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深层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
2022-02-18范光露吴璐彤
范光露,吴璐彤
(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6)
2014年9月,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标志,开启了自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轮高考改革[1]。截至目前,已有14个省市分三批实施了新高考。高考改革关系着万千学子的前途命运,牵动着整个教育系统的实践运行。总观新高考,突出强调了两点:其一,释放高中生学习动机,以兴趣为驱动,增强学习力;其二,注重高中生学习结果,以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驱动力,它能够影响学生相应学习策略的选择,从而影响相关的学习活动的进行以满足自身学习需要。那么在新高考背景下的现实教育场域中,高中生是否充分释放内部动机,其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组合又是否适应此背景下的学习要求呢?由此,本研究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
1 研究现状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在一系列顶层制度的指导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进入了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和质量评价同步实施、协同推进的“黄金期”[2],迈向了内涵发展阶段。内涵发展对于学生培养而言,意味着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质”,而不是仅关注“量”;既培养学生共同的基础,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步改变为应试而教的局面。[3]与之相呼应的是教育领域的深度(层)学习(deeplearning)。这是一种包含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在内的学习方法,它指认知、情感、行为等多维度的投入,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蕴含着积极的学习动机与高阶的学习结果。[4]
目前与新高考相关的研究更多的是聚焦于新高考方案本身带来的影响,包括招生考试制度、高考科目与试题、课程设置与教学等方面。而关于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真实学习过程研究较少。其中研究指出学习表现是影响学生选科的主要因素,课外学习时间、学习动机是首要影响因素。[5]也有研究指出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是学校要着力解决的难题。但这些研究未从教育领域的深度学习角度探索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从提高普及水平到注重内涵,普通高中教育的办学理念、育人方式以及教育质量观等均发生了变化,强调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与学生学习、成长与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学生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的必要前提是学生的主动学习,特别是深度主动学习。深度主动学习是从“深度”这个维度进一步剖析主动学习,它不仅重视学生外显活动的主动性,而且重视其内在思考活动的主动性[6]。通过实现学生内外活动的高度统一,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深度理解,达到学习成果的深刻性。从本源上来看,没有深层学习动机的介入,深度学习就无从发生[7]。而深层学习动机来自学习者内心深处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这回应了新高考对学生个人兴趣和潜能特点的要求。因此,本研究基于教育领域的深层学习,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发,探索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情况,为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提供策略。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遵循目的性抽样与方便抽样的原则,借助问卷星网络平台,通过高中教师向江苏省苏州市高中生发放正式问卷链接,共回收345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00份,有效回收率为86.96%。问卷样本中男生143名,女生157名。高一学生占33.3%,高二学生占36.7%,高三学生占30.0%。来自公办学校的学生占 64.7%,来自民办学校的学生占35.3%。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中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工具主要改编自付亦宁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编制的学习过程量表[8],该量表包含16个题项,由“浅层学习动机”“浅层学习策略”“深层学习动机”“深层学习策略”4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潜变量组成。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测量,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指标均达到要求,说明该量表结构合理。其信度分析中Cronbacha系数值为0.73,说明该问卷数据整体之间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具有较高的信度。因此本调查采用了该量表。
3 结果分析
3.1 高中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图1 高中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均值统计图
3.1.1 浅层学习动机与深层学习动机现状对比
学习动机包含浅层学习动机与深层学习动机两个构念。浅层学习动机量表和深层学习动机量表的平均分分别为3.15、2.99,浅层学习动机量表均分略高于中间水平,而深层学习动机量表均分略低于中间水平。
进一步采用平均数差异检验方法,探究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学校类型的高中生在学习动机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男女生在浅层学习动机与深层学习动机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在浅层学习动机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深层学习动机维度上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根据方差齐性的Levene检验,F=0.007,Sig=0.931>0.05,说明样本方差齐性,不存在差异。所以参照对应的t检验结果:t=-1.864,Sig=0.063略高于0.05,也可看作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公办和民办高中生在“深层学习动机”的维度上存在差异。来自公办的高中生的“深层学习动机”维度的均值为2.90小于来自民办高中生的“深层学习动机”维度的均值3.16,表明来自公办高中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低于来自民办高中学生。
表1 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在深层学习动机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经过单因子方差分析,深层学习动机维度 F=3.759,Sig=0.024<0.05,说明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在深层学习动机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如表2所示,根据方差齐性检验,Sig=0.019<0.05,说明方差不齐,因此采用Tamhane’sT2检验法,发现高二与高三学生在深层学习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二学生“深层学习动机”维度的均值为2.79小于高三学生“深层学习动机”维度的均值3.24,表明高二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低于高三学生。
表2 不同年级学生深层学习动机差异比较的方差分析摘要表
3.1.2 浅层学习策略与深层学习策略现状对比
学习策略包含浅层学习策略与深层学习策略两个构念,它们均分分别是3.11、2.99,浅层学习策略量表均分略高于中间水平,而深层学习策略量表均分略低于中间水平。类似的,采用平均数差异检验方法,探究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学校类型的高中生在学习策略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得出:男女生、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在浅层学习策略与深层学习动机策略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浅层学习策略与深层学习策略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方差齐性检验,Sig分别为0.116、0.716,均大于0.05,说明样本方差齐性,不存在差异。因此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发现高二和高三年级在浅层学习策略和深层学习策略维度存在显著差异,高二年级学生均低于高三年级学生。
3.2 高中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相关分析
理论上学习动机会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为探究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且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中的变量均属于连续变量,因此采用积差相关方法进行分析。通过积差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小以及显著性检验 p值来共同判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当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时,可以再从相关系数绝对值大小来判别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一般相关系数绝对值小于0.40时,为低度相关;大于0.70时,为高度相关;在0.40与0.70之间时为中度相关[9]。通过分析得到高中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间的相关矩阵表,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得出: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高度相关。
表3 高中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间的相关矩阵表
由于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高度相关,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进一步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基于多元逐步回归的结果,对“深层学习策略”有显著的预测力的变量为深层学习动机,它和“深层学习策略”依变量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913、决定系数(R2)为0.833,回归模型整体想检验的F值为1483.442(P=0.000<0.05),因而预测变量深层学习动机可以有效解释“深层学习策略”83.3%的变异量。
4 对策建议
4.1 创设学生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情境,促进学生深度参与
教师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并不只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领会学习的意义。当学生重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认识到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而审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时,他会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认识学习的意义。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从高一年级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把控自身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学习。此外为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判断,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学习过程中设计给予学生推理、反思、判断的机会,创设学生作为学习共同体成员进行互动的条件,如设计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活动,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伙伴。最后将学生视为学习共同体,则意味着将学生看作是独立完整的个体,为学生的整体学习而教,注意到人类身心的整体性,不能把情绪、认知和身体割裂开来。
4.2 激发学生深层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目前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仍来源于外在的、浅层的学习动机,学习是为了取得好成绩、通过高考。而源于学习本身内在的、深层的学习动机还未占据主要来源。但是只有深层学习动机,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参与,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化、终身化。在高二年级面临选科问题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兴趣与潜能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内在需求选择高考科目,而不能只依据外在功利化的因素进行选择。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积极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通过设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将这些活动与将来的教育活动或现实的问题解决相联系,使学生能够重新确认及构建学习背后的教育意义,体验为学习赋予意义的过程,从而激励学生提高对当下学习的内在动机。
4.3 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培育学生学习策略,使学生学会学习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相关,特别是深层学习策略与深层学习动机高度相关,因此激发学生深层学习动机是培育高中生学习策略的重要方面。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注意评估、反馈以及评分系统的设计。若评价方式不当,则不仅会损害学生的内部动机,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教师应努力实现教学评价和学生能力目标设置的一致性。评价不仅仅是对学习的评价,评价本身也可以转换为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传统评价方式是在量化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这种方式无法测量到较高层次的学习。针对深度学习的特征中涉及的“理解”“建构”等,更多的是针对“质”的评价。[10]因此可采用SOLO学习结果分类评价模式,从“设定标准”“学习过程的能力”“思维操作”和“学习层次”四个部分对学生的思维操作模式开展评价,并根据结果提供指向更高结构的反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由此教师应注意评价工具的多样性,如利用概念图作为评价工具,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结合使用教师评价与同伴评价等。
本研究受到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付亦宁副教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