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22-02-19卢智增黄圣赟

教育观察 2022年13期
关键词:公共政策互联网+思政

卢智增,黄圣赟

(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1]

当前,我国高校正经历着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与此同时,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信息化技术阶段,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学习平台的涌现与国民网络素质的提高,昭示着我国已具备大规模在线学习的基础条件[2],且正在深度重构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丰富的网络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在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与互联网导致的注意力分散情况下,如何确保在线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将思政建设深度嵌入高等教育,成为我国高校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互联网+”技术在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意义

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公共政策学课程主要包括公共政策的含义、政策系统的构成、政策模型的作用、政策制定的过程和政策终结的概念等方面内容,旨在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公共价值情怀,提高学生的公共政策问题研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3]在我国,公共政策始终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理论基础,紧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战略方针,以我国的建设规划为导向与目标。由此,公共政策课程能充分体现我党的理论基础与政治路线,蕴含着大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促使这种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其与传统教育的结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态,能够推动学习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学习行为的自主化、学习形式的交互化、教学形式的个性化与教学管理的自动化,打破时间空间固定的传统学习模式,使学习方式朝着适应个体需要的最优化方式趋近。[2]“互联网+”在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意义主要有三点。

(一)构建更高效的教育环境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使教育环境更为开放,让学生能够足不出户就接触到丰富的优质课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放的环境降低了知识传递与共享的成本,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教育资源的校际差异。由此同时,在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下,优秀的公共政策学思政内容能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使学生能随时随地接受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涵养。

(二)推动教学资源与时俱进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完善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公众参与问题,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也会广泛地征求民众意见。公共政策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的作用与重要性突出,相较于传统的政策参与途径,互联网对公民的政策参与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4]互联网与公共政策学课程的结合,可以为学生带来最新的公共政策资讯。学生通过了解公民参与等与高校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最新热点,可以培养政治素养,提升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认知度、关心度与参与度,让思政教育的成效反映在生活中。

(三)提供师生交互平台

互联网提供的自由平台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师生交流的阻碍,改变传统课堂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自觉发现学习规律、自发感受学习乐趣,并在参与中挖掘潜力。[3]借此,思政教育可以融入师生交流中的方方面面。同时,通过频繁的交流,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在学生的政治素养与道德修养培养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政教育,提高公共政策学思政教育的效率。

二、“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面对的机遇

(一)政策支持为改革助力

“互联网+”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已成为一条各行各业谋求创新发展、提高发展效率与效能的重要途径。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上升至国家级战略层面,指出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益民服务,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教育等新兴服务。[5]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校课程思政的创新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迎来了发展机遇期。同时,国家战略的部署推动着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积极响应“互联网+”的时代号召,其纷纷完善政务、政策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思政学习平台,这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为公共政策学的思政教育拓宽了创新发展的路径。

(二)技术支撑赋予改革底气

“十三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光纤接入、4G基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互联网产业的腾飞创造了有利条件。[6]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6]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为线上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线上教育平台的涌现与完善,使大规模的线上学习成为可能。随着我国信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也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技术进步不仅会带来教学资源传播的增速与教学方式的创新,而且会带来思维的碰撞与大众智慧的激发。

(三)时代需求增强改革动力

聚焦“90后”“00后”大学生,他们出生或成长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时代的快速发展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乐于探索与接受新事物,在学习中更加青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当代大学生对创新式的教学方式和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有着极大的需求,这种需求是推动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一大驱动力。与此同时,在课程思政的改革过程中,高校和学生之间的积极沟通与交流能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推陈出新,发挥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改革创新的优势。

三、“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

(一)降低高校学生学习的专注度

“互联网+”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与资源,但另一方面,大量良莠不齐的学习资料又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辨别资料的优劣成为学生的一大难题。同时,互联网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娱乐方式,在娱乐氛围浓烈与充满碎片化知识的情境下,学生的学习专注度会大打折扣。这种注意力的分散显著体现在学生难以集中精力收集资料,这也是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

(二)极端的观点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7]对于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的大学生来说,其较容易受到多元化观点的影响,有可能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偏差的个人价值观,并影响其行为。同时,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匿名性与隐蔽性大大提高了极端观点出现的概率,尤其是在公共政策学的话题下,小部分政治素养较差的网民或是受到利益的驱动,或是为了填满内心的空虚,会发表不实或有明显价值偏差的信息与观点,这些信息与观点会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不良影响,进而阻碍“互联网+”下的公共政策学思政教育的开展。

(三)增大高校教师备课压力

考虑到“互联网+”带来的有关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的挑战,高校教师需要对教育资料进行认真筛选,以确保每份资料都不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公共政策学课程中,为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要定期更新教学资料,给学生带来最前沿、最热点、最能触动其意识与情感的思政教学内容。然而,除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师往往还肩负着大量的科研任务,这对高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平衡提出了挑战,加重了他们的工作压力。

四、“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现途径

(一)积极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

科技的日新月异与产业的升级迭代,拔高了社会选拔人才的评价标准,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具备政治追求、社会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互联网+”技术为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转变了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也为课程教育的方式创新提供了可能。高校要把握技术革新带来的优势,积极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重点从对知识点的讲解,转移至对思维的培养、道德的培育以及学科体系建设上。[8]教师要勇于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如为学生由浅入深地播放相关影片,引用经典著作用中的表达,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或情景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教师要增进师生之间线上与线下的交流与沟通,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主动且高效地学习,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服务作用。教师要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就要充分利用网络中有关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政治追求与实践能力,将思政教育融入公共政策学课程,将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目标贯穿于公共政策学课程讲授的全过程。

(二)促进思政教育向现实社会延伸和渗透

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不仅来源于学校的培养,还有赖于社会、家庭文化的塑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高校就应该将思政教育的实施扩展到校园以外,使思政教育更多地与社会、家庭、政治等文化因素融合,促进思政教育向现实社会延伸和渗透。“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社会、家庭、校园之间的界限,推动了各种文化在开放的平台上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公共政策学思政教育的广度,从实际出发,加深学科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剖析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与体会,提高学生对自身政治素养水平的重视;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与体悟中对自我、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理解,从思想深处改变学生的偏误思想,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

(三)充分利用国家思政教育平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为此,党中央与各级政府通过互联网建立了许多高质量的思政学习平台,其中普及得最广泛的就是由中宣部主管的“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强国”作为我国权威的思政学习平台,其主要内容与公共政策学课程的价值导向高度契合,且平台内容涉及面广泛,知识更新及时,将其中的政策元素融入高校公共政策学课程是一种必要和有益的尝试。[3]同时,充分利用国家的权威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备课压力。

(四)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

1.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行为是意识的反映。只有广大教师将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根植于心,才能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讲授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自觉站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的高度,担起学生思想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坚持言传身教,发挥榜样作用,以自身深厚的阅历与优秀的品格滋养学生。同时,高校要注重对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工作,可以通过组织宣讲会、下达文件等方式,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

2.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能力

课程思政教育能力本质上是一种综合育人能力,其关键在于教师对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敏感程度、挖掘能力与组织能力。教师要走出教材、发散思维,多阅读、多总结,提高自身对思政元素的敏感度,练就发现与深度挖掘思政教育热点与创新点的“火眼金睛”。教师要利用好网络平台,积极向全国各高校与机构的课程思政教育能者学习,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高校要多组织以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为目的的活动,如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名师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指导,学校也可以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比赛,以比赛的形式锻炼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选拔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将其作为大家学习的典型。

3.完善教师课程思政交流学习机制

组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意义在于为教师建设一个可以充分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的平台,从整体上提高每位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水平。高校可以从“互联网+”技术出发,搭建校内教师课程思政的数据库,用以储存与共享教师的课程思政内容。高校要打造课程思政交流论坛,破除传统交流形式带来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扩大教师交流学习的圈子,加强全校不同专业、不同领域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借鉴。高校还要定期组织教师召开课程思政教育的经验分享大会、交流学习大会,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参会提供支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分享形式。

(五)完善课程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传统的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于当前的课堂模式,因此,课程评价体系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潮流。在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上,高校要在评价体系中增加衡量该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与效果的指标,如教师在政治素养与为人品格上是否起到榜样引领作用、课程思政内容是否更新及时、思政内容是否给学生带来思考或帮助等。同时,在教评方式上,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教评平台,储存教评数据,持续追踪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督促教师积极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五、结语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将价值传递寓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1]在“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教学在出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提高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必须从实际出发,推动思政教育向现实社会延伸和渗透,充分利用国家思政教育平台,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课程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不断创新“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猜你喜欢

公共政策互联网+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为选择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
浅谈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