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识字信息化教学策略
2022-02-19杨阿红
杨阿红
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识字教学,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减少学生的作业量。但是,课后巩固识字学习效果的时间有限,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仍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就无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无法确保识字教学效果[1]。同时,小学生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识字时容易出现分心甚至厌倦等现象,导致识字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积极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和运用生字,以巩固识字效果。而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等特点,结合图片、视频、音频等表现形式,将其与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结合起来,能够充分满足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使教学更加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推动识字质量的提升,有利于解决“双减”政策下学生学习动力不强、主动性不高等问题。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识字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当前,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受以往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采用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如板书教学。在讲授某一汉字时,教师先在黑板上演示笔画顺序,然后让学生仿写,在学生掌握简单基础的写法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拼读、组词等活动。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识字教学氛围枯燥、乏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经常出现学完就忘的情况,影响识字教学质量和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2]。
(二)对识字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都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在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中,部分教师简单认为识字学习比较简单,只要学生愿意认真记忆就能够有效掌握,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习惯性地布置大量抄写作业。但在“双减”背景下,识字学习任务只占据了学生学习任务中的一小部分。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认知系统,自身的思维模式尚不成熟。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识字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更新滞后,必然会导致学生在识字学习中积极性不高,无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水平和质量[3]。
二、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中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低年级中,学生更加喜欢玩乐,学习效果不佳。而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音频、图片等形式把知识以充满趣味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提高识字效率
在小学一年级至二年级阶段,学生要能够认识近两千个常用汉字,在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无法达到基本要求。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开识字教学,能够把识字教学资源直观、快速、高效地呈现给学生,借助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缩减书写板书的时间来为学生讲授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历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拓宽其知识面,有利于提高识字效率。
(三)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多媒体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能够把教材中抽象、晦涩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生动地演示不同汉字字体的演变和结构拆分,突出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四)培养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授,还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其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思考和探究的习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海量的识字教学资源,能够把教材同声音、图画、情境等结合起来,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发展创新能力[4]。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第一,游戏教学,调动学习兴趣。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眼里,识字是枯燥且无趣的。单靠死记硬背,不但容易出现学过就忘的情况,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失去识字的兴趣。而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设计相应的识字游戏,不但能够使汉字“活”起来,还可以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识字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学习字族家庭,教师在识字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组词并造句,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同时还能够使其保持充足的热情参与后续的学习活动。
第二,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在学习中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的优势,在识字教学中创设各种生动的情境,使其沉浸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真切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增加识字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识字学习效果,养成爱识字、乐识字、善识字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在讲解“日、月、云、山、花、鸟”等生字时,可以制作带有风景图和视频的课件,并配以相关背景音乐,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使学生沉浸其中,通过切身感受和互动调动学生的感官,在营造课堂氛围的同时使识字学习更加轻松、容易,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信息技术, 巩固识字教学效果
第一,一目了然,突破重点难点。表意性是汉字的最本质特点,尽管隶变和汉字简化极大地削弱了其象形意义,但当前所使用的汉字仍保留着象形的痕迹。因此,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把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其正确认识汉字构字规律,以此把复杂、难懂的汉字变得生动有趣,使汉字学习起来更加简单。例如,在教学“燕”这一生字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把该字的演变过程展示给学生。甲骨文中的“燕”像一只尾巴剪刀状、翅膀尖长的鸟,小篆改写了鸟喙和鸟头,到如今的楷体也基本保留着燕子本身的形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把抽象的汉字变得生动、具体、可感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其记忆潜能,使学生看到燕子的外形就能够写出这个汉字,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第二,举一反三,增加识字数量。大多数汉字都是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然后经过各种组合变化形成新字。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来说,记忆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将学过的汉字进行分类组合,在此基础上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例如,教师在教学“挂”字时,可以先把“圭”展示给学生,利用“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以该字为模板创造新字,通过在多媒体屏幕上绘制两个字框,模板字在上新字在下,在学生写出正确的新字时给予奖励。这种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答案根据声旁衍生出“桂、哇、洼、娃、蛙”等生字,同时引导学生创作识字小口诀,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如“炸、烤、炉、灯、烧”等字与火相关,都带有火字旁,“流、洪、清、海、江”等字与水流相关,都带有“氵”,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不同偏旁、字义相近、字形相近的汉字分别归类,使学生逐步掌握汉字构字规律,扩大识字量,从而进一步提升识字教学效果。
第三,循序渐进,提高运用能力。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中,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出现得最为频繁,也最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遵循先象形指事、后会意形声的规律,在象形字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形声字教学,由简入难,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对《日月明》 一文进行教学时,可以先把课文中的“日、月、明、田、力、男……”排列起来,引导学生对这些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挖掘,在学生初步掌握这类造字规律后,再借助信息技术搜集更多这类合体字,或者利用“加一加”的识字方法拓展学习更多的合体字,在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记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并逐步掌握这类生字的构字规律,进而提高汉字的运用能力,提升识字教学质量。
第四,写字示范,培养书写习惯。就小学生而言,其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通过信息技术分析汉字结构、教学笔画顺序,能够把抽象的运笔直观地示范给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汉字结构、笔画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和运用,能够达到轻松掌握汉字的效果。例如,在写“鸟”这个字时,学生较难掌握其笔顺和第四笔的竖折折钩,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鸟”字的笔画展示动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笔顺。对于学生难以写到位的笔画,动画显示速度要相对较慢;对于学生易写错的笔画,可以利用醒目的颜色将其标记出来,吸引学生关注,突出重点;对于学生容易添加或者遗漏笔画的字,可以添加局部闪烁效果,用以提醒学生,加深印象。通过有重点标记的动画,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生动化,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在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其牢牢记忆并掌握这些汉字,进而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三)巧用信息技术, 识字与阅读相结合
对于学生而言,拥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才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同时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够促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不断扩大识字量,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彼此结合才能够共同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日常识字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在阅读中不断巩固识字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改变以往的课程设置,利用互联网平台自行绘制或下载绘本故事课件,并配上符合的背景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宫西达也的《永远永远爱你》。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九宫格翻牌等功能,引导学生翻牌识字认字,一起阅读完精彩的故事,以此不断增强学生的识字和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每个汉字都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为现代化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中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满足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信息化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识字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保持充足的热情、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度的学习自信心投入识字学习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识字范围,提高识字和运用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