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艺互动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效果评价

2022-02-19邵奇敏

全科护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维持性园艺幸福感

邵奇敏,刘 虹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肾衰竭的重要措施,但该措施治疗费用高且治疗时间长[1],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睡眠障碍、透析性骨病、感染等并发症,对病人生理、心理造成较大影响,而长期心理、生理痛苦易使病人引发多种不良心理情绪,从而导致其生活质量显著下降[2-3]。园艺疗法是通过接受专业培训的园艺治疗师协助病人进行园艺操作及植物栽培等园艺活动,从而实现相应治疗目标的方法。目前已被应用于临床干预高龄老人、退伍军人、残疾人等需要在精神上、生理上需要改善者[4-5]。在本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园艺互动干预,对比常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57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77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男37例,女40例;年龄28~72(51.28±10.05)岁;透析时间:<1年16例,1~3年34例,>3年27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或中专30例、专科及以上21例;原发病:糖尿病27例,肾脏疾病25例,高血压12例。观察组男39例,女41例;年龄26~74(52.07±9.84)岁;透析时间:<1年15例,1~3年35例,>3年30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或中专31例,专科及以上27例;原发病:糖尿病29例,肾脏疾病20例,高血压15例。纳入标准:血液透析≥3个月,透析频率≥2次/周;病情平稳;近3个月未进行大手术;病人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合并严重并发症;合并严重心、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合并意识障碍;合并精神疾病;合并语言交流障碍;肢体行动不便;存在花草过敏史;存在哮喘。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干预,干预人员向病人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包括疾病、血液透析治疗相关知识及饮食等。

1.2.2 观察组 实施园艺互动干预。①干预时间。每次30 min,每周2次,每4周进行一个循环,共干预12周。②组建园艺互动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园艺师、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心理咨询师、专科医师。园艺师具备10年以上园艺工作相关经验,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及医生均具备10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心理咨询师具有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且从业工作10年以上。园艺师根据刺激五感理论,包括观赏植物、品尝果蔬、观察植物生长、制作种子贴画及植物微景观、分享成果等内容,指导并参与制定具体园艺活动方案。小组成员共同就园艺互动干预方案进行科学性、可行性分析,并逐渐完善干预内容。③具体活动内容。第1周。活动一:制定活动主题为植物观赏,挑选大自然乐曲,如《森林中的吆嗦》等。干预人员指引病人前往医院内园林中观赏植物,并现场向其讲解所见植物的名称、用途、形态特征等,并让病人触摸植物,期间可以进行拍照留念。在观赏的过程中,干预人员播放大自然音乐。活动二:制定活动主题为果蔬园地,准备好橘子、苹果、黄瓜等果蔬,挑选大自然曲目。干预人员通过演示文稿(PPT)向病人讲解果蔬的特征、种植技巧及生长情况等,并进行果蔬品尝,期间播放大自然曲目。第2周。活动一:制定活动主题为种子的奥妙。提前准备好花盆、种子等,并挑选大自然曲目。干预人员用PPT向病人讲解向日葵从种子生长过程等,并指导病人进行栽种,病人自行拍照向家人、朋友分享。在干预过程中播放大自然曲目。活动二:制定活动主题为种子贴画。活动前准备好天然植物种子,如玉米、绿豆等,胶水、硬纸板、双面胶、记号笔,并挑选大自然曲目。干预人员向病人介绍种子贴画的制作方式,并让病人现场自由构思,可让其家属共同参与其中,病人间相互合作,在种子贴画制作完成后拍照留念。在制作期间播放大自然曲目。第3周。活动一:制定活动主题为精油按摩。活动前准备好薰衣草精油,并挑选大自然曲目。干预人员向病人讲述植物精油的相关知识、分类、用途及按摩方法等,并鼓励病人家属实践按摩过程。在按摩时播放大自然曲目。活动二:制定活动主题为芳香体验。活动前准备好各类芳香植物,针线布袋,并挑选大自然曲目。干预人员向病人详细讲解芳香植物的用途及对身心的积极作用,并讲解芳香植物香袋的制作方法,让病人制作小香袋,并体验芳香的香味。在活动期间播放大自然曲目。第4周。活动一:制定活动主题为景观制作。活动前准备好银杏叶等各类植物叶子、硬纸板、双面胶及记号笔等。并准备好大自然乐曲。干预人员向病人详细介绍景观制作的方法,并发放植物叶子,鼓励病人间相互研究和制作,自由构思创作微观植物,在完成作品后拍照留念。活动期间播放大自然乐曲。活动二:制定活动主题为成果分享。活动前准备好大自然音乐曲目。干预人员使用PPT向病人详细讲述前几周活动内容及成果,鼓励病人相互间分享活动体验和经历。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干预前、干预12周后心理状态,共9个维度,共90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6]。②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价两组干预前、干预12周后应对方式,共2个维度,20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评分越高则表明越倾向该应对方式[7]。③生活质量:采用肾脏病生活质量简明量表(KDQOL-36)评价两组干预前、干预12周后生活质量,共5个维度,36个条目,每个维度0~10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8]。④总体幸福感: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价两组干预前、干预12周后总体幸福感,共33个条目,评分越高则总体幸福感越强[9]。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应对方式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总体幸福感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措施,但病人需长期接受治疗,但疾病本身对病人身心造成的巨大痛苦,再加之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会使病人产生焦虑等多种不良心理情绪,致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需给予病人有效干预措施[10-12]。园艺疗法是接受专业培训的园艺治疗师,协助病人实施园艺相关操作及种植物栽培等活动,从而实现特定治疗目标的措施[13-14]。其具体干预措施较为简单易行,病人活动量少,其依从性较好[15]。本研究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园艺互动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12周后SCL-90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园艺互动干预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状况。分析原因主要为,在干预人员对病人实施干预过程中,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帮助病人体验大自然植物生长过程,并通过让病人主动参与园艺活动中促进其对大自然的欣赏,增强与自然植物之间的互动,从而显著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16-17]。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干预12周后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园艺互动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应对方式,提升生活质量。分析原因主要为,园艺活动作为团体活动,其为病人提供了良好的社交平台,帮助病人间相互交流活动经验,分析活动过程和感受,同时病人间相互鼓励和支持,最终可有效提升归属感和自信心,在面对疾病及治疗这一应激事件时能够产生积极应对方式[18]。同时病人在园艺活动中观看大自然植物生长过程,体会其自然规律,从而可平静内心。病人在参与制作香囊、栽培植物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其动手能力,促进自我效能水平提升,提高社会成就感。在制作景观等一系列园艺活动的同时,病人付出了一定体力、脑力劳动,帮助其转移疾病带来的疼痛感,最终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19]。本研究中,观察组总体幸福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主要为,病人通过植物景观欣赏、果蔬品尝、芳香植物体验等多种活动,帮助刺激其嗅觉、触觉、视觉等五官感受,刺激以进一步传递至大脑皮质的感受区,促进大脑-延髓反向调节,提升内分泌调节作用,增加内啡肽等激素的产生,最终促进病人机体和心理状况的改善。此外,干预人员邀请病人家属一同参与园艺活动,帮助病人获得家庭支持,提升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从而有效提升其总体幸福感[20]。

综上所述,园艺互动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可改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提升生活质量与总体幸福感。

猜你喜欢

维持性园艺幸福感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园艺奇葩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