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政策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与教学实践
2022-02-19朱颖
朱 颖
(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要求教师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本身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1]《指导纲要》对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课教师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强化课程思政。当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正在全面实施。环境政策课程的内容综合性与应用性较强,环境政策课程将环境政策系统作为整体研究对象,详细阐述环境政策工具、环境政策决策体制与制定、环境政策执行、环境政策评估、环境政策监控、环境政策终结、环境政策公共治理等内容,并结合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针对我国现行环境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本研究以专业特色选修课环境政策课程为例,从目标、内容和具体实践三个方面探究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的路径。
一、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目标
《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高尚品德。[1]环境政策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推动中国环境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创新。课程思政目标不应只停留在树立公民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层面,而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进行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创新。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系统学习环境政策的基础理论、政策工具、管理热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思政元素融入环境政策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不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关系会引发现实世界的环境问题,只有改变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2]因此,教师可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讲授目前国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明确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注重节约资源的经济发展目标,认识到正确处理好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通过理论知识讲授使学生树立全新的环境伦理观,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树立现代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教师要以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新知识的融合为价值取向,将国内外最新的环保知识、政策以及理念引入课堂,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他们运用环境政策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环境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将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观的精髓引入课堂,可以引导学生追求精神文明,选择绿色的生活、生产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建立绿色经济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现代生态文明价值观。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环境观及生态文明思想渗透在环境制度、相关政策法规、社会发展理念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和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经济发展,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变人类的消费方式及生活习惯影响生态系统。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环境政策制定及执行、评估的实践,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环境政策中的体现。
二、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
教师要精准发现和挖掘课程知识隐含的思政元素,实现培养具有人文底蕴、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的目标。[3]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思路,注重培育学生德才兼修的高尚品德。[4]结合上述教学目标,针对环境政策课程综合性强的特点,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方面,即讲述我国典型的环境政策案例、探讨我国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介绍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
(一)介绍我国环境政策典型案例
首先,环境政策课程要突出区域特色,持续探究课程知识体系中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节约消费观等价值层面的思政元素。同时,我国在落实环境政策的实践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案例。例如,在讲授环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长江禁渔十年的案例。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长江因经受了长期的过度捕捞,较多物种灭绝或接近灭绝,其生物资源濒临枯竭。为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我国对长江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禁渔,以此为长江中的物种提供适宜繁衍生息的环境。通过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点和“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强调环境政策制定的目标与意义,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厘清环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还能深入体会长江禁渔政策中“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价值导向。此外,长江禁渔十年政策也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环境发展与生态资源密切联动,切实践行生态文明观。
其次,在教学内容中嵌入我国环境政策的经典案例,能够引导学生面向实际,了解我国环境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的现实状况,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在讲授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决策时,教师可以引入当前的“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目标内容,详细讲述我国碳市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分析我国碳排放市场建设的推进措施,以此介绍我国经济良性绿色发展的现实状况,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与消费方式。
最后,虽然宏观政策及其落实进程不适合作为单独的案例用于特定的内容讲授,但教师可以提炼其重点,融入对应的内容。例如,通过讲授我国环境政策发展的进程,凸显我国保护环境的政策,我国实施“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加强环境政策与经济、社会、政治等相关政策的宏观协调[5],这样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环境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理解。又如,通过讲解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环境政策的相关利益主体、环境政策执行及评估等环境政策的内容,可以向学生展现环境政策的具体实践,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探讨我国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环境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环境政策和环境问题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案例的讨论等内容的介绍,而且需要启发学生对环境问题本质的思考,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环境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专业知识。因此,环境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从现实生活中的噪音、雾霾沙尘暴、固废、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出发,如向学生介绍农村厕所革命、河长制等环境治理措施,让学生在对现实生活的环境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具体的认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产生自觉投身中国环境管理的实践愿望。
(三)介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环境政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例如,在讲授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知识时,教师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理论对“绿色发展”的指导意义的认识。又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加强学生对这一发展战略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理论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环境政策的理解和思考,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三、思政元素融入环境政策课程的教学实施
要通过挖掘思政元素,重新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并依托课程内容准确、完整、无形地向学生传递思政元素,就要求高校专业课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能力。教师要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介绍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塑造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绿色发展实践观,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及管理方式。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价值观引领
立德树人和价值观引领是课程思政的主要责任。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立德树人的作用,使学生接受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这就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专业课教师需要具备深度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以此介绍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宣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创新性发展。[6]此外,专业课教师还要选取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教学内容和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环境友好发展价值观和绿色发展理念,重塑生态文明价值观。[7]这样,学生就能在课程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在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认知、思政素养、思政方法等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影响课程思政实效发挥的重要因素。专业课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时,应关注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环节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强化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实践,从而构建正确的课程思政观,有效地探讨教学环节,实现立德树人。[8]
3. 转变课堂管理方式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则科学地设计学术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合理的引导挖掘学生的研究潜力,让学生在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树立自信心。
(二)以学生为中心
环境政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环境学、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管理、公共政策等多种人文社科类知识。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系统学习环境政策的基础理论、政策工具、管理热点,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9]但是,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不一定都会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环境政策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其对环境政策的理解大相径庭。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布置课前任务、推荐参考文献等方式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在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以此激发学生对环境政策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程思政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政意识,润物细无声地实现立德树人。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安排若干个专题,按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研讨,通过课前分发资料并要求学生参考资料完成相应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同时启发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将理论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根据实践理解环境问题。
(三)以实践和案例为载体
教学案例应注重地区特色、中国特色道路的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利用各地区特色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实践活动。实地调研和选题设计应依托具体的环境问题,教师让学生独立地通过团队合作完成调研报告,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环境政策案例应选取当前能引发学生进行多元思考和思想碰撞、具有丰富思政元素的具体环境问题或政策,让学生在多维讨论中提高思政意识,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在理论知识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环境政策理论知识讨论课程案例。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索环境政策制定的主体、利益相关者及其在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分析环境问题的本质,对环境政策的制定进行分析,也可以组织学生运用课程知识对已有案例进行探讨。以案例为载体,能够将单一的“知识传授”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而且可以满足学生对前沿专业理论知识的需求,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元素传授的实际效果,有效实现授业与育人的结合。
四、结语
环境政策课程是一门专业特色选修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和价值观,拓宽其环境治理理论视野。本文以专业特色选修课程环境政策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路径,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思考,希望能为相关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