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建议
——基于对平度市10所幼儿园的调查
2022-02-19王琦
王 琦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增强体质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1]体育运动是幼儿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重要基础,强健的体魄是幼儿终身发展的前提。但长期以来,受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安吉游戏以及体育活动自身属性的影响,幼儿园体育活动更倾向于户外。由于室内空间有限,幼儿教师往往采取高度结构化和高控制性的组织形式开展活动,在此状态之下,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参与也较为有限。[2]目前,很多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影响了幼儿园室内体育的质量。随着研究的广泛深入,室内体育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可,而在室内体育活动中融入一定的情境是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参与度。本研究随机选取平度市10所幼儿园(5所公立幼儿园和5所私立幼儿园)的园长10名、教师120名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本研究分别向园长和教师发放问卷10份和120份,回收问卷为128份,去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26份,有效率为96%。问卷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主要涉及教师对室内体育活动的态度、室内体育活动空间利用情况、室内体育活动材料投放情况以及室内不同场地开展的运动类型。经过两次检验对比,问卷的信度均在80%以上。现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结果分析。
一、幼儿园开展室内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开发不完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3]。由于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开展室内活动势在必行。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对室内体育活动的价值比较认可,认为其可以有效帮助幼儿达到运动量要求,促进幼儿肢体动作的发展;一周中,教师组织的室内体育活动更倾向于在教室和活动室,楼梯、走廊以及天花板的利用率较低。具体而言,利用教室和活动室开展室内体育活动的比例为59%,紧随其次的是墙壁使用率为16%,和楼梯使用率为14%,最容易忽视的环境是天花板,使用率为11%。由此可见,人们对室内体育活动越来越重视,调查对象已意识到室内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然而,在空间环境的开发方面还有待改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不仅受内在因素(如年龄、性别)的影响,还受到外在因素(如运动环境、运动任务)的制约。[4]因此,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的开展要考虑环境开发问题,幼儿园和教师要打造三维运动空间,完善室内体育活动环境的开发与利用,以实现在小空间内进行大运动的效果。
(二)材料投放单调
调查发现,幼儿园会贯彻节约性、适宜性的原则,支持教师自制器械材料,或者家长提供一些废旧材料,进行共享资源。幼儿运动器材可分为固定(中大型)器材和可移动(小型)器材。[5]与固定的中大型器材相比,可移动的小型器材的优势在于占用室内空间小、取用便捷、收纳灵活,因此教师在开展室内体育活动时要多投放可移动的低结构化材料。调查显示,幼儿园投放的材料过于单调,常常局限于同一种器材,如塑料瓶、各种材质的球以及地垫等。长此以往,幼儿对室内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而且幼儿的思维以及注意力也容易受到限制。
(三)内容简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健康领域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6]调查显示,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的运动内容较为全面,涉及跑跳、钻爬、投掷、平衡等多个方面。就活动内容来看,跑跳类活动所占比重最大,为63%,钻爬类活动占15%,投掷类活动和平衡类活动分别占10%和12%。由此可见,跑跳类活动占比较多,难以满足幼儿多层次的运动需求。这反映了教师对室内体育活动内容的创新不足。教师要遵循幼儿运动规律,抓住教育契机给予适当指导,以推动幼儿掌握技能,提升室内体育活动水平。
二、幼儿园开展室内体育活动的实践策略
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创设能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情境,提供一定的主题内容和材料,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的身心得到锻炼。[7]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情境的创设需要根据空间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情境,提供园本性、文化适宜性以及幼儿发展适宜性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有效与环境、材料互动,获得运动经验,同时还要以幼儿为主体,把握指导的时机。
(一)善用空间,创设活动情境
和广阔的室外空间相比,室内活动的局限性在于空间有限,这容易使幼儿产生疲劳感。因此,教师要以三维空间视角整体规划室内体育活动环境,将有限的空间拓展为具有趣味性的无限空间。具体而言,室内体育活动空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整体式活动场所,包括活动室、大厅及教室等大型空间,在这些场所可以开展集体游戏、平衡类以及跑跳类运动,引领幼儿锻炼上下肢;二是立体式活动场所,包括墙面、栏杆及走廊等,在这些场所可开展投掷类运动。教师要在充分把握室内空间特点的基础上,整体规划室内环境,挖掘室内体育活动的潜在功能,以便开展高质量的室内体育活动。[8]合理创设活动情境可以使室内空间物尽其用,让幼儿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人”,在体育活动中发展。
第一,巧用故事情境,使活动具有趣味性。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能让幼儿从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因此,在开展室内体育活动时,教师要以幼儿的年龄为“导航器”,在室内体育活动中创设故事情境,增强故事的适宜性,故事难度从小班到大班逐步加大,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兴趣是幼儿运动的内驱力,教师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坐标”,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让幼儿全神贯注地在室内做走、跑、跳、攀、投掷、钻等动作,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获得胜任感和效能感。
第二,巧用儿歌节奏,调动深层次参与。幼儿的思维处于萌芽阶段,他们主要依靠感知动作探索世界,在室内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将儿歌应用在情境创设中可以刺激幼儿的听觉,更能激发幼儿融入活动。[9]一方面,教师可采用与运动相匹配的“直通式”音乐。如果有与室内体育活动主题匹配的音乐,那么教师可以直接采用,用音乐协助幼儿融入活动氛围。另一方面,聚焦活动节奏,选择合适的音乐。例如:在活动准备阶段,可以选择轻柔的音乐,教师的动作讲解与音乐节奏要相互配合;在活动进行阶段,为了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可以选择欢快的音乐。
第三,巧用游戏,提升活动的丰富性。游戏是激发幼儿快乐运动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将游戏引入室内体育活动,寓锻炼于游戏情境之中。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幼儿游戏时的参与感,及时调整游戏玩法、游戏规则,实现游戏的优化。对有心理障碍的幼儿,教师应给予简单的游戏动作指导,增强其自信心;对体弱的幼儿,教师应结合游戏运动强度从简至难,逐步过渡。例如,在开展跑跳类的室内体育活动时,教师借助“解救大熊猫”游戏,先向幼儿讲解单脚向前跳的动作和方法,然后带领幼儿连续向前跳5米,并且组织幼儿分组活动,比一比看谁跳得远。游戏的加入使跑跳活动更加丰富,也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二)挑选材料,激发活动兴趣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材料互动的基础上展开的,幼儿活动材料具有安全性、适宜性、挑战性及教育性,活动兴趣由材料来激发,活动过程由材料来维持,活动结果由材料来反馈。[2]在室内体育活动中,互动非常重要。互动不仅仅是指幼儿与教师、家长及同伴的互动,还包括与环境、材料的互动。[10]在室内体育活动中,第一,教师要挑选具有地域特色的活动材料,立足本园实际,选择更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活动材料。第二,教师要挑选具有文化适宜性的材料。活动材料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教师应在室内体育活动中传递多样性的文化,摒弃刻板性文化。第三,教师要挑选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材料,让活动材料融入室内体育活动。如结合数学玩单脚跳单数、双脚跳双数的游戏。第四,以低结构化材料为主,允许幼儿自由使用材料,提高体育活动水平。
(三)遵循规律,开展弹性和混龄活动
幼儿是室内体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创设者,教师要重视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促使每一名幼儿得到充分发展。在室内体育活动中,首先,教师要遵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创设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环境。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应尽量安排一些能引起其活动兴趣的情境;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应安排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及时调整活动强度和难度,让他们获得胜任感和满足感。其次,教师要开展富有弹性的室内体育活动。在活动前不设置具体目标,而是根据幼儿的经验及时调整活动目标,使室内体育活动更具动态性。最后,深化不同班级的社会性合作,开展混龄运动,将攀爬、跳跃以及投掷等活动融入混龄环境。创设幼儿能与同伴、教师互动的活动情境,可以使每名幼儿都能从社会性合作中积累运动经验、提高人际交往水平,进而将运动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机。例如,教师可组织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共同游戏,在“小型社会”中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四)适时介入,指导活动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室内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在活动情境中,教师既要观察幼儿的运动过程,适时介入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运动,又要注意室内体育活动情境的教育功能。在室内体育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愉悦中锻炼身体,获得运动经验。因此,在理想的状态下,活动指导要具有愉悦性和教育性。教师首先要把握“收”与“放”的度。在室内体育活动准备阶段,创设情境,让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或在成人及同伴的支架式帮助下自制材料。在活动进行阶段,尊重幼儿的活动选择,但当幼儿表现出缺乏运动技巧时,教师可以简单提醒或者以角色身份进行引导;在活动结束阶段,引导幼儿分享运动成果。其次,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运动心理情境。良好的师幼关系通常表现为尊师爱幼、平等互动、合作共享,在室内体育活动中表现为共同分享运动感受。最后,设置合理的运动时间,使其符合幼儿的身体条件。在室内体育活动中,教师可设置休息时间或自由活动时间,整个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以既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又不会让幼儿过度疲劳为目的。
总之,高质量的室内体育活动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在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及幼儿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幼儿园可适当开展室内体育活动,创设富有童趣的体育情境,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这样,便于将体育的愉悦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提高室内体育活动的质量,让幼儿乐于运动,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