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2022-02-19徐飞方亮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政

徐飞 方亮

摘 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后现代主义视阈下,反本质、反中心、反权威、反理性等思想冲击着当代高校青年学生的价值塑造,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型困境。而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出与推进有效瓦解后现代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其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推动人才培养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关键一课。在后现代主义视阈下,当解构、多元、消解、碎片、差异等观念主张兴起时,如何辩证对待后现代主义对当前青年学生的影响成为了关键问题之一。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型困境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工业、城市的出现固然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条件,但同时工具理性的过分强调也导致了人们价值追求的没落,理性主义代替封建神学成为了新的枷锁,作为人的一种异己力量限制了人作为人本身的感性追求。因此,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凸显,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反面破土而出。后现代主义以一种反本质、反中心、反权威、反理性、解构一切的姿态展现自身,强调不确定性、多元性、否定性、多样性,致力于消解现代性和主体性。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后现代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后就逐渐渗透到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以其揭示现代化进程弊端的特质以及反本质主义的丰富内涵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追捧。但其中裹杂的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也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塑造,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型困境。

1.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

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前沿阵地,更是主流思想和非主流思想的共存交织之地。而后现代主义以其反本质、无中心的解构思维在思想舆论领域无形瓦解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地位。

第一,其主张的历史虚无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消解。后现代主义拒斥理性动力的原则,提出“文本主义”的观点,肯定语言、文本存在的真实性,否定历史现实存在的可能性,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捕捉、定义社会历史研究对象,无关对错。而马克思主义则主张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本质。实践活动既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也是其产生基础,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社会历史也随之展开。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上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相对立,冲击着青年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另一方面,其更是无形消解着我们的党史、国史、民族史,消解着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其暗含的新自由主义冲击着“主旋律”意识形态教育。后现代主义始终以一种解构一切的姿态对主流思想理论进行批判与探讨。其倡导价值多元“怎么都行”,要求尊重一切思想观念都有出场的机会和场域,否则就是意识形态“专制”。而事实上,后现代主义所蕴含的这种主张政治非意识形态化的“普世价值”是一种蛊惑人心、争夺阵地的思想,其中所具有的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立场如果没有得到阐明与防范,无疑会对我国一直以来的“主旋律”教育形成冲击,容易引起部分青年学生对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非议与逆反,搞乱党心、民心,危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安全。

2.思政课程权威消解与青年个体多样性表达

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高校思政课程是做好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托。思政课程的核心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前途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以引导者和主导者的身份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和思想引导性。而后现代主义则以一种反叛者的姿态,用反权威、反中心的立场弱化思政课程中理论的政治性与权威性,也打破了教师在思政课程当中的重要性。其产生的后果就是青年学生中政治相对主义的产生,即主张对政治的每一种看法、态度、评价都具有其价值与地位,部分青年学生丧失了政治立场与政治底线,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难题。

同时,在后现代主义尊重多样性、追求差异与多元性的价值蕴涵影响下,在信息技术与媒介交互的支撑下,当代青年学生的个性、自我得到充分体现。传统思政课程建设的部分问题也就随之暴露,如思政体系的统一、教学形式的刻板、内容方法的重叠等,这些都导致传统思政课程很难满足当前极具个性化的青年学生群体。如何转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客体思维,如何在尊重、重视青年学生个体多样性的前提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因材施教,这些问题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

3.青年学生价值多元混乱,理想信念缺失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也通过便捷的信息化媒体汇聚一堂,形成复杂、多元价值碰撞的乱象。后现代主义认为,事物之间并非有绝对的意义与普遍的联系,而是以一种碎片化的存在显现。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与理解有所不同才是合乎常理的,要尊重价值观念的多元性。而互联网更是不同价值观宣扬和表达最方便的场域,每个人都成为主体,在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这也就意味着主体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差异、个性的混乱充斥。青年学生在后现代主义的多元价值宣扬下,面对互联网上相互冲突、混乱无序的价值观乱象,最终在自身的价值建构过程中陷入了選择的混乱与迷茫。

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反整体、反理性、反中心”的解构特质,使得它在力图打破人性的完美主义与理性的束缚过程中,也将理想与意义摧毁成了碎片。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主义不仅破除了“远方的诗”,而且还立住了现实的“苟且”,号召着人们以活在当下的感性追求来实现自身价值,这恰恰呼应了当前青年学生摆脱压力、解放自我的心理诉求。这样一种消极意义上的价值意蕴,消解了部分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躺平主义”成了他们的口号,人生规划陷入犬儒主义而不自知。因此,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德育”缺失也是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难题。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课程思政及其价值蕴涵

思政课程不仅担负着政治引领的意识形态功能,而且还肩负着“课程”本身的知识传递功能。同理,其他课程不仅也肩负着传递知识与科学性的任务,而且也具有“思政”元素,负有“思政”使命,如此,将政治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有效瓦解当前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新型困境,给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新的途径。

1.消解信仰危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进方向与发展道路。历史与现实警示我们:只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与话语权,才能避免一些具体问题演变为政治风波。课程思政以当代青年的日常课程学习为切入口,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瓦解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思维,无形地建构着当代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其形式上以各类专业课程为基本载体,根本上就是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导学生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使其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同时,课程思政更是以其“思政”属性回应后现代主义中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想的挑战,同错误观点与错误立场做斗争。“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2]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通过党的百年光荣史、奋斗史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党可以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感受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反对数典忘祖的历史虚无主义。通过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好中国故事,将社会主义优越性深深根植高校青年学生的心中,打破西方新自由主义的蛊惑与迷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推动人才培养建设:通过问题导向挖掘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可以基于知识的多种特性提取其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其关键环节就在于专业课程中的不断追问:知识产生的原因、发展历程、当前应用、所达到的目标。通过问题导向引导高校青年学生对这些问题背后所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因素进行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同时结合具体现实讲清楚专业技能“为了谁”的基本立场问题,实现在互动中将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从而应对学生个体多样性所提出的高校思政难题。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两者的同向同行不是一种并行推进的关系,更是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其核心共通就在于对青年学生价值理念的引导与输送。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出与推进,本质上就是一种理念的創新和思路的转变,“思政”元素的价值传递媒介从特殊的思政课程不断扩大到各类专业课程的庞大体系,从而抓取不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通点,从根本上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课程思政将思想观念、价值引导融入到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惊涛拍岸”的声势,而且也有“润物无声”的效果,有效瓦解思政课程权威消解的具体问题,实现整体全面育人的大好局面。

3.诠释教育方针:将显性教育同隐性教育相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其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是青年价值观养成的关键一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其根本就是要贯彻落实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将显性教育同隐性教育相统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奋斗精神,从而实现“德育”目标。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蕴含的特质禀赋、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追求。“和而不同”“君子喻于义”“扶贫济困”等思想内涵都深刻根植于高校课程的教学之中,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都深深印照在当前专业课程的时代背景之中。正是从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出发,课程思政才能不断引导青年学生深刻感受作为中国青年应有的品德修养,从而吸收思想精华与时代价值,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每个时代都有符合时代要求,回应时代问题的价值观念。新时代,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引导高校学生将国家、社会、个人的追求融于一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远大理想,并具体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9.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0.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政
重新回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原点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
后现代主义设计
碎片与游戏
后什么现代,而且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