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2022-02-19周晔陈茜
周晔 陈茜
摘 要:从“课程思政”建构的背景、意义与理论基础出发,论证了建构“课程思政”的五个追寻,即追寻课程内容的特色精湛、思政元素的恰当浸入、教师的全员主动参与、学校院系的顶层设计及组织领导、学生的价值认同及成长成才,从而勾勒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生长点,是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学科、专业、教材和管理四大体系的关键,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是当前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任重而道远。
建构“课程思政”的背景、意义与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是2014年由上海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的。“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或增设一项活动,也绝不是简简单单地在专业课前讲关于思政课的内容,生硬地嫁接、机械地组合“课程+思政”。“課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课程观、一种教育理念。要求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可运行的机制,如盐在水般地收放自如,有机融入价值引领、信念塑造的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是中国高校“课程思政”化改革的开端。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2]
致力于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的大思政教育体系,离不开基础理论。“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学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价值所在。“人以一种全面的形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
建构“课程思政”的五个追寻
1. 追寻课程内容的特色精湛
追寻课程内容的特色精湛,这是“课程思政”建构的基础。“课程思政”的实施离不开课程建设,要使课程更饱满、更完整,不断追寻课程内容的特色精湛,这才是“课程思政”建构的基础性工作。各个高校特色模式并不相同、学科和课程门类也有各自的方式与特点,所以切忌不加分类、一哄而上。专业课、通识课不是显性教育凸显的思政课,不能上成也上不成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是隐性的思政课,重要的是要特别尊重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要结合各类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提炼专业课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人文精神、法律意识、社会责任,乃至国家战略思维、文化自信、合作精神等价值范式,清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标准和引领作用,以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让专业课教育根植报国理想,让学科教学回归“育人”本真,从而与“思政课程”画好同心圆,这是推进“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方向标。
“课程思政”不能忘了自身主体、本原,一定要在课程特色精湛的基础上,将学科的学术科研资源优势、学科的行业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能够支撑、补充专业育人的资源优势,将本领域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融入到学术精神、工程伦理的培养中,锻造广大学生能从简单的学业乐趣跃升到学业兴趣上去,再上升到学术志趣上来;改善专业课程内容滞后于市场发展的弊端,开拓学生视野,直面市场最新技术、直观感受行业前沿,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行业认同度和行业情怀,有效将行业和产业技术的发展嵌入价值引领。另外,聚焦“课程思政”,突破了思政教育单一“思政课程”的渠道与载体;高校专业课、通识课程体量大、覆盖面广泛,专业课教师若能善用思政元素进行思政教育,其实更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共鸣。
2. 追寻思政元素的恰当浸入
追寻思政元素的恰当浸入,这是“课程思政”建构的重点。“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十四五”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材上。专业课、通识课不乏蕴含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价值理念,应将“课程思政”元素体现在教学、考核等所有环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育人根本。各高校要建立“课程思政工作坊”,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经验鉴赏,弥补不足,解决课程实施过程当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以提升教师的隐性教育能力和课程的育人效果。
“课程思政”要以“问题驱动”打造“研讨式”教学模式。力求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既要有能量也要有流量,力求将思政元素嵌入课程教学中,在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教育的双重功能上卓有成效。让红色小故事耳濡目染、沁人心脾;让思政小元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家国情怀有理也有趣,入耳也入心。确保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真正从“拼接式融合”“焊接式融合”转变到“基因式融合”,烘托出专业课的思政教育魅力与感染力,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行业抱负与理想。
3. 追寻教师的全员主动参与
追寻教师的全员主动参与,这是“课程思政”建构的关键所在,因此专业课教师选聘、培养、引领提升的环节很重要。要使“课程思政”融入每门课程之中,必须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专业课教师要摆脱育德只是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的观念,也要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关键的育德能力。“课程思政”的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取决于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投放自如的能力。任何一门专业课教师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教育的根本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教师要有强烈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要清醒地意识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远大目标。所以,我们要善于激发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要集体挖掘各专业课程所能蕴含的思政元素,要积极引导各课程教师团队善于将课程思政落实到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案中。
专业课、通识课教师,还要特别重视自身的言行规范,要意识到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同时要善于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课堂气氛活跃实际展示的是教师的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是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体验与情感体验的彼此交错,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教师应成为塑造学生品行、品位、品格的“大先生”,而不止于教书匠,要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教师还要有创新意识,让理论的传授有深度,让知识的传授有温度更有热度,紧紧围绕课程思政,旧题不断新作、新题不断快作、小题不断深作;让创新的讲解有力度,让价值的引领有广度,让文化的传播有厚度。从而打造出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示范团队,让团队的示范效应,为后续专业“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推進,提供可效仿的样板、传授有益的经验。
4.追寻学校院系的顶层设计、组织领导
追寻学校院系的顶层设计、组织领导,这是“课程思政”建构的重心。要将学院作为主要抓手,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院系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总体布局,出台相应的制度和举措,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要为“课程思政”提供应有的物质和制度保障,确保“课程思政”的稳步推进;要建立体制机制完善课程改革,形成从领导到管理、从践行到监督评价的一整套体系,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
包括各门专业课和通识课程在内的所有课堂,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出亮点、出特色,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力求“小角度切入,大思路话出”。打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各自为战、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打破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泛化、标签化”的困境。以激励机制为手段,激活广大教师的创造力;要以实践为抓手,围绕办学理念探索课程教学特色模式,深化改革创新,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落小、落细、落实,全面打造“大思政”格局。
5. 追寻学生的价值认同、成长成才
追寻学生的价值认同、成长成才,这是“课程思政”建构的成效。如何对“课程思政”的成效进行科学评价,难度不小。虽然教学评价的功能是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等,但是却因为关乎到价值观层面的内容,涉及到态度、情感、道德及品行等因素,不容易立竿见影。所以,又不能停留在“课程思政”里面看“课程思政”,而应大胆创新评价方法、适当转变评价主体、科学重构评价标准、适时选择评价时机,跳出“课程思政”看学生的价值认同、情感内化、行为转变,是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看学生成长成才的最终效果,即要将学生在校的过程考核与走向社会的一生的结果考核结合,全面综合起来看整体育人实效。
建构“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
在高校,“主战场”是课程建设、“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主力军”是教师队伍,高校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三主”阵营,让院系组织成为“总协调”,确立学生成长成才“总目标”。我们要始终紧紧围绕处于中心地位的“思政课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外环是通识课程,再外环是“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画好这个同心圆,“一心双环”同向同行。
可见,“课程思政”是育人的一种教育方法,更是育人的一种教育体系。“课程思政”必须贯穿学科、专业、教材和管理四大体系去构建才能标本兼治。具体是嵌入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认证修订、教学大纲具体实施等方面,甚至要结合党建工作,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党支部建设结合起来,这一切都是需要进行顶层设计的;同时,需要结合团队建设,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要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在学生培养、支部建设、课程建设、课题申报与论文设计等方面都要取得一定成效。“课程思政”的监测与成效评价这一画龙点睛的指标体系,更应与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学科评估、学位点申报等密切挂钩。这样建构起来的教育体系才能够达到教育理念、教育责任和教育的终极价值的真正追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手机APP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VSZ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1-09-19].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1-11-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