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养而成:从行为习惯到健全人格

2022-02-19林兆星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场域行为习惯

林兆星 郭 春

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其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万物因和而生,因养而成”,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黄金期,是习惯养成和健康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容易接收纷繁的新鲜信息,但对于外界事物缺乏判断能力,如果没有得到正向引导,很容易走向歧路,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需要家长、教师、学校等教育主体联动合作,发挥各自职能,共同推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深入落实德育任务,以达成预期效果,助推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养成教育: 从“行为” 到“人格”

顾名思义,养成教育就是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活动。养成教育一般从日常的行为训练着手,从生活、语言、学习、礼仪等维度切入,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素养。全人格教育是对教育的一种认识和理解,也是一种指导教育行为的系统理念,它以“人格”培养为核心,以“完全”或“健全”的人格养成为培养目标,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为手段,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全人格教育是以学生的先天特质为所念,以健全人格的后天养成为所谋,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将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三者结合,以实现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向的现代化教育。

健全人格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概念,是各种人格特征的综合体现,而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具体行为的抽象化,因此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属于下意识存在,具体体现在道德、学习、个人卫生、人际交往等方面。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小学生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正确的学习观念、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等,这些对其未来成长都至关重要,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又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心理成因与精神支撑。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全的人格是相辅相成、互相给养的,缺一不可。当教育以健全人格的后天养成为所谋,那么究其根本,养成教育就是本质所在和根本所指。教育工作者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所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育人策略: 立好养成“维度”

《陶行知全集》提道:“从效用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2]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因此,广义的教育场域,除了家庭、学校,还应包含社会。教育场域是复杂多元的,教育工作者引领学生成长时,需具备主动性,秉持创新理念,探究多维度育人策略。

(一)制度维度: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内化规矩纪律是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健全人格的基石。从这一层面入手,对小学生进行潜在的“刚性约束”,不仅能够夯实养成教育的根基,而且能够从更高维度进行思想规制与渗透,是提高养成教育效率的基础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要想达成上述目标,将规矩纪律内化为学生自身力量,需要实施以下三项措施。第一,依托传统文化的伦理规范,借助传统文化的内在传承功能和情感维系功能,夯实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文化根基。可以选取《弟子规》《三字经》等作品中经典的伦理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小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借助其强大的思想渗透力,将经史子集内化为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强化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道德感,帮助他们形成坚定的道德立场,夯实品德之根基。第二,依据《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细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标准,在教育中融入时代要义,并通过全过程实施确保高效推进,加快纪律规矩内化速度。可以说,该守则具有非常强的整合性,能够满足品德养成教育的所有要求,涉及爱国教育、诚信教育、自律教育、伦理教育等,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以及具备可操作性的行为标准,是现代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南,也是养成教育的重要依据。第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校实际,突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适合本校师生的教育教学常规,这是制度落地的校本化行为,也是养成教育的具体化措施[3]。

(二)实践维度: 知行合一, 实践养成

德育就是一种道德实践,学校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域,小学生在接受规范行为养成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学有所用,将知识用于实践,以真正发挥养成教育的现实意义,促使其落地生根。首先,学校要开展全方位的劳动教育。要强化小学生主体意识和思维认知,摆正其主人公的角色定位,激发其参与劳动、服务学校、帮助他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具体来讲,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等的建设工作,通过全方位、多元化的劳动渗透,让他们全面意识到劳动的价值,促使他们从劳动实践上升到文化认同,进而形成惠及他人、心怀天下的意识形态[4]。另外,学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设计新颖的、多元的劳动实践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学校要丰富德育实践渠道。学校德育的目的应该是将学生的家校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串联学校、家庭和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技能和社会知识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组织高年级学生参与古迹参观、博物馆学习等活动,促进学生更多地了解书本之外的人文知识,培养其强烈的爱国情感。

(三)环境维度: 优化生态, 共同育人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需要适宜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是个体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是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影响个体思想行为的核心因素,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隐性而有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样,环境能够造就个体性格与品德,而为了达到良好的预期教育效果,就必须确保社会环境符合人性,在满足社会发展基本需要的同时,还要满足个体品德塑造的内在诉求。只有营造正面、开放、文明的社会环境,才能提高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辅助效果,顺利达成预期教育目标,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要以“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共同育人”为理念,提出“教育共同体”倡议。

首先,营造良好风气。共同体的内核支撑就是和谐文化,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离不开正面文化符号的传播,这是确保学生快速适应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养成教育效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当前,小学生行为价值观在不同场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学校、家庭、社区需要创设互相适配的文化环境,以此传达合乎公序良俗、法理人情的价值观念,进而促进小学生在稳定、一致的环境中进行模仿学习。为营造正向、积极的社会风气,发挥其教育辅助优势,社区还要积极介入,通过优化治理、加强宣传、示范推广、道德约束等,配合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养成教育效果。

其次,要全面推进全民教育战略,尤其是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地实施。全民参与是共同体建构的根本指向,除了学校场域内的常规教育活动外,家庭和社区合作也能够展开多元化的教育活动,推动优秀文化传播,促进更广范围的养成教育达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确保众多社会个体在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中实现转变升华[5]。

三、养成途径: “尚教” 方能“立人”

传统观念中的狭义教育场域,包括家庭与学校,教育养成的效果尤其明显。为了确保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教育工作者当以“家校合作”为抓手,以家庭场域与学校场域为阵地,探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多种途径。

(一)尚教——家校合力

学校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是绝对的堡垒性的存在,家庭则是重要的战略辅助存在,这就决定了家校共育在养成教育中的价值地位。要使家庭教育环境与学校教育工作互相成就,自然需要学校对家长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家长对学校鼎力支持。家校双向合力,是提升养成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6]。首先,要坚持平等原则,在双方互相理解信任的前提下,各自走进对方的场域,这是确保共育高效生成的前提。学校通过家长开放日、教师进行家访等举措,让家长步入学校,让教师步入家庭,彼此增进理解,开心见诚,坦怀相待。其次,开展合作,因家长教育能力有限,学校必须进行定向理论输出和技能指导,通过讲座、线上分享、家长会等方式,及时为家长解答专业问题,提供专业指导,确保双方教育的内在统一与高度协调。最后,实现共赢,学校要利用好家校委员会的功能,拓展沟通渠道,搭建互动平台,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实现“1+1>2”的育人效果。

(二)守常——关注细节

以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点来讲,观察他人的行为及结果是实现行为获得的核心路径,学生在观察和模仿时可以透过表象找到深层规律或特征,进而形成一定的规则,最后通过规则重组完成行为蜕变。在学校场域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容易被小学生观察模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始终关注细节,保持寻常心,确保养成教育的“守常”。

首先,教师要严于律己,规范自身言行,通过榜样示范带动学生正向发展。具体来讲,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保持热情,规范书写、干净着装、文明讲话,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使他们在观察模仿中实现行为转变。

其次,在实践教育中进一步激活学生内驱力和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渴望获得别人的欣赏是人性最根本、最深切的诉求。因此,教师在养成教育的实践训练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适当时机给予充分肯定,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强化学生自我效能感,促使他们在持续反复的实践活动中构建良性循环机制。教师还要注重方法指导,确保学生掌握行为习惯养成的基本方法与路径,并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达成正向反馈,进而提高养成教育的自主性、自觉性和长效性。

(三)润育——相信专业

教师的专业化是“教育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基础保障,这就要求教师持续进行自我建设,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职业道德素质。新时代,小学生身心发展有着独特机制和现实问题,教师必须加强现状审视,加大系统训练力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才能胜任养成教育工作。显然,这对教师的学习力、引导力建设是一大挑战。

教育,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在于育人。因此,教师需要具备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自我监管能力、组织及策划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评价反馈能力等。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学习、训练职业技能,将养成教育落实到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学中,并整合多元课程,以增强教育的系统性与实效性。另外,除了组织校内岗位培训,校方也可以通过委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及道德素质,构建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教师职业能力的成长路径,让他们尽快成长,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综上所述,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人格塑造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人格养成与建设对于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二者存在密切联系。要实现养成教育的目的,教育工作者当以学生先天特质为所念,以学生健全人格的后天养成为所谋,以良好习惯为所凭,进行有温度、有策略的教育,为学子的健全人格养成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场域行为习惯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