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治疗有根性症状的高龄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2022-02-19符维广朱伟东周百刚
符维广 朱伟东 周百刚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骨科,陕西 咸阳 712000)
脊柱侧凸是当前临床常见病理学表现,病症较为严重时往往会造成患者脊髓引发截瘫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1]。患者的症状较轻的情况下,患者可以通过使用牵引、电刺激等诸多方法对此进行诊疗,对于重度患者则可以使用脊髓矫形手术进行诊疗[2]。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有较大创伤,对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较大影响。随着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械的发展和进步,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手术已经开展并普及[3]。本文主要观察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治疗有根性症状的高龄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有根性症状的高龄脊柱侧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各50例,研究1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78.27±4.79)岁,先天性脊柱侧凸21例、转发性脊柱侧凸29例;研究2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78.45±4.85)岁,先天性脊柱侧凸18例、转发性脊柱侧凸32例。纳入患者年龄>70岁,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可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根性症状的高龄脊柱侧凸。已排除存在出血性疾病、神经疾病、精神障碍及其他严重性疾病者;近期急性、慢性感染者;机体肝肾功能有明显异常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研究1组给予脊柱内镜下精准减压治疗,用0.35%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成功运动神经阻滞分离后协助患者俯卧,悬空腹部,屈髋和屈膝,常规消毒铺巾,进行狭窄病变处手术,C型臂下找到关节突穿刺,将穿刺针拔除之后给予导丝留置,沿着导丝给予导棒缓慢置入,对伴随关节增生和肥大患者需要磨除,以更好探入椎间孔镜。将残余致压物射频消融,检查周围的神经。将1毫升复方倍他米松从手术工作通道内注射,避免出现神经水肿,将肥厚黄韧带切除,镜下清除椎体后缘增生骨赘,将变性髓核组织取出并实施射频电极止血。研究2组给予传统后路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确定病变节段后,与后正中做一长度为6~8 cm切口,常规暴露病变节段后,置入椎弓根螺钉,并将凹侧上下关节突、椎板、棘突(棘突去掉)依次咬除,行后路椎板及椎间孔减压,暴露椎间盘后,刮除椎间盘、处理终板,经椎间孔进行植骨,并放入椎间融合器安装,上连接棒,适当加压,透视内固定位置正常后,冲洗切口,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根据文献[4]中的标准分为显著缓解、部分缓解、好转、无效,显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机体疼痛、腰椎功能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运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腰椎功能采用腰椎JOA评分量表实施评估;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 研究1组显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1例;研究2组显效17例、有效26例、效7例。研究1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研究2组的86.00%(χ2=4.891,P<0.05)。研究1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研究2组的16.00%(χ2=4.000,P<0.05)。
2.2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 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研究1组VAS评分显著低于研究2组(t=19.442,P<0.05),ODI指数显著高于研究2组(t=14.827,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
2.3SF-36评分变化对比 术前研究对象的SF-36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但术后研究1组的SF-36评分各项评分均高于研究2组(t=25.595、36.123、35.782、40.720、29.078,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SF-36评分的比较
3 讨 论
有根性症状的高龄脊柱侧凸患者以腰臀部疼痛或伴下肢相应区域放射痛或麻木、牵扯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未能及时给予合理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容易造成椎间隙变窄,髓核突出加剧,进一步压迫脊神经,引发神经根部组织炎性反应或粘连,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5-6]。脊柱全内镜下减压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具有损伤神经风险小、透视次数少、显露神经根过程安全可视的优点[7-8],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入路,如采用椎板间入路,则将穿刺针抵在患侧上下位椎板结合处,如采用椎间孔入路,透视下将穿刺针抵在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处。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1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研究2组(P<0.05);研究1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研究2组(P<0.05);术后,研究1组在VAS评分上显著低于研究2组,ODI指数显著高于研究2组(P<0.05);术后,研究1组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研究2组(P<0.05),表明脊柱全内镜下减压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