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道训》与《原道》篇之异同
2022-02-19姚丫
摘 要:《原道》篇是《文心雕龙》开篇之道,为全书的思想奠定了立论的基础,范文澜认为它与《淮南子·原道训》有一定的联系。《原道训》阐述了宇宙生成论,为《原道》篇所论述的“人之性灵”找到了立论依据,但两者所原之“道”却不一样,前者以“训”为目的探究道是一切事物的本原,后者以“文”为目的探究文的产生合乎道。
关键词:《原道训》 《原道》 道
纪昀评价《原道》篇“首揭文体之尊”,在刘勰之前,以“原道”為题的作品便是刘安的《淮南子·原道训》,笔者拟通过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来探析纪昀之言是否精准。针对刘勰与刘安的两部著述来看,有人认为《文心雕龙》从本体论、创作论、文体论等方面借鉴了《淮南子》的思想,也有人认为刘勰对道家思想的借鉴是以淮南子之道论为中介而实现的。针对《原道》篇与《原道训》的关系来看,范文澜认为两篇文章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但目前的学者们只是将二者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个别文章在论述时曾浅谈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过却是泛泛而论,且语焉未详。
一、宇宙生成论
孔子提出“文质彬彬”,把文章与道德教化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初步认识到哲学对文艺学的影响。汉初,哲学与文艺学这两个范畴已形成了共存的局面。淮南子是初次将哲学范畴转换到了文艺学领域的人,认为文艺作品的精髓在于“神”而不在于“形”,在先秦“形神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形”。“神”是老子的观念,指人心及心的作用,庄子后来把“精”“神”二字合二为一,也是讲的人心和心的作用。《淮南子·览冥训》曰:“俗人不得其君形者而效其容,必为人笑。”a 高诱注:“君形者,言至精为形也。”汉代,理论家们对形神论的讨论继承了庄子的观点,刘安也如此。
《原道训》云:“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b刘安把形与神的认知限定在哲学范畴中,认为其产生于“道”。“道”源于老庄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c,天地的中心被认为是绝对的“道”和“一”,一切都是由此而来,人们把对天地之象的体验进行了哲理化的提升。西周时,“阴阳”之意可囊括世间所有对立的事物。如《国语·周语上》,伯阳父认为地震是由于天地之气失其序、阴阳二气失调造成的。人们逐渐将阴、阳作为宇宙两大基本组成因子,老子便将这种观念具体化。老子认为,“道”生出混沌之气,在道的支配下,混沌之气转化为万物,以此论证万物生于道的观点。他认为“道”是非实物的,人们通过对宇宙之道的体验衍生出关于人道、天道的思考。所以“道”是一种宇宙理论,是一种人生境界。在老子看来,宇宙万物都是由无产生的,这种以“无”解“道”的思想后来也被庄子继承。那么道生万物的动机来源于何处呢?《周易·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生天地,天地生阴阳,将阴阳之气的变化规律上升为事物普遍存在的道,即事物的自然规律,所以自然之物从产生、成长到灭亡皆为“道”的规律体现。此阴阳之道渗入了道家、儒家等思想中,成为人们对万物产生与消亡的解释。刘安在此基础上将“道”转化为了物质化的“气”。
《原道训》描述“道”是“禀授无形”,在无形之中改变自然。刘安认为“道”无形但存在于物中,“道”依附于物,所以有了“物有道”的观念。通常认为有形的万物是从无形的道中产生出来的,所以说“形者生之舍也”。万物皆有道的原则,就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而来的。“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原道训》将“道”视为宇宙万物产生的本源,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皆由宇宙衍生。那么人和万物是怎样产生的呢?刘安认为是“道”为万物赋予了“气”,人与物所得的“气”不同,人的“气”是精神,其精神归之于天,所以人一产生则有了精神之气,人一旦消亡,精神之气又会回归于天。《精神训》曰“烦气为虫,精气为人”,即人因得天地之灵气才成了人。此为人与其他动物在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刘安在论宇宙演化的过程中所凸显的特色就是“人受天地之精气”,天、地、人乃是钟灵之秀。
综上所述,淮南子将精、气、神视为人生命的组成部分,生命的轮回就是气的合成与分化。人与物由道而生,阴阳促使人与物的形成,气构成了人与物的灵气,这种天人同构以及人受天地之精气的思想也影响到了刘勰。《原道》篇认为日月山川之美是“道之文”,天地生于道,那么天地就是至灵的,人又是万物之灵,人与人和人与物之间的交流就促使了语言的诞生,言生而章成。依《原道训》中“道”衍生出万物的观点来看,刘勰文学本质论的产生也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原道训》认为有气则有精神,形立则精神出,《原道》篇将“形”视作“道之文”,动植物之文是自然之道的文采,自然之形出则章成矣。
二、原“道之训”与原“道之文”
从哲学的角度讲,《淮南子》是继承老庄的自然之道,《原道训》的文艺观也是对自然主义道论的承袭与发展。《原道训》认为无是有的本原,所谓“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 d,表明文艺活动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来论述文艺活动是由道产生的,启发了刘勰论证“文原于道”的观点。“所谓无形者,一之所谓也”,刘安认为文艺是由无形的道产生的,因为老子曾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文艺美的标准。“还反于朴”是淮南子从哲学本体的角度秉承了老庄贵真的思想,将文艺看成是“道”的产物,但又与老庄形而上学的观点不同。老庄认为“人为”的美学观会破坏自然的真,因此否定了一切非自然的文艺。但《原道训》在贵真的理论上却有了新的解释,虽倡导文艺要自然质朴,但并不完全认为文艺都是由“道”产生的。他更倾向于将艺术之“道”视为“自然的感发”,人有好恶之情,且情感是感于物而发的,艺术的生成源于感物生情,“感而后动”比老庄将“文艺的产生归于道”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性。
刘勰对此观点颇为认可,认为动植物皆有文,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不可能没有文。从《原道》篇第一段来看,刘勰所原之“道”是道家之道和自然之道,他以这种道来论述文艺的起源,发出文与天地并生之声。这个理论契合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刘勰将文与自然看作是不可分开的东西,肯定了文不能脱离自然的规律而存在,所以文是感物而生。他认为艺术美离不开自然,只有人文之美与天地之美一致时,文艺作品才是成功的。人在创作中体道悟道,把自己的意识与宇宙精神合二为一,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就实现了中国文艺本质的特点——意境。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刘勰从人文起源来论“道”,论的就是人道,突出儒家的圣人之道。他把文学与自然界的美看作是自然之道的产物,是宇宙本原的体现,并将文学之本从圣人之道转到了自然之道上。《原道》篇“爰自风姓,暨于孔氏”一段讲的是儒家的发展史,将儒家的圣人之文提升至天地法则的高度。刘勰在索源的时候,从文章推及儒家经典,意在说明儒家经典是天地之文的体现,为“宗经”的观点做了铺垫。罗宗强认为“神理”就是自然之道,黄侃、王元化等也认可,陆侃如则认为“神理”是对自然之道的启示,它是一种本原精神。正如《河图》和《洛书》是神明给的启示一样,只是借圣人之文呈现给百姓,“道”是神秘的,要想领会“道”就要通过圣人的解读才能转化,在刘勰看来,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楷模是因为他们将道的精神转化在文章中,以道理来实行教化。“自然之道”是统领宇宙的精神本体,他们用自然之道作文,文章便体现了“道心”之美。
总体来说,《原道》篇是将“物感说”用于文的本质论,而《原道训》却将“物感说”折射于现实生活,肯定了文艺创作与现实的关系。《原道训》全篇围绕“道”来探索“道”之“原”,论证“道”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本原。《原道训》描述的“道”是包裹天地、拓至八方的,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道”处于时时变化的状态,但它却在无形之中把控着万物。“万物固以自然”,刘安把这种天地自然之道归为自然的规律,事物有它本身的规律,这是自然的选择,无法改变。但刘安与老庄的不同之处在于,老子是反对“有为”,也就是“做某事”,其倡导的“无为”是一种消极的理论,即“不做任何事”,而《原道训》所说的“无为”既尊重了自然的本性,又发挥了人的智慧,以“无为”的方法来达到无所不能为的地步,因此“体道者逸而无穷”。
三、“道法”与“道心”
两篇《原道》的本质是不同的,所以原“道”的目的也不一,刘安着重的是“道与法”,论述道为一切事物的本原和法度;刘勰着重的是“道与文”,是从“道心”的角度考虑的,以老庄的自然之道来论述文的产生合乎自然之道,将“文”提升到与“道”并存的高度。
《说文》曰:“训,说教也;从言,川声。”而《淮南子》一书创作的目的是“希望皇帝能采用施行”e。《原道训》作为篇首,提出了全书的纲领,道法指的是体现道的根本法度,它的目的是希望在社会生活、政治领域中总结出一套“道论”。
《原道训》所说的“自然之道”是广阔博大的,它的特征又是无形的。想要把握这样的“自然之道”,就要明晓道的属性与规律,顺其属性而为。《原道训》将言道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修身者的得道,“心不忧乐,德之至也”,“德”是最高的表现。“彻于心术之论,则嗜欲好憎外矣”,心术指思想、意识、方法,《管子》也认为行为处事的方法在于无为,所以说万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顺其自然,用自然无为的态度来处世就能得道,就能够快乐。另一个是治国的得道,“是故圣人放准修绳,曲因其当”,管理国家不可以盲目地实行政策,要顺应事物的规律。就如大禹治水和神农治国,顺应物的自然之道便很好地处理了“水”和“谷”的问题。所以圣贤不在于治人,而在于得道,得的“道”就是无为之道,也就是“各处其位,守其职”的原则,不盲目干涉,就是最好的治理方法。掌握“道”的自然规律,不违背事物原本发展的自然本性,就会达到无所不能为的效果。可见《原道训》所原之道着重于“法”。
南宋朱熹曾说:“此心之灵,其觉于理者,道心也。”(《答郑子上》)人本身具有“道心”,“道心”从义理的角度来论便是指封建道德准则之心。纪昀评《文心雕龙·原道》篇曰:“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文原于道,明其本然,识其本,乃不逐末。” f“末”指文体,“本”指“道”,本然就是其所以然,即从本体论探究文学的起源,《原道》篇的中心问题就是文的本质是道的体现,所以刘勰将万物起源于道的理论运用于“文”的起源上。
《原道》篇也认为“道”无形却又能改变万物。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阶级消极避世,精神空虚,刘勰所生活的时代文风更是一味追求形式美,内容上远离了儒家“美刺”的作用。面对儒学衰弱的危机,加之《序志篇》谈到前人未能“振叶寻根,观澜索源”,于是著书来创立一个宣扬儒学思想的文艺理论。所以刘勰在首篇中必定要为全书做理论铺垫,原“道”自然是为了宣扬儒家之道。但是在刘勰所生活的时代,儒学衰弱,并且孔子也没有专门著述说“道”要人人遵守,如何为“儒家之道”树立权威性呢?他便利用时人所信奉的老庄之“自然之道”来作为过渡,为自己的理论寻找立论的依据。“人文之元”在这里指的是儒家经典之文,刘勰不仅仅在《文心雕龍》的篇章结构中采取了《周易》的“大易之数”,还取了《周易》的思想作为纲领。对“道”的认识也是继承了荀子和《易传》的思想。“夫道者,体常而尽变。” g(《荀子·解蔽》篇)“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 h(《庄子·天道》篇)荀子论“道”的思想与老庄一致,但对“道”的认识主要还是基于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 i(《荀子·天论》篇)荀子把社会政治之道看成一种原理,认为这是普遍规律的“道”之表现,圣人是“道”的阐述者。荀子把老庄的哲学之道和儒家的政治之道结合了起来,把着眼点落于实用思想上,将玄虚的“道”变为具体的实施手段。“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传·系辞》表明圣人在对天地万物的“自然之道”加以陈述之后将其运用于社会政治之“道”上。《易传》从这个角度说明社会政治之道是万物普遍规律的表现,以自然之道来说明社会政治之道。《原道》篇中说:“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采玄圣,炳耀仁孝。”刘勰也是继承了荀子的观点,将自然法则与实用主义结合了起来。
圣人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而敷章成文,达到教化的目的。所以刘勰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指出了道、圣、文的关系,这个“道”不是自然之道,而是儒家大道。因此“原道”的核心观点“文原于道”是指文从宇宙本原之道转化为文道,这便是刘勰的文学本质论。在刘勰看来,万物都有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即“道”。而“道”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道”是事物的内容,“文”是事物的形式,“文”是“道”的外化。圣人的功绩在于他们创造了人文,作为万物普遍规律的“道”通过“文”的表现形式得到了表述,为广大人民立身处世提供了准则和榜样,因此“文”就是刘勰所原之“道”的目的。
四、结语
《原道训》论述的“道”具有无所不在的普遍性,贯穿了人类、自然、社会三大领域,对宇宙间的一切具有支配性的力量。“道”显示了必须遵循的三个规则:一是弱而纯,二是自然的不作为,三是归于自然本原。 j“道”是“天”,是“自然”,也是一切的本原,是在天、地、人之自然法则与生存本原之上的。刘勰把自然之文转为哲理性的老庄之道,就是通过《淮南子》的思想为中介,《原道训》依旧是一篇哲学本质论的文章,而刘勰是将哲学中的本体论引入文学创作中,把文艺美的本原归根为宇宙本体的自然之道,以此构造了他的文学理论体系。
abd〔汉〕刘安著,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227页,第38页,第25页。
c 陈剑译注:《老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148页。
e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f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页。
gi 李波译注:《荀子注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316页,第255页。
h 王丽岩译注:《庄子》,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版,第147页。
j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版1998年版,第245页。
参考文献:
[1] 刘安著,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2]陈剑译注.老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3] 王巧慧.淮南子的自然哲学思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徐復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李波译注.荀子注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7]王丽岩译注.庄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作 者: 姚丫,文学硕士,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文艺学。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