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其流者怀其源

2022-02-19吕青山

音乐生活 2022年1期
关键词:打击乐西洋流行音乐

吕青山

今年1月16日,是我国著名的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刘光泗教授逝世五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恩师刘光泗先生。

我的恩师刘光泗先生1949年入伍就进入了46军军乐团做了演奏员,他专业努力、聪明好学,16岁就在大连与苏联驻大连军乐团首席打击乐手学习打击乐演奏,专业能力的提升使得他在1952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军乐团,在此工作期间刘光泗先生不放弃学习,期间,又与民主德国柏林警察乐团打击乐首席汉斯、指挥考夫曼学习。一路走来,刘光泗先生从打击乐演奏员到独奏演员、打击乐教师、打击乐首席直至打击乐分队长。专业优秀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刘光泗先生从1961年就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兼任打击乐教学工作。1965年刘光泗先生到南京六合军分区体验生活,1972年回到总政歌舞团做打击乐声部首席、分队长。在此期间,由于演奏艺术精湛,刘光泗先生获得了“优秀演员”的称号。1979年,根据国家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刘光泗先生在打击乐演奏领域里的艺术成就和广泛影响,刘光泗先生正式调入中央音乐学院,他带着部队的优良传统,肩负起我国西洋打击乐教学的重任,标志着中国西洋打击乐教学体系建立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体系是建立在苏联的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最初阶段,即使在我国最高音乐学府打击乐也是边缘专业,多年来西洋打击乐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70年代末期,此时作为中国最高音乐学府唯一在职的西洋打击乐教师的刘光泗先生遇到的困境可想而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面对教学方式传统、教学理念保守的状况,刘光泗先生担当起振兴和发展我国西洋打击乐教学的重任,刘光泗先生从教材建设和教学曲目人手,确立了以键盘打击乐器、交响打击乐器、组合打击乐器以及流行打击乐器演奏为教学主导的教学目标,更新了教学理念,创新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他的教学实践中,以马林巴演奏作为教学先导,将打击乐的旋律乐器作为创新演奏技术的突破口,针对当时学习打击乐演奏的学生普遍存在的节奏感极好、旋律感欠缺的音乐素质不平衡的现象,做了针对性极强的教学重点的调整,从而使得我国键盘打击乐演奏水平突飞猛进发展起来。在提高了四槌演奏技术水平的同时,也使我国新一代打击乐专业学生的旋律感得到极大的增强,使他们的音乐素养有了明显提高。

刘光泗先生的教学将前沿的演奏技术与传统的演奏技术有机结合,在提升前沿演奏技术水平的同时,严格规范学生的基本演奏技术训练。他以欧美小鼓经典独奏作品和定音鼓的当代独奏作品作为必修的课程教材,将传统的演奏技术与创新的当代作品巧妙结合,在提高学生基础演奏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在把握现代节奏语言、诠释当代打击乐独奏作品的水平方面得以大幅度提升。经过十余年的辛勤努力,刘光泗先生的教学成果显现,在文化部委派他率领当时的优秀学生参加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打击乐比赛中,80年代的学生郑巍获得了大奖;在90年代,他的学生刘刚在美国获得了史蒂文斯马林巴国际大赛的第五名。刘光泗先生取得的教学成果得到了世界的承认,国际打击乐同行们的肯定客观地反映了我国西洋打击乐教学水平。

組合打击乐演奏在80年代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艺术形式,刘光泗先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艺术形式对我国西洋打击乐演奏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作品匮乏、教学设备(乐器)的欠缺都给他的教学实践带来了短期内无法克服的双重困难。为此,刘光泗先生没有等条件具备,他迎难而上,选择了一些符合当时教学条件的作品艰难推进。站在现在的角度看,从选择的《三首舞曲——为独奏打击乐手而作》《诺利韦打击乐协奏曲》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创造性的新技术、乐器种类的多样性、创新性的音色、纷繁的节奏语言以及作品的整体艺术性等各个角度,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在刘光泗先生创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流行打击乐演奏教学的融入是一个最具影响力的重要事件。新中国成立以来,流行音乐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解放使这种民众的喜爱艺术形式得以解脱,作为中国西洋打击乐教育家的刘光泗先生从纷繁多变的流行音乐节奏中体验到了流行音乐节奏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从演奏技术上来讲,流行音乐节奏又是西洋打击乐演奏训练的最好教材。他借助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和大量挖掘和研学国外的教学资料,从80年代初开始着手编撰《爵士套鼓练习曲——为摇滚乐和爵士乐打击乐演奏家使用》的架子鼓教程T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完成了这套共四册的架子鼓教程,并于1983年投入教学中。这套教程是我国第一本关于架子鼓演奏技术训练的教程,这套教程全面系统地将架子鼓演奏的技术分类,在学生练习不同阶段将演奏技术融入节奏风格之中,其中对流行音乐不同风格节奏语言的训练做了深入浅出的设计,特别是其中关于固定节奏与变化节奏的训练、重音的演奏处理、复合节奏训练,以及手与脚的组合节奏训练都有较为详尽的训练条目一一列出,使得这套教材实用性很强,为我国西洋打击乐教学融入架子鼓的训练课程开辟了先河。曾经学习使用过这套书的学生们已经成为今天的打击乐领域的领军人物,这套书远远超出了最初仅在高校课堂使用的局限,这套书成为引领中国流行打击乐演奏与教学的典范之作。1986年刘光泗先生在四川讲学时,《成都晚报》曾经就我国流行音乐的如何发展这个问题对他做过采访,刘光泗先生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做了如下预测:“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创造以自己文化为基础的‘爵士音乐’,它很可能成为我国通俗音乐发展的一种趋势”(刊登于《音乐世界》1986年6月)。站在今天,我们看到了刘光泗先生的理想已成为现实,正像他预测的那样,中国的流行音乐已经带着民族化的基因走向了世界。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刘光泗先生作为唯一在职的专业教师的十余年里,他全面主持了西洋打击乐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他确立了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科学地创建了我国西洋打击乐教学体系,缩短了我国西洋打击乐演奏教学与国际上的差距,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果。与此同时,刘光泗先生在有限的国际交流的空间里,他亲白登台与国际打击乐演奏大师同台演奏、以带领优秀学生参加国际演奏竞技比赛和交流教学经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汲取国外经验,使我国西洋打击乐学科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了世界,也使刘光泗先生成为我国西洋打击乐教学体系建立的奠基人。

刘光泗先生以治学严谨而著称。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大批西洋打击乐专业的中坚力量。从上个世纪60年代直至2017年他突然离世,从未停止为西洋打击乐的教学努力工作。刘光泗先生教龄56年,先后为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培养了新一代西洋打击乐学科的专业教师,为国家艺术院团和地方艺术院团培养了一大批西洋打击乐演奏家。如今,刘光泗先生的学生已成为我国西洋打击乐艺术领域里的中坚力量,他们活跃在全国众多的艺术表演团体里、活跃在高等艺术院校的课堂上,活跃在社会打击乐艺术教育的大学校里。刘光泗先生培育的艺术硕果已经成为演奏家、教授、我国重要的打击乐艺术活动的组织者、打击乐艺术群体的带头人。他的教学成果丰硕,艺术成就斐然。刘光泗先生对中国西洋打击乐学科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被媒体誉为“中国打击乐之父”。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南北朝·庾信《征调曲》)。今天,我国的西洋打击乐艺术水平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刘光泗先生所处的时代,然而,饮水思源,我们的成就是在经历了站在巨人肩膀上攀爬的过程中取得的。

值此纪念刘光泗先生之际,向恩师表达我的思念与敬意。

猜你喜欢

打击乐西洋流行音乐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打击乐“打”出一片新天地
陈少伦 中国打击乐擎旗者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西洋菜煲陈肾汤
浅谈贵州花灯打击乐人才的现状与培养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对西洋弦乐艺术民族化的探讨
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