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2022-02-19周尚

家教世界·V家长 2022年1期
关键词:主动课堂学生

周尚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中越来越不愿意动——不愿动手、不愿动脑、不愿动口,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课堂 学生 主动

一、教师要有亲和力

教师的亲和力是学生愿意亲近教师、与教师交流互动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教师的亲和力呢?

1.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之间容易隔着一座山。学生里只有很少一部分愿意主动去和老师说话,甚至有些学生连看都不敢看老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首先,教师应主动走进学生当中去。比如班级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游戏;上课时,教师应缓和自己的语气与表情,特别在通识教育课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多说一说、做一做,从而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地就会愿意亲近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便渐渐拉近,上课时学生也会自然而然更加主动地配合教师。

2.适时给予鼓励。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出现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少的情况,导致课堂氛围沉闷。这一问题的原因往往在于教师给予学生的鼓励欠缺。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难易度参差不齐,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对于完成度较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对于那些不能给出正确回答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不能随意批评学生从而打击学生积极性。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教育投入的增多,教师上课从一支粉笔、一本书,到配备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随之多样化。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配合教师,这样学生就“动”起来了。

以《草原》一课为例,考虑到学生很少接触草原的这一实际情况,课前我就搜集了一些有关草原的图片,利用班级的多媒体播放,学生观看时惊叹不断,他们借此对草原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历史了解较少。学习《刘胡兰》一课时,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铡刀,我便使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一下子就懂了。总之,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中也变得更加主动。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

1.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

教师应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與自主学习的时间。比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语文课本每一课的生字都附有课后练习,课后应留时间给学生自己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课本“口语交际”部分,教师借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每堂课可以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自主复习、消化课堂内容。

2.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

新的课程标准不仅提到自主学习,还提到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合作的平台,让学生合作学习,从而动起来。例如,故事性强、角色丰富的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角色,学习会更主动、更用心。

综上,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亲和力是教师必须培养的教学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利用教学技术与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地“动”起来。

猜你喜欢

主动课堂学生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赶不走的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生写话
如何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关注学生个性 促进主动学习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