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两会上的特殊“礼物”

2022-02-19

乡音 2022年2期
关键词:铁板塞罕坝冬奥

今年的省两会,省政协委员们除了带着提案、建议来参会,有的还带着特殊的“礼物”,为大会的召开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履职清单

今年是本届省政协委员履职的第五个年头。来参加两会前,省政协委员、唐山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葛昌秋专门梳理了自己的履职历程,做了一本56 页、3 万余字的蓝皮书,起名为《我的所作所为——一份省政协委员的履职清单》,带到省两会现场与大家共勉。

“政协组织不仅是机构和平台,也是学校和家庭。政协委员不仅是名誉和荣耀,也是责任和担当。在这个组织里,我追求奉献;在这个平台里,我发挥才干;在这个学校里,我学习成长;在这个家庭里,我温暖快乐。我珍惜这份荣耀,我倾心尽力担当。”履职清单卷首,葛昌秋委员以“半语寸心”为题,写下了一段深情的履职感言。

4 年来,葛昌秋认真做好“委员作业”,先后提出了几十件提案,是不折不扣的“点子大王”——

2018 年,提交关注雄安新区文化建设相关提案;2019 年,深入基层了解“煤改电”的完成和实际效果,并将调研时拍摄的照片和相关提案带上两会,在会场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提案影展”;2020 年,调研抗疫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2021年,带来一份精心准备的“种子提案”——与奥运五环同色的五个种子包,里面是张家口脱贫的孩子们采集的花种,他建议把花种播撒到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

说起调研,葛昌秋委员脸上多了几分严肃,“不调研不发言,调研是建言的基础,调研深不深,直接关系到建言质量行不行、建议能不能落实、落实的效果怎么样。”

到秦皇岛调研长城文化保护,到崇礼冬奥筹备现场调研,到承德贫困乡村走访……4 年来,葛昌秋努力当好调查研究的“老黄牛”,带着满脑子问题行万里路、听百家言,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

“为什么要做这本履职清单,因为我要对政协委员的身份负责,回头看一下这4 年我都做了什么,面对这个伟大的时代,你不能懈怠。”他郑重说道。

(本刊记者)

塞罕坝之魂

2021 年8 月23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宣传和传承发扬塞罕坝精神,省政协委员封捷然特意将自己编著的《塞罕坝之魂》带到了两会上。

封捷然是中宣部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河北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二级调研员。作为塞罕坝奇迹的见证者,他对塞罕坝艰苦创业的感人故事烂熟于心,对塞罕坝精神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他曾受邀参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北京、黑龙江、新疆等省(区、市)举行的110 多场讲座,宣扬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奇迹是共产党领导的结果,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封捷然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记者了解到,《塞罕坝之魂》紧紧围绕“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灵魂”主题展开,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讲述塞罕坝故事,解读塞罕坝精神。全书分为3 部分,分别记录和阐述了塞罕坝精神的形成、塞罕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塞罕坝精神的时代价值。阐明塞罕坝精神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时代标杆、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优势的集中体现。

“新时代、新目标、新任务,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途上,广大政协委员同样需要学习和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就是《塞罕坝之魂》出现在两会上的目的。”封捷然自豪地说。

(王洪海)

虎娃迎冬奥

这是一份匠心巧思的礼物:灰黑色铁板上,穿戴红色虎头帽、虎头鞋的“虎娃”变身火炬手和滑雪运动员,奔跑、冲刺,虎虎生威。

1 月17 日,记者见到了这套《虎娃迎冬奥》系列作品。就在3 天前,作品刚刚完工。

“把第一次亮相选择在省两会上,表达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对冬奥会的祝福和期待,这也是我和女儿共同的想法。”郭海博委员说,作品的另一位主创是女儿郭墨涵,不日她还将参与到北京冬奥会相关活动中。

省两会正在进行,北京冬奥会即将启幕。两代非遗传承人,均参与到这些大事中来。

“冬奥会开幕时已经是正月,正值虎年,‘虎娃’的创意就来源于此。”郭海博介绍,铁板浮雕被称为“最硬”的艺术,这件作品则象征着冬奥健儿钢铁般的意志和风采。

他解释,创作一幅铁板浮雕作品,要经过拓印、正面锻阴纹、锤锻、火烧等十几道工序,用榔头、錾子在铁板上反复敲打才能完成。

最“硬”的艺术,最“柔”的情怀,诞生了《虎娃迎冬奥》。

为了让“虎娃”形象更鲜活、更有力量,郭海博父女对着色进行了一大创新。

“由于铁板遇水易生锈,以往着色一般采用烧色和蜡染烫彩的方式完成,但颜色不够鲜艳、喜庆。”郭海博委员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父女二人反复琢磨,大胆提出使用颜色鲜艳的丙烯颜料着色,在着色前后反复进行防氧化处理,这才有了既活灵活现又不怕生锈的“虎娃”。

郭海博父女的铁板浮雕也见证并记录了河北的许多重大时刻和重大事件:献给建党百年的《铁血战士》、展现抗疫精神的《我上》、讴歌时代人物的《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每一件作品、每一处凹凸,都饱含着郭海博父女对艺术的热爱、对时代的感悟。

郭海博说,他将继续用铁板作画纸、铁锤铁錾作画笔,创作更多记录时代,讲述河北故事的铁板浮雕作品。

(本刊记者)

猜你喜欢

铁板塞罕坝冬奥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江苏“塞罕坝”水上绿森林
敲击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锁的前世今生
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