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膜多胺药剂在甲醇装置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2022-02-19蔡可庆冯玉祥
蔡可庆,冯玉祥
(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镇江 21200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利用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视[1]。甲醇生产企业作为传统的用水用能大户,普遍存在能源利用率低、水耗高的问题。甲醇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大都采用废热锅炉进行回收,炉水的处理是废热锅炉稳定运行的关键。传统的炉水处理工艺是加入磷酸盐,并通过定排、连排,控制炉水水质达到一定的指标,以防止废热锅炉结垢、保证蒸汽品质、防止汽水共沸等[2]。但该工艺排污率一般在3%以上,存在排污量较大、热能损失较高的缺陷。
1 余热废热锅炉运行现状
某公司甲醇装置现有废热锅炉4台,设计蒸发质量流量合计350 t/h,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废热锅炉设计参数
甲醇2.5 MPa废热锅炉(S15503)正常运行过程中为连排状态,排放质量流量约为6.5 t/h,其余废热锅炉为定排,无连排。定排为8 h排放1次,每次约10 min。
锅炉排污不仅仅是水的损失,还由于炉水含有大量的热量而造成能源的浪费。因此,锅炉排污量直接影响余热蒸汽回收的经济性。从环保的角度来说,还会对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和水污染[3]。锅炉排污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炉水含盐量,以避免结垢和炉内腐蚀风险[4]。而炉水含盐量除了受到给水含盐量的影响外,还与炉内加药有关。传统的磷酸盐处理工艺增加了炉水含盐量,并由此导致炉水电导率指标的上升,是进一步降低锅炉排污率的重要障碍。
2 采取的措施和应用效果
2.1 采取的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节能节水工作,降低系统排污率,减少热量损失。2020年6月,经多次考察、论证,公司引进了南京某公司的“HELAMIN”无磷炉水处理新技术。为配合新型药剂的使用,公司新增了1套加药控制系统,确保加入量精准、合理。2020年8月开始在甲醇余热废热锅炉使用“HELAMIN”成膜多胺药剂。
2.2 应用效果
表2 炉水水质控制参数
表3 余热废废热锅炉排污率
排污率是评价锅炉水药剂性能的关键性指标。在使用“HELAMIN”成膜多胺药剂后调试阶段,通过逐步关小S15503排污阀,连排排污率逐步下降;按照少量多次原则,逐步提高废热锅炉E15102、E15103、E15104定排周期,在每次排放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原来的8 h 1次降至7 d 1次。
从表3可以看出:使用“HELAMIN”成膜多胺药剂后,废热锅炉产汽率由96.7%提高至98.5%,提升了1.8百分点;排污率由2.02%降至0.31%,降低了84.6%。分析原因为:
(1)“HELAMIN”成膜多胺药剂能够提高余热锅炉换热能力。该药剂由全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其投加不会增加水中总溶解固形物(TDS)含量,不影响炉水电导率。因此与传统磷酸盐处理工况相比,即使维持相同的电导率,炉水的浓缩倍数也远远高于前者,这意味着应用该药剂时锅炉排污率更低,从而大大降低锅炉排污率,节水的同时节约热能,提高锅炉热效率。
(2)该药剂能够将炉内本已存在的沉积/垢层逐步清除,并形成稳定的20~50 μm的保护膜,因清垢护壁成膜后其各部件受热均匀,从而提高系统热效率。
3 经济效益
按照甲醇装置年运行330 d,除盐水成本为10元/t计算,原锅炉补除盐水质量流量约为264万t/a,则使用“HELAMIN”成膜多胺药剂后,全年节省除盐水费用45.14万元;蒸汽按照100元/t计算,则全年多产蒸汽效益约475.2万元。
调试期使用药剂相对较多,后期用量逐步下降,按照年增加费用60万元计算,则年产生效益为460.34万元。
4 结语
成膜多胺药剂的成功应用,不仅使炉水各项指标更加稳定,同时大幅度减少了热量损失,节省了除盐水,提高了蒸汽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彻底解决了传统水处理技术的不足,实现了锅炉水系统安全高效、节能减排的目标,节能潜力巨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