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也能用膏方
2022-02-19徐伟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2期
徐伟祥
笔者曾经接诊了一名男性患者,近5年時常出现腹泻症状,严重时每天排便10余次,并伴有黏冻脓血、腹部疼痛。劳累、情绪波动、饮酒、遇寒还会加重病情,但有时又会出现便秘情况,3~4日才排便一次,腹泻与便秘交替反复发作,时间久了还出现贫血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痛苦不堪。
经肠镜检查,可见患者有明显的肠黏膜充血水肿,伴有溃疡出血点,这是非常典型的溃疡性结肠炎。该病主要侵及直肠、结肠黏膜层,常形成糜烂、溃疡,会严重影响大肠的正常蠕动和血液供应,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
笔者运用具有扶正温阳、健脾、化淤,且能提高免疫力的芪苓膏方为此患者治疗,每年1剂,3剂后痊愈。
当然,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也应遵循辨证施治。
湿热内蕴证 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伴肛门灼热、腹痛、口苦口臭、小便短赤、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用扶正解毒、调和气血的膏方治疗。
气滞血淤证 表现为腹痛,泻下脓血,腹痛拒按,嗳气食少,胸胁胀满,舌紫暗有淤点,脉弦涩,用扶正活血、理肠通络的膏方治疗。
脾胃虚弱证 表现为腹泻便溏,粪有黏液或少许脓血,食少纳呆,食后腹胀,伴腹胀肠鸣,腹部隐痛喜按,肢体倦怠,神疲懒言,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或濡缓,用扶正健脾、益气祛湿的膏方治疗。
脾肾两虚证 表现为久泻不愈,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软,可伴有五更泻,脐中腹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印,苔白,脉沉细,用扶正温阳、健脾补肾的膏方治疗。
肝郁脾虚证 表现为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便稀烂或黏液便,可伴烦躁易怒、失眠、嗳气不爽、食少腹痛、矢气较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细,用扶正疏肝、健脾化湿的膏方治疗。
(摘自《上海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