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东北毛坪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粗—巨晶碳酸盐岩成因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2022-02-19谭茂吴鹏韩润生张艳黄智龙姜龙燕杨航

地质论评 2022年1期
关键词:白云石大理岩白云岩

谭茂,吴鹏,韩润生,张艳,黄智龙,姜龙燕,杨航

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2)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昆明,650093;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

内容提要: 云南毛坪和会泽铅锌矿床是川滇黔碳酸盐岩型铅锌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滇东北铅锌矿集区内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超大型矿床。靠近铅锌矿体常见透镜状、囊状产出的蚀变围岩,因呈麻点状而被俗称为“麻石”,空间上与断裂、矿化结伴出现,是重要找矿标志。本文以这种麻点状的蚀变围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大比例尺坑道剖面精细测量、岩相分析、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微区衍射分析、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其物质组成、组构特征及形成过程。根据组构特征将蚀变围岩分为两类,Ⅰ类呈砂糖状,矿物颗粒主要为粗晶结构(0.5~1 mm)的白云石和方解石,被褐色伊利石等黏土矿物胶结;Ⅱ类呈斑点状,矿物颗粒主要为巨晶结构(1~3 mm)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重结晶现象明显,被黑色泥质和有机质胶结。通过手标本观察、镜下鉴定和综合分析,将Ⅰ类蚀变围岩定名为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Ⅱ类蚀变围岩定名为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两类蚀变围岩的主量元素特征相比,Ⅰ类中SiO2、Al2O3、K2O含量较高。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两类蚀变围岩中主要矿化元素(Zn、Pb)明显富集。稀土元素特征显示,Ⅰ类中稀土元素含量均高于Ⅱ类,其中Ⅱ类与矿化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相似。两类蚀变围岩是同一流体系统不同阶段的产物,构建其成岩作用模式: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的原岩为钙质泥岩,高盐度卤水下渗,在岩性界面处与泥岩和白云岩反应形成泥质白云岩,沉积稳定后受构造运动影响,热液流体沿断裂上升,在有利地段形成泥质白云岩大理岩化(结构上改变);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Ⅱ类)比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蚀变更强烈,经历矿化、大理岩化作用和去白云石化(结构和成分上改变)而形成。综合分析认为两类蚀变围岩与铅锌矿体在时间、空间、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等方面都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提出大理岩化、去白云石化作用对该类矿床成矿与找矿均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围岩的后生热液铅锌矿床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全球重要的铅锌矿类型,引起诸多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Leach et al.,1993,2005,2010;黄智龙等,2001,2004,2011;李文博等,2004a,2006;张长青等,2005;韩润生等,2007,2010,2012,2016,2019,2020;胡瑞忠等,2007,2020;侯增谦等,2008;周家喜等,2012a,2012b;Zhou Jiaxi et al.,2015,2018a;毕献武等,2019)。云南毛坪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是川滇黔铅锌矿集区内代表性的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围岩的后生热液超大型铅锌矿床,前人从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柳贺昌等,1999;李文博等,2004b;Wei Aiying et al.,2015;张艳等,2015,2016;韩润生等,2019;2020),认为白云石化、黄铁矿化与铅锌成矿密切相关(胡彬等,2003;邹海俊等,2004;马更生等,2006;郭欣,2007;韩润生等,2007,2010,2016;文德潇等,2014a;邱文龙等,2015;赵冻等,2016;陈随海等,2016;李孜腾等,2017;任顺利等,2018;吴永涛和韩润生,2018)。近年来,笔者等关注到该矿集区两处超大型矿床中常见一种麻点状蚀变围岩—俗称“麻石”,呈不规则状分布于矿(化)体或断裂构造周边,显示出热液重结晶的特点,空间上与构造、矿化结伴出现。已有的研究表明,大理岩化作用是达到一定温度的热液与围岩反应的过程。在气液变质作用下,原岩发生重结晶作用形成蚀变岩(陈世悦,2002;杨坤光等,2009;李昌红等,2014),去白云石化是指高Ca/Mg值的流体与白云石反应,白云石被方解石交代,白云石溶解的现象(Evamy,1967;翟永红等,1997;张杰等,2012;李婧娟等,2019)。本文研究认为“麻石”是大理岩化和去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与铅锌矿化有紧密联系,这在前人研究成果中鲜有提及,与前人认为白云石化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基于麻点状蚀变围岩与构造—流体—成矿的密切关联,引发出一系列思考:该蚀变围岩的物质组成、成因是什么?与铅锌成矿是否具成因联系?对找矿预测有何指示意义等?

本文以麻点状蚀变围岩(Ⅰ类、Ⅱ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大比例尺坑道剖面精细测量、岩相分析、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微区衍射分析、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其物质组成和组构特征,探讨这类蚀变与铅锌成矿的关系,不仅为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提供依据,而且为区域上同类矿床蚀变与矿化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地质概况

滇东北铅锌矿集区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布于南北向小江深断裂 、北东向弥勒—师宗深断裂带及北西向紫云—垭都深断裂带所围成的“三角区”内(韩润生等,2012;张艳等,2017;吴永涛等,2018)。毛坪、会泽铅锌矿床位于该矿集区东部,受小江深大断裂和曲靖—昭通隐伏断裂控制。矿区内出露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等地层,以灰白色厚层状白云岩与浅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粉晶—细晶灰岩为主。矿区出露的岩浆岩仅见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图1b、c)。两个矿床的主矿体分别赋存于上泥盆统宰格组、下石炭统摆佐组,受NE向层间断裂控制。矿石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白云石、铁白云石、方解石等。矿石结构主要包括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残余结构、包含结构等; 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网脉状等(韩润生等,2012,2019;王健等,2018)。

2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在坑道、钻孔内采集代表性样品,其中毛坪矿床15件,会泽矿床5件,样品岩性包括两类蚀变围岩、赋矿地层中的白云岩(未蚀变)、矿化白云岩。通过手标本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微区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岩石化学全分析、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LA-ICP-MS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等开展相关研究。

X射线微区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在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完成,X衍射仪型号为Rigaku Rapid Ⅱ微区衍射仪,测试条件:电压40 kV,电流250 mA,测试范围100 μm,出射角22°,测试时间20 min。电子探针仪器型号为EPMA-1720型(日本岛津公司),测试条件为:加速电压15 kV,电流20 nA,电子束斑直径5 μm,ZAF3校正,检出限为0.01%,测试数据相对误差小于5%。点分析的测试条件为电压 25 kV,电流 10~40 mA,束斑直径10 μm。岩石化学全分析和ICP-MS微量元素分析在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测试中心完成。

对两类蚀变围岩中白云石进行原位微量分析,测试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ICP-MS上完成,所使用的仪器为 ArFexcimer laser 193nm激光系统和Agilent 7700x 等离子体质谱,用 NIST SRM 612作为外标、Ca为归一化元素校正,用BCR2-G监控数据质量,频率为 5 Hz,束斑为 44 μm。单次测量时间为60 s,背景测量时间为18 s,每完成15个点的分析就加测一次标样,本次测试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10%。

3 麻点状蚀变围岩的岩石学特征

麻点状蚀变围岩主要呈透镜状、囊状分布在灰白色粗晶白云岩中,常伴随断裂出现,多位于断裂一侧,产出位置常见星点状、细脉状黄铁矿和铅锌矿,空间上形成麻点状蚀变围岩—构造—矿化三者结伴出现的现象,说明该蚀变围岩是与断裂、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体,是构造—流体—蚀变耦合作用的产物(图2)。

图2 滇东北毛坪铅锌矿床670m平巷实测剖面图Fig. 2 Measured profile of 670 m drift in Maoping lead—zinc deposit, northeastern Yunnan

由颜色、形态、结构差异,可鉴别出两类蚀变围岩(图3):Ⅰ类呈团块状或块状分布在粗晶白云岩中,产于断裂旁侧(图3a—c),蚀变围岩内常见星点状黄铁矿,其手标本为浅灰色,矿物颗粒均匀且呈砂糖状,具典型的晶粒结构,矿物颗粒约占70%,灰色黏土胶结物约占30%,(图3d);Ⅱ类主要呈团斑状、脉状、浸染状产于灰白色粗晶白云岩中(图3e—g),旁侧多见块状、脉状方铅矿和闪锌矿、细脉状方解石(图3i—l),均受到断裂的严格控制,其手标本为浅灰至灰黑色,其中浅灰色颗粒(约占75%)呈斑点状,被黑色炭质、泥质(约占25%)胶结(图3h),黑色炭质胶结物污手。

Ⅰ类蚀变围岩与Ⅱ类蚀变围岩相比,Ⅱ类蚀变更强烈,矿物颗粒更大,普遍见黄铁矿化,与铅锌矿化(体)更为密切。

图4 滇东北毛坪铅锌矿床ZKⅡ9-1钻孔岩芯柱状图Fig. 4 Core histogram of the ZKⅡ9-1 borehole in Maoping lead—zinc deposit, northeastern Yunnan

4 矿物学特征

4.1 镜下特征

经过重结晶作用的碳酸盐岩,常具有晶粒结构,晶粒大小分为巨晶(>2 mm)、粗晶(2~0.5 mm)、中晶(0.5~0.25 mm)和细晶(0.25~0.005 mm)(杨坤光等,2009)。镜下观察见Ⅰ类蚀变围岩中主要为白云石(约60%)、伊利石等黏土矿物(约30%)和方解石(约10%),矿物颗粒介于0.5~1 mm之间,为粗晶结构,单偏光下部分白云石晶体见雾心亮边结构(图5a),胶结物为褐色,其矿物成分主要为黏土物质(图5b、c);Ⅱ类蚀变围岩由大量的方解石(约80%)、少量白云石(约10%)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约10%)组成,矿物颗粒粗大,介于1~3 mm之间,为巨晶结构,且方解石呈白云石晶形或呈菱面体晶形,矿物缝隙充填黑色炭、泥质物质(图5d)。薄片经过茜素红染色以区分白云石和方解石(Dickson,1965),部分白云石边部被染红,反映白云石经去Mg作用,边缘已蚀变为方解石,从颗粒边部向中心具去白云石化作用(图5e),矿物颗粒间空隙充填的有机质呈灰褐色,在反射光下见有机质空隙间的星点状黄铁矿(图5f)。

图5 滇东北毛坪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两类蚀变围岩电子显微镜照片: (a)、(b)—Ⅰ类蚀变围岩单偏光镜下照片;(c)Ⅰ类蚀变围岩反射光镜下照片;(d) Ⅱ类蚀变围岩单偏光镜下照片;(e) Ⅱ类蚀变围岩,茜素红染色,单偏光镜下照片;(f) Ⅱ类蚀变围岩反射光镜下照片Fig. 5 Electron microscope photos of two types of altered wall rocks of Maoping and Huize super-large lead—zinc deposits in Northeast Yunnan: (a),(b) Photos of the type-I altered wall rocks under a single polarizer; (c) photographs of the type-I altered wall rocks under reflection light microscope; (d)photographs of the type-Ⅱ altered wall rocks under a single polarizer; (e) the type-Ⅱ altered wall rock, alizarin red staining, and photo under single polarizer; (f)photographs of the type-Ⅱ altered wall rocks under reflection light microscope

图6滇东北毛坪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两类蚀变围岩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 (a)—(c)Ⅰ类蚀变围岩中矿物组成;(d)—(f) Ⅱ类蚀变围岩中矿物组成Fig. 6 Electron probe backscattering images of two kinds of altered wall rock of Maoping and Huize super-large lead—zinc deposits in Northeast Yunnan: (a)—(c)—Mineral composition in the type-Ⅰ altered wall rocks; (d)—(f)—mineral composition in the type-Ⅱ altered wall rocks

4.2 电子探针和X衍射分析结果

通过电子探针分析,Ⅰ类蚀变围岩中主要矿物为白云石、铁白云石和方解石,另见少量黄铁矿、石英。其中黄铁矿呈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石英呈椭球状,大小为5~10 μm,磨圆程度高(图6a—c)。Ⅱ类蚀变围岩中主要矿物为白云石、方解石、黄铁矿和闪锌矿(图6d—f)。相比赋矿地层中的灰岩、白云岩,两类蚀变围岩中的矿物粒径均显著增大,呈粒状变晶结构,为热液重结晶现象,具大理岩化特征。灰岩、白云岩因热液重结晶作用,表现为大理岩化蚀变围岩。

图7 滇东北毛坪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两类蚀变围岩X射线微区分析图谱Fig. 7 X-ray microanalysis map of two kinds of altered wall rock of Maoping and Huize super-large lead—zinc deposits in Northeast Yunnan

Ⅰ类蚀变围岩中的胶结物在显微镜透射光下呈半透明(图5a),通过X衍射微区分析(图7a),其中主要组成为伊利石,特征衍射峰d值为3.3376、2.5578、1.8136、1.4954,另见少量石英和锐钛矿,指示其陆源碎屑特征;手标本中见Ⅱ类蚀变围岩胶结物由黑色炭、泥质组成,X衍射微区分析(图7b)得其泥质物质为伊利石和石英,特征衍射峰d值为3.3380、2.5607、1.8136、1.4963。

表1 毛坪、会泽铅锌矿床不同岩石的主量元素含量(%)Table 1 Major element content of different rocks in Maoping and Huize lead—zinc deposits (%)

矿山地质工作中俗称的“麻石”,常作为重要、直接的找矿标志,但未进行科学定名,通过以上手标本观察、镜下鉴定和综合分析,为区别于赋矿地层中的白云岩、灰岩(未蚀变),突出热液蚀变作用,将Ⅰ类蚀变围岩定名为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砂糖状),Ⅱ类蚀变围岩定名为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斑点状)。

5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

5.1 主量元素

两类蚀变围岩、白云岩、矿化白云岩主量元素含量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CaO、MgO、K2O;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Ⅱ类)主要化学成分以CaO为主 ,其次为MgO,两类蚀变围岩主要化学成分存在差异,指示二者可能经历了不同的蚀变作用而形成的;白云岩和矿化白云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和MgO。不同岩石主量元素特征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① SiO2、Al2O3、K2O的含量特征:Ⅰ类蚀变围岩中最高,而Ⅱ类蚀变围岩、白云岩和矿化白云岩中整体偏低,与前文Ⅰ类中出现伊利石、石英、黄铁矿等矿物特征一致;② CaO的含量特征:Ⅱ类蚀变围岩>白云岩和矿化白云岩>Ⅰ类蚀变围岩,与前文Ⅱ类中出现大量方解石相对应;③ MgO的含量特征:白云岩和矿化白云岩>Ⅰ类蚀变围岩>Ⅱ类蚀变围岩。通过绘制CaO、MgO和K2O关系图发现,Ⅱ类蚀变围岩与矿化白云岩相似,反映出与矿化有一定的联系(图8)。

图8 滇东北毛坪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两类蚀变围岩与矿化白云岩CaO、MgO、K2O关系图Fig. 8 Diagra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kinds of altered wall rock and mineralized dolostone CaO, MgO and K2O in Maoping and Huize super-large lead—zinc deposits in Northeast Yunnan

5.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两类蚀变围岩、白云岩和矿化白云岩的微量、稀土元素含量见表2,两类蚀变围岩中的白云石LA-ICP-MS微量、稀土元素见表3。

图9 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和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Ⅱ类)中白云石LA-ICP-MS稀土元素球粒云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标准化值据 Boynton,1984)Fig. 9 Standardize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LA-ICP-MS rare earth element spherulite dolomite in weakly marbled coarse-grained argillaceous dolostone(type-Ⅰ) and dedolomitized megacrystalline limestone(type-Ⅱ) (according to Boynton, 1984)

表2可以看出,Ⅰ类蚀变围岩和Ⅱ类蚀变围岩中V、Cs、Sc、Ni、Ga、Rb、In、Bi的含量区别较大,推测与蚀变类型、程度的差异有关。Zn、Pb作为该区主要矿化元素,在Ⅰ类和Ⅱ类中明显富集。从两类蚀变围岩中白云石LA-ICP-MS微量元素看出(表3),Ⅰ类蚀变围岩中白云石的Mn、Fe、Cs、Co、Ni、Zn、Cd元素含量明显低于Ⅱ类蚀变围岩中的白云石;Ⅰ类中白云石的V、Sc、Cr、Cu、Ga、Sr、In元素含量高于Ⅱ类中的白云石。此外,Ⅰ类蚀变围岩的ΣREE含量为134.53×10-6~371.61×10-6、LREE含量为123.89×10-6~359×10-6、HREE含量为10.64×10-6~14.59×10-6、LREE/HREE含量为10.43~28.48、LaN/YbN含量为7.83~20.21;Ⅱ类蚀变围岩的ΣREE含量为2.62×10-6~15.49×10-6、LREE含量为1.82×10-6~13.73×10-6、HREE含量为0.8×10-6~1.76×10-6、LREE/HREE含量为2.27~7.79、LaN/YbN含量为3.75~19.14,其中Ⅱ类蚀变围岩稀土元素含量与矿化白云岩类似。表2、表3可以看出,两类蚀变围岩的全岩稀土数据和白云石LA-ICP-MS稀土数据表现的特征一致。两类蚀变围岩中白云石的稀土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图9),Ⅰ类蚀变围岩中稀土元素含量均高于Ⅱ类蚀变围岩,这些区别可能反映二者蚀变程度差异。

6 讨论

6.1 麻点状蚀变围岩成岩作用模式

钻孔揭露麻点状蚀变围岩所处岩性段在垂向上的变化特征表明,化学活动性的气体和热液与岩石进行反应,在热接触变质过程中,原岩会发生重结晶作用,温度越高,流体含量越充分,原岩成分越单一,越有利于重结晶的进行,发生大理岩化作用,在结构上发生变化(杨坤光等,2009)。白云石被方解石交代,白云石溶解的过程为去白云石化作用,在矿物成分上发生变化(图10)。

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中含有磨圆度较高的石英碎屑、锐钛矿以及大量的黏土物质,与主量元素高Al、K、Si等特征一致,指示其原岩为钙质泥岩,是抬升陆源剥蚀搬运沉淀的产物。富含石英碎屑、锐钛矿、锆石等的钙质泥岩,沉积在下伏碳酸盐岩之上,形成泥岩和碳酸盐岩的喀斯特岩性界面。滇东北地区泥质的碳酸盐沉积台地经过抬升,局部隆起,在海拔较低处形成高盐度的潟湖,高盐度的卤水、海水(图10a)从地表往下渗,在岩性界面处与钙质泥岩和白云岩反应形成泥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沉积稳定后发生构造运动,热液流体沿断裂上升,泥岩成为阻挡层,较高温的热液在岩性界面处引起泥质白云岩发生弱大理岩化作用,矿物重结晶,结构上发生变化,形成颗粒均一的(≥1 mm)粗晶泥质白云岩,在断裂处形成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图10b)。岩性界面可作为流体通道,并且砂糖状白云岩通常具有优良的孔渗物性参数(李明隆等,2020),为硫化物沉淀提供有利空间,最终在矿物颗粒空隙间沉淀。

表2 滇东北毛坪、会泽铅锌矿床不同岩石的微量元素含量(×10-6)及相关参数值Table 2 Trace element content (×10-6)and related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rocks in Maoping and Huize lead—zinc deposits in northeastern Yunnan

综上所述,原岩通过大理岩化和去白云石化而形成不同的蚀变围岩。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是由原岩为钙质泥岩,高盐度卤水在钙质泥岩和白云岩的岩性界面反应形成泥质白云岩,较高温的热液上升使泥质白云岩发生弱大理岩化,表现为白云石和方解石重结晶,结构上发生改变,形成粗晶结构;而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Ⅱ类)相对于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蚀变更强烈,经历矿化、大理岩化和去白云石化作用而形成,表现为白云石蚀变为方解石,大量方解石和少量白云石重结晶,颗粒粗大。

表3 滇东北毛坪、会泽铅锌矿床两类蚀变围岩中白云石LA-ICP-MS微量元素含量(×10-6)及相关参数值Table 3 LA-ICP-MS trace element contents(×10-6)and related parameters of the two kinds of altered wall rock of dolomite in Maoping and Huize lead—zinc deposits in northeastern Yunnan

6.2 找矿指示意义

已有的研究表明以碳酸盐岩为容矿围岩的后生热液铅锌矿床中蚀变对找矿具有重要指示意义,蚀变围岩可能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黄智龙等,2003;文德潇等,2014b;陈随海等,2016;赵冻等,2016)。综合前期研究成果和地质事实,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和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Ⅱ类)与铅锌矿成因关联如下:

(1)从时间层面上看:经过大理岩化和去白云石化形成的蚀变围岩,其矿物组合和生成顺序与前人对毛坪铅锌矿床总结的结果一致(魏爱英,2015;王童,2018)。

(2)从空间层面上看:在前文中提到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和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Ⅱ类)是与断裂、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围岩,是构造—流体—蚀变耦合作用的产物(图2),尤其是Ⅱ类,空间上与铅锌矿化密切相伴。

(3)从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层面上看: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Ⅱ类)中 V、Ni、Ga、Sc、Cs、Rb等元素的含量低,Pb、Zn含量显著增高。

综上所述,毛坪、会泽铅锌矿床中的麻点状蚀变围岩与铅锌矿和黄铁矿体之间在时间、空间、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等方面都均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为黄铁矿提供有利的空间;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Ⅱ类)的形成先后经历了矿化、大理岩化和去白云石化作用,因此两类蚀变围岩的形成对不同硫化物的富集有重要的作用,其蚀变强度,分布范围越广,对铅锌富集成矿就越为有利。

7 结论

(1)毛坪、会泽铅锌矿床中麻点状蚀变围岩与构造、矿化结伴出现,综合研究将其分为两类:Ⅰ类定名为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Ⅱ类定名为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

(2)构建了两类蚀变围岩成岩作用模式: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的原岩为钙质泥岩,高盐度卤水下渗,在岩性界面处与泥岩和白云岩反应形成泥质白云岩,沉积稳定后发生构造运动,热液流体沿断裂上升,热液使泥质白云岩结构上发生改变,引起泥质白云岩大理岩化;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Ⅱ类)比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蚀变更强烈,经历矿化、大理岩化和去白云石化作用而形成,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Ⅱ类)除结构上改变外,白云石蚀变为方解石,形成巨晶。

(3)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和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Ⅱ类)与铅锌矿(化)体之间在时间、空间、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等方面都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是该类矿床重要的找矿指示标志。

猜你喜欢

白云石大理岩白云岩
轻烧白云石粉加工工艺研究
遵化市魏家井白云石矿冶金用白云岩矿地质特征
高温热循环作用下大理岩三轴压缩力学特性
浙江省衢州市上方镇大理岩矿床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生辅料在转炉冶炼中的实际应用
白云岩筑坝的难点和措施
陕西洛南县北部冶金级白云岩分布规律及物性特征
中国的白云岩与白云岩储层:分布、成因与控制因素
安徽省宿松县小岗饰面用大理岩矿床特征
青阳白云石矿采场回采顺序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