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22-02-19沈建芳

文理导航 2022年1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高中语文培养

沈建芳

【摘  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教学目标,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的阅读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他整个高中阶段每一个学科的学习甚至是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帮学生扩展视野、陶冶性情。因此,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一、高中语文阅读的含义、培养目标定位

阅读对语文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由此可见,阅读对语文而言是多么的重要。素质教育着眼于对人的价值潜能的开发,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主,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人的发展,关心人的发展。其次是要体现出高中教育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在“高层次的基础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综合发展培养。

二、高中语文阅读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是一门最能提高学生兴趣的学科,但是大部分的高中学生都觉得阅读是乏味无趣的,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自觉性也都随之下降,严重的则出现了厌学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电子书甚至是听书的软件,本来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不是很高,再加上这些科技产品的发展,学生的读书工作就更难开展下去了,所以要想让学生回归本质,回归到书本当中去,教师就必须通过其他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善学生对阅读的原有理解,让学生爱上阅读。

(二)教学方法存在弊端

随着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很大一部分教师的眼中只有高考与考点,教师心中想的就是将高考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在进行阅读题目的时候只是将死板地将答题模式教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质疑和深度的思考。当学生的主观感受被忽略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也会被限制。特别是高中生,因为高考,本來心理压力就很大,高中学习本来就是比较枯燥的,每天机械的学习,本就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学习兴趣受阻,如果这时教师再在教学上忽略学生的思想,学生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况。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会严重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要全面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彻底改变教师以往的教学方法。

(三)阅读能力欠缺

很多高中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阅读,更不知道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学习重点,从而提取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因此,现在对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是迫在眉睫。

三、培养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

对于学生来讲,阅读是极其重要的,高中语文中的每一项学习都与阅读分不开,不管是主观题还是写作。高中时教育阶段肩负着带领学生迎战高考的重任,所以高中时期的学习任务比较紧。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文言文,这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众所周知,文言文比较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生僻字很难写且很难理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熟读,甚至是会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只是文言文,写作也是如此,写作灵感一般是源于自己日积月累的阅读经验,多读多写也是提升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语文学习中,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增强语感,提高写作水平,使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帮助青少年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底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把学生的成绩放在首要地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顺应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预习环节

准备工作是我们进行一项活动前必做的一件事。在学习一篇新课文的时候,教师都会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预习就是让学生在真正开始讲课前对课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显得很吃力,因为学生对课本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进入课堂的时候,学生只需要对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提问。预习不只是有利于学生本身的学习,也能方便教师的教学,当学生提前对将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就不用再花费很多的时间为学生从头开始一点一点的讲。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简单的预习工作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难重点,这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预习可以由学生课下时间自主完成;也可以在课上让学生预习,教师作以指导。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朗读课文。默读时要先坚持读完,碰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难以理解的句子可以暂时放下,尽可能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朗读课文是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讲解,师生共同找出问题的答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提问,这与传统预习有所不同,不是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而是让学生在自由、自主阅读中时提出困惑,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变以往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消极、被动学习局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预习提问还能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切入点,避免出现盲点。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也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通过对课文的深入探究解决问题,进而通过阅读教学效果。

(二)尊重阅读规律

有人认为阅读的规律主要有三点:一是渐进规律,指的是阅读中的心理活动,感知、理解、想象、表达的渐进过程;二是构建规律,读者及时打破一些旧的认知结构,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三就是体验,读者通过阅读文章与作品进行无声的对话,通过阅读发掘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进行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次阅读的目的以及意义,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要精心设计,要让学生既能达到阅读能力的提升,还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其次,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付出感情,这样才能与文章中的内容产生共鸣。教师要将文章中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让文章的思想感情直接撞击学生的心灵,这样阅读就会变得简单许多。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具体培养兴趣的方法,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

(三)采用科学方法

首先,重难点切入法。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难重点,教师只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就很容易帮助学生突破教学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及重点,这样就能有效达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学《寡人之于国也》时,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体会到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教师可以在文章结尾部分的教学设计中采用难点切入法,设计出一个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比如:惠王最终是否接纳了孟子的提议?学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惠王不会接纳孟子的提议,因为孟子主张的是建立在没有战争的基础上,惠王则相反,因为惠王要实现争霸的目的。学生只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能突破文章中的重难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其次,文眼切入法。文眼指的是一篇文章中最可以体现出文章的含义及情感的关键词或者是关键句。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荷塘和月色,我们可以从文章的“文眼”入手,文章的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就是整篇文章的文眼。只要找到文章的文眼,就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会“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这样从文眼切入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见作者所见,感作者所感,从而达到与作者共鸣。

(四)培养良好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的,成为一种个体的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习惯也并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学生持之以恒,有足够的毅力、耐心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旦中断就会前功尽弃。学生要想学好一门学科,跟学习习惯是直接挂钩的。比如,长时间规律的早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肌肉记忆,每当早上的时候就会拿着课本读背,就像人每天吃饭一样,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所以我们就把吃饭当成了一种正常的活动,学习也是如此。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要养成经常朗诵、默写的习惯;提问答疑的习惯;思考想象的习惯。

(五)扩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名著阅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然而,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许多学生觉得他们有沉重的学业负担,根本没有时间阅读,还有一些学生没有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这就导致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技能,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从而推动课外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可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通过课外阅读扩展学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根基。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制定好读书计划,逐步指导学生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制定的读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课外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如课外举办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结束语

阅读能力是衡量高中学生语文水平的一把尺子,阅读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语文教师要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起来,通过一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参考文献】

[1]柳长军.注重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高中语文中小说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J].成才之路,2021(14).

[2]牛祥军.留白语文课堂,驰骋学生心灵——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探析[J].学周刊,2020(25).

[3]何雯.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九)[C].2021.

[4]马芝花.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A].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C].2020.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高中语文培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