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瓦尔登湖》与《道德经》的思想比较

2022-02-19伊哓敏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道德经

伊哓敏

内容摘要:梭罗生活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老子生活在中国古代春秋末期,很显然他们所处的时代、所属的国家都不同,但是在思想上,他们却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比较他们的代表作《瓦尔登湖》和《道德经》,从人生观和政治观的角度,探讨两本著作的思想契合之处。研究发现,在个人层面,二者都提倡进入“清静无为”的状态;在政治层面,二者都提倡少干涉民众的“无为而治”。

关键词:《瓦尔登湖》 《道德经》 思想比较

《瓦尔登湖》是梭罗的代表作,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边的隐居生活,开始于1845年7月4日,于1847年9月6日结束,他独居于林中有两年两月之久。《瓦尔登湖》经过多年修订,他终于在1854年将其出版。书中有鲜活灵动的景物描写,四时变化、山林湖泊和花鸟虫鱼都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也有梭罗对生活方式、目的和意义的思考;文中也显露出他对于当时资产阶级政府的厌恶,认为“最好的政府就是什么都不管的政府”。

《道德经》,也称《老子》,是老子的主要著作,其中的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包括从宇宙到生命,从物质到精神的各个层面;也对于政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即主张政府“无为而治”。

梭罗与老子虽然所处时代不同,所在国家不同,但是思想上却有许多共鸣之处,本文从人生观与政治观两个视角出发,探讨两个文本的相似之处。

一.文献综述

林语堂曾说“在所有美国人中,梭罗的人生观可以算得上是最富有中国人的色彩,”林语堂甚至提出如果把梭罗作品直接译为中文,然后告诉人们这是一位中国诗人所写,也不会引起丝毫怀疑(2005)。梭罗自己也说过“比起希伯来的文化,他更熟悉印度、中国、波斯的。”(Kim, Eui-Yeong 1991)他24岁时住在老师家中,就有大量的机会接触东方文学 (Lyman V.Cady 1961),包括印度、波斯、日本、中国,他不仅喜爱一种主义,而是做到了一种融合(David Scott2007)。他在《日晷》期刊上先后选择了21句与43句孔子的箴言出版,在《瓦尔登湖》中也使用了9处儒家经典。但Arthur Christy指出:“梭罗的性情中基本没有称得上是儒家思想的东西”;“梭罗可能同爱默生一样阅读过大量的儒家經典,不过却以自己的方式对儒家经典加以利用”(1963)。反而梭罗《瓦尔登湖》中的思想和道教思想有很亲密的关系,像是自然神秘主义、钟爱简朴和原始、厌恶传统和政府干预(Lyman V.Cady1961)。David T.Y.Chen指出瓦尔登湖就像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政府,形为儒家,神为道家(1972)。郭建良是最早指出梭罗与道家之间的相似性,梭罗这位哲学家一定是受到了道教的影响(转引自李洁,2018)。David Scott也指出梭罗对于自然的展现,与道家文化有毋庸置疑的的重合之处(2007)。他们重视精神上的提升,摒弃物质上的过度需求。在人生观上,梭罗的观点与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十分相似;在政治观上,二者“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谋而合,都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无为”的思想可以算是二者契合之处,但是目前对于梭罗思想与道家“无为”这一思想相似的研究仍然较少,笔者尝试针对主题相似这一点,从人生观与政治观的角度出发,对比《瓦尔登湖》和《道德经》两个文本,探析梭罗与老子的心有灵犀之处,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契合之处。

二.个人层面——“清净无为”

“无为”不是简单的无所作为,而是指一种态度、一种处世哲学,即不苛求、易满足。“清净”指清心寡欲。“清静无为”是让人拥有清净心,保持一种冷静的状态,看清事态,以更好地把握事情的发展规律,达到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

老子认为“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动”只是表面现象,复归于“静”是万物的宿命。老子强调了“静”的巨大作用,认为非“静”不能制“动”。《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老子2001:48)就是要人们进入虚静的状态,将干扰排除,这样才能窥见世界的本来面目和宇宙的演化规律,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可以看出,老子主张“清净无为”,保持心灵虚寂,坚守清净,复返自然,面对烦乱的外部环境仍然能追求内心的沉静,在浮躁中仍能稳定自己。

梭罗也经常沉醉于这种虚静的状态,经常静坐、静思、静立。或是在森林中独自静立,思考出“一种比城市生活更丰富的意义”;或是在树下静坐,思考宇宙的真理;或是“留下我外表上的舵手在那里掌舵”(梭罗2011:123),任凭肉体随意游走,自然回到自己的家中,而真正的思想却退回到“船舱”下面去静思,在《瓦尔登湖》中,他也直接提到“静思”一词:“我明白了东方人所谓静思及荒废工作的含义了”。梭罗从喧嚣闹市中隐退,选择到林中过宁静的生活,离开世间纷纷扰扰,潜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思考人生及宇宙的真理,与老子主张的“清净无为”的生活无异。

至于如何达到“清净无为”的状态,两者都认为需要简化自己的欲望。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声音使人耳聋,美味的食物使人味觉失灵,沉迷于狩猎的行为使人心神放荡,珍贵的物品使人行为不端。人们对外在的物的欲望越多,越强烈,心境愈复杂,精神也就越为之所牵累。“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2001:105)要达到静的状态,一个人就必须去除过多的欲望,如果总是被外界的名利所诱惑,精神世界就会被忘记,心灵就会越来越空虚,也就很难保持内心的“清净”。只有放弃追求声色之娱,摒弃物欲的诱惑才能保持知足宁静的生活。

梭罗也认为人类生活可以减少过多的物质需求,欲望过多反而对人是不健康的。《瓦尔登湖》中曾提到:“对我们的躯体来说,最必需的是保持温度,是保持体内的生命体温。”(梭罗2011:9)对梭罗而言,在物质方面保持最基本的需求即可,易满足,而更多去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谈到奢侈舒适,大智者往往比贫困者更为俭朴。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古哲学家,都是同一类型的人,身外的财富再怎么匮乏,可内在的精神生活却丰富无比。”(梭罗2011:10)无论是对于老子,还是对梭罗来说,精神方面的提升都是最重要的。过多的物质欲望反而干扰人的进步,“大多数的奢侈品以及许多所谓使生活过的舒适的东西,不但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的确有碍于人类的进步。”(梭罗2011:10)过多的物质需求对人只有害处,“那些生活奢侈的富人就不是只保持舒适的温暖,他们要的是很不自然的热;正如我前面指出过的,他们是被烧烤着,烤的自然很是时髦。”(梭罗2011:10)“一切的色情纵欲,尽管形式繁多,却都是一路货色;而一切的纯洁也是同一质地。一个人无论是纵欲吃喝、同居或睡眠,全都是一回事。”(梭罗2011:158)只有简单的生活才能使人的物质欲望减少,让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他认为“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将显得越不复杂,孤独将不成其为孤独,贫困也不成其为贫困,软弱也不成其为软弱。”(梭罗,2011:227)物质生活简单了,人们就能清心寡欲,潜心追求精神上的提升,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三.政府层面——“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重要政治观点,也是老子“无为”思想的重要应用,强调当权者不应该过度滋扰百姓。统治者“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统治者好静,人民就自然富有;统治者无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朴,在“无为”的统治之下,人民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整个国家都会富裕起来,这对于国家、对于人民都是极有益处的。相反,若君主采取“有为”的统治,违反自然规律,会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害,就像老子第五十八章提到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2001:162)只要统治手段越严厉,人们就会越狡猾、虚伪;而管理手段越松散,人民就越淳朴,越能安心地劳作。因此统治者应该少说话,少颁布法令,少对百姓施加政令,这样才合乎自然,所谓“希言自然”。如果政令繁苛,就会像狂风暴雨,给人民带来伤害。老子认为,最好的执政者不会强迫人民作任何事,也不会向百姓炫耀自己的恩德,人民感受不到政府的存在,正如书中所说“太上,不知有之。”(老子2001:146)

政府过度的、不适的干预,会给百姓带来诸多灾难。老子在《道德经》一书里生动地描述了政府的奢侈腐化、横征暴敛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道德经》第五十三章提到政府如此腐败,弄得农田荒芜,仓库空空如也,而君主仍然穿着华贵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吃着精美的食物,掠夺富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土匪头子。这是多么无道啊!(老子2001:146)老子表达了对于统治者的深刻不满,也表达了对于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一边老百姓辛苦劳作,却依然饥寒交迫,农田荒芜,另一边统治者向普通百姓大收赋税,敲骨吸髓,把从老百姓那里收取来的苛捐杂税用来奢华的宫殿,编制奇巧华丽的服装,完全和强盗无异。因此“有为”,即违背自然规律的“为”是不可取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2001:158)意思是,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于贫穷;人民的锋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混乱;人们掌握的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得厉害;法令越是森严,盗贼数量就越多。

梭罗也认为政府不应过分干涉人民,不应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个人,不应强迫民众做违背人性的事情,他认为“最好的政府是什么也不管的政府("That government is best which governs least.")”,梭罗表达了对于当时资产阶级政府过度干涉民众的深刻厌恶。“一个人不论走往何处,人们都会用他们那套肮脏的体制来纠缠他,抓住他,只要可能,便强行使他成为他们那个孤注一掷的古怪社团的成员。我从未受到任何人的骚扰,除了那些代表国家的人之外。”(梭罗2011:124)他也看到当时政府的野蛮,“政府的权威,因为就在这政府参议院的门口,男人、女人和孩子被当成牲畜般在买卖”(梭罗2011:124),黑奴已经失去了为人的权利,只能被种植园主当作商品般交易,每日进行繁重的劳作,还受到严苛的对待,寿命都十分短暂。梭罗看清了资产阶级政府的虚伪、欺诈,以及压迫人民的实质。

二者会有相同的思想其实与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相似有关。梭罗生活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那时战乱不断,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同时,白人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地,对印第安人进行长期的血腥地屠杀,有幸活下来的印第安人也被赶往荒蛮之地;南部种植园的黑奴同样遭到残酷的剥削,每日只有繁重的劳动和严酷的虐待。梭罗目睹这一切,对当时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丧失了信心。而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也有相似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之一,那时战乱频仍,广大人民群众连寻求安生立命之所都是奢求。而各诸侯国又少有贤君,大多只顾自己贪图享乐、苛捐杂税,残酷压迫、剥削,不顾百姓死活。当权者的“有为”统治已经给社会、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因此两者对为政者的“有为”统治深刻不满,都主张统治者应该不偏不私,任凭民众自己自由发展,不要经常去搅扰民众,所以梭罗的政治思想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十分相似。

经过细读、比较两个文本发现,两者表现出了相同的思想与理念,在对待个人的生活方式上,梭罗和老子都强调摒弃过多物质杂念的“清静无为,”追求内心的沉静,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待政府或者统治者时,由于二者所处时代都十分动荡,政府都残暴腐败,因此他们都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强调当权者不应该滋扰百姓,而主张统治者对于民众少干涉的“无为而治”。

参考文献

[1]Alan Fox. Guarding What is Essential:Critiques of Material Culture in Thoreau and Yang Zhu [J].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008, 58(03):358-371.

[2]Arthur Christy.The Orient in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M]. Octagon Books,1963.

[3]David Scott.Rewalking Thoreau and Asia:‘Light from the East’ for ‘A very Yankee Sort of Oriental’[J].Philosophy East and West,2007,57(01):14-39.

[4]David T.Y.Ch'en.Thoreau and Taoism[J]. Asian Response to American Literature,1972:406-416.

[5]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11.

[6]Kim,Eui-Yeong. Thoreau's Orientalism: A study of Confucian and Taoist elements in Thoreau's readings amd writings[D].University of Illinois,1991.

[7]Lyman V. Cady. Thoreau's quotations from the Confucian books in Walden[J].American Literature,1961,33(1):20-32.

[8]李洁.论梭伦与中国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8.

[9]梭罗.瓦尔登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0]老子.道德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翻译学院)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道德经
不贪为赢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小瓦”三记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瓦尔登湖不再“清净无垢”
200
很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