注的领域和焦点更加偏向点上的布局,如科教类重点实验室偏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较多,与产业的衔接不太紧密;企业类重点实验室基于自身技术瓶颈突破的工程化研究偏多,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同时受单位本身限制或行业竞争影响,其对产业行业的支撑作用也有限;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虽然是在江苏省高新区均有布局,但大多围绕中小企业需求,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两个方向提供技术服务。 整体来说,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还未形成产业创新支撑合力,特别是在苏南自创区创新一体化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对产业和区域的整体支撑效能还不强。
3 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科技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创新资源,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向“十四五”,江苏作为全国首个创新性省份建设试点,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出江苏的使命担当。
3.1 全球科技竞争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创新资源争夺日趋激烈,区域一体化协同化发展态势日益凸显,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对科技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能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向“十四五”,江苏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以引领未来发展和支撑江苏高质量发展为牵引超前谋划,用国际化视野、高端化配置、科学化管理,推动建设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2 落实国家战略的客观要求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科技基础设施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力量,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我国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新格局。 面向“十四五”,江苏迫切需要大力引进集聚“国字号”重大战略资源,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部署,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加快形成江苏省战略科技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高地。
3.3 江苏走在前列的内在需要
科技基础设施是科技创新的条件保障,其建设运行效能是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江苏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省份,是高端创新资源的主要集聚地,亟待通过推动科技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为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面向“十四五”,江苏迫切需要大力推动科技基础设施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建设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抢占先发优势。
4 推动高质量建设的几点思考
面向新一轮中长期发展,推动科技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最终是要解决江苏科技基础设施在框架体系、领域分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为江苏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建议从科技基础设施的体系设计、高峰打造、活力激发、管理创新等方面推动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
4.1 优化布局,重塑科技基础设施体系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速优化。 江苏紧跟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领头羊”“先行军”,在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2020年先后出台《江苏省实验室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江苏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2020年版)》等指导性文件,加快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 在体系设计上,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江苏高质量发展需要和引领未来发展方向,以面向科学前沿、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为重点,培育新建、整合重组、优化调整科技基础设施,构建适应“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需要、支撑自主可控产业体系、面向科技前沿及未来产业的江苏科技基础设施新体系。 在结构优化上,通过撤、并、转等方式,整合重组一批重点实验室;通过绩效评估淘汰一批不再发挥重要作用的科技基础设施;引导和支持重点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加盟、合作、入股等方式成为技术创新中心的重要科研力量,不断优化结构、释放潜能。
4.2 突出重点,打造江苏科技创新高峰
2018年,江苏省政府成立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重大科研设施、实验室为重点,以争创国家科技基础设施为目标,建立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库,启动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等预研筹建工作,着力推动江苏科技创新从“高原”迈向“高峰”。 在面向科学前沿的设施培育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加强重大战略科技力量的集聚,在深时地球、空天科技、信息高铁等领域新建重大科研设施,加快未来网络、纳米真空互联、作物表型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在深海、新材料、现代交通等领域布局若干江苏实验室,支持江苏实验室建设交叉研究中心,重大科研设施和江苏实验室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实现突破。 在面向基础研究的设施建设上,针对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重点在人工智能、脑机融合、生物合成等前沿交叉学科新建一批省重点实验室,鼓励依托重点实验室建设前沿科学中心,探索跨地域建设区域重点实验室,加强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的研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产业技术源。 支持南京、苏州等有条件的地方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撑江苏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和国家战略部署中把握战略主动、发挥关键作用。
4.3 改革创新,激发科技基础设施活力
积极探索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组建模式、治理结构、开放合作、人才引进、资源集聚等方面改革创新,激发设施活力,不断提升效能。 鼓励省实验室探索建立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全链条贯通式的新型科研模式、融合创新的体制机制、管理与科研分工负责的组织构架。 省实验室实行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的首席科学家制,建立市场化和流动开放的人才管理机制,实行全职和双聘相结合的“全员聘用制”。 鼓励和支持省技术创新中心主动对接江苏省重大技术创新需求,一体化配置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通过合作研发、平台共建、开放课题、技术入股、兼职创业等不同途径方式,加大开放合作交流力度,畅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实现创新要素的最优组合配置,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 建议重点实验室设立流动人员和客座研究员岗位,吸引和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合作研究,不断提高重点实验室在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开放水平。 健全开放共享机制,推动科技基础设施向全社会提供大型科学仪器、工程技术文献等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益,提高设施集聚资源、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
4.4 科学管理,提升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针对不同类型科技基础设施特点,进行分类支持、协同推进和科学管理。 在支持方式上,对战略性布局的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采取“一室一策”“一中心一方案”的支持方式;对基础性、公益性较强的重点实验室、基础支撑平台采取后补助稳定支持。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积极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保障。 在建设推进上,省市联动推进省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地方的主体作用,大力引进、有效整合高端创新资源,建立健全政府、龙头企业、社会机构广泛参与、稳定投入的实验室发展新机制,为实验室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政产学研用资”协同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集聚相关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着力打造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科技创新生态链,保障省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运行发展。 在过程管理上,建立决策、监督、评估考核和动态调整的全流程管理机制。 依据各类设施的功能定位,完善其考核评价体系,从重大目标任务、产业创新贡献、原创研究成果、实际服务成效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持续提升设施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