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业课线上教学质量保障问题与对策

2022-02-18岳敏楠缪维跑张万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培训教育

岳敏楠,缪维跑,刘 青,张万福,李 春

(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上海 201306)

在特定情况下,传统教育模式常常需要做出相应改变[1-3]。为保证授课质量,教育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方针,各高校积极尝试,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要求,充分利用智慧教室、已有线上教学平台及第三方软件等,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4-5]。实际上不仅是我国,国际上为了通过非药物干预来遏制高传染性病毒的传播,大多数受影响的国家都实施了封锁或部分封禁以及关闭校园等措施,因此影响了全球数百万高等教育学生的教育连续性[1]。然而,大流行病造成的教育中断程度因国家和地区而不同,在线教育的过渡情况及线上教学质量涉及技术发展水平,基础网络建设及系统培训等多方面因素[6-7]。一些高校很快通过自主在线授课平台重新开始线上教学,有些高校则依赖于第三方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教育模式的突然转变可能会对我国在线高等教育的未来产生不可预见的长期影响[8]。

1 传统教育模式向在线教育的转变

线上教学是在线教育的一种方式,属于技术驱动型学习。根据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技术驱动型学习可以分为混合式、在线式、数字式及远程等。除了部分对实验室及工程实践有强依赖的工科学科外,网络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在教育升级的进程中大量应用。过去二十年来从传统教育系统向在线教育过渡呈现指数增长,国内外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这种新的教育模式[1-4]。2015年Kinash等一篇评论性文章展示了在线教育是如何促进建设性学习的。2017年Chry等的研究表明在线教育可以通过提升效率来激发学习者的参与度。也有研究表明,在线游戏的教育方式可以减少学习者对失败的焦虑。教育模式的转变包括在线教育的产生,在历史上也往往跟流行疾病有着紧密的关联[2-3]。如今,在线教育一跃成为全球目标,回顾以往流行病和教育转型表明,采用新工具和创新技术来应对最新挑战是高等教育必须拥有的能力[9]。由于高等教育自身特点及所面向的年轻群体的时代特征,专业课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也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2 线上教学所面临问题

就教师层面而言,面临突如其来的教学方式转变,高校教务及信息化部门也在积极应对,视频录制、智慧教室、线上会议系统及相关信息化产品应运而生,旨在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线上教学这一过程,但同时也教师也需要学习一套新的技能,例如系统调试、软件操作等,如果不是在学校教室内录制课程,教师可能还要面临硬件的安装与调试。当然,一旦用户掌握了新技能就会建立信心,会促进教师和学习者的自主性,并加速技术支持的教学和学习的转变[10]。但,由于前所未有的异常情况导致当前学习机制的转变,部分教师仍面临着挑战。教师和学生都已经习惯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互动,而不是在线虚拟互动。显然,适应新环境需要在课程设计调整上做大量工作,并且花费大量时间探索在线技术。同时,由于在线教学时学生活跃度较难获得反馈,很多教师对在线教学学生跟上进度的情况持保留态度。

图1 学生对封控期间在线教育优势的认知

图2 学生对封控期间在线教育劣势的认知

就整体环境而言,尽管机构、教师和学生都努力适应对突然关闭的物理设施的依赖,同时在线教学技术、教育资源的发展也显现出未来前景和潜力,但依然面临过渡期、学生管理、技术发展、社会接受度和相关制度建设等障碍。首先教师和学生都一定程度上缺乏在线教育等背景知识和经验,仓促地过渡到在线教育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消极的体验,部分高龄教职员工适应了传统教学对转型也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同时在转型过程中也要承受着一定的精神压力[11]。其次学生管理方面,特别是课堂控制和学生参与方面的困难。也出现过在线课堂纪律失控的情况,比如学生在网络课堂上播放音乐、荒谬的声音或共享屏幕等扰乱了课堂秩序,例如“伞兵一号卢本伟”网络事件。与此同时,东部发达地区和一些欠发达地区,在线教学情况也有明显的技术壁垒造成的差异。与此同时,制度支持也有一定的缺乏,例如对基础设施使用、教学设计指南和适当培训相关制度建设,以及在线教学的规范等[12]。

学生体验也是目前在线教学的一项挑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是评估在线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从目前多数学生们的反应来看,在非课堂环境中很难集中精神完成在线学习活动,尤其在正常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后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的有些抑郁和孤独情绪。同时,在线教学也增加了学生在互联网数据购买上费用,对于许多没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上课成本进一步提高[13]。多数情况下,线上教学以教师对屏幕共享为主,视觉呈现与课堂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效果有一定差距,较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国际上对线上教学也开展了大量的调研,一项在巴基斯坦开展的调研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在线学习体验持消极态度,希望能尽快恢复线下教学,如图所示[2]。

3 对策及建议

3.1 对教师和学生开展针对性培训

教育模式由传统线下教学向线上教学过渡,多数教师的反映表明,接受这种转变是一种挑战,而学生的反应则表现出多样性。但无论对教师和学生,一定程度上缺乏准备,是两个利益相关群体共性问题。包括数字设备操作、互联网接入、信息技术支持等。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会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一方面,需要有丰富在线教学经验的人员,对新教师和不熟悉设备操作的教师以及部分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及相关在线教学软件培训,培训内容应注意区分不同学科,对于部分文科可能还需要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培训。同时,教师培训还应涉及在线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在线教学技能培训,并出台在线教学质量评估相关规范标准,针对规范标准开展培训。

3.2 建立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

当然,教育相关培训仅保证上课质量的第一步,而真正上课时,相较于线下课,由于师生之间不能够做出实时沟通,这二者之间有较大“信息差”,这将会导致在线教育存在监管不够及时或监管信息落后等问题。多数老师反映,在线教育就像是老师一人的“独角戏”,他们无法捕捉学生脸部信息带给他们的实时授课反馈,故无法得知学生上课效果,其授课质量也将难以保证。针对此问题,据以往授课经验,若能在师生之间搭建起一桥梁,老师能够真实有效地得到学生上课反馈,形成一整个授课系统正循环,课堂教学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

此反馈机制核心问题是沟通,较之师生之间沟通,由于老师天然带些许威严感,故可能产生隔阂。鉴于此,拥有相同心理、年龄及经历的学生之间交流则更容易、更直接且更真实。学生群体是一“天然”群体,他们彼此之间交流往往能够得到一手真实信息。故建立课程信息员制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在此策略中,需要一负责和同学之间交流且收集老师授课反馈意见的“信息员”,信息员将自己及同学授课效果准确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以便老师在后续教学活动中根据反馈适时调整,确保整个教学处于动态及不断优化过程中。同时完善线上教学学生评教及同行评教制度,从教学管理及水平等方面系统开展调研评教,促进教师更加全面完善精进授课质量。

3.3 多元化考核内容与方式

反馈机制虽是保证课堂效果过程及关键,故仍需要期末教学评估来检验其成效。较之传统线下教学考试,更加注重计算题及更加逻辑缜密的复杂运算,线上教学因不再受限于时间及地点,应呈现出多元化一面,故可适当考虑对思考类客观题的设计,注重试卷内容图形化的引入。鉴于此,我国精英时代高等教育其实已给出不错答案,他们相较于机械式做题,采用更加灵活且能够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的面试型考试,这不仅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储备,也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及能够更加行之有效的输出。但此方法仍有美中不足之处,面试即意味着需要花费老师更多时间及精力,这对授课老师个人及组织机构来说都是一相当大挑战,随着近年来各大高校扩招,师生比也随之提高,故此方法在考试过程中逐渐被忘却。

为此,可适当改进此方案,考虑团队化考试模式。团队化考试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面试,虽仍旧为面试型考试,但也侧重于学生之间团队合作。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学生互相提问及答题过程中实时了解自身与同学之间差异,无形中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这即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也完成了教学评估的目的。

4 结语

全球教育方式正发生着巨大转变,线上教学或渐成为未来教育方式的常态。为了保障课程教学质量不受影响,整体环境、教师以及学生,都要做出转变,才有足够能力有效应对挑战。针对高校线上教学质量保障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开展针对性培训、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及多元化考核等对策。课堂教育提高是整个教学体系都随之进步的结果,本文重点探讨的是教学实践中教学之外部分因素。实践表明,此文所探讨因素对教学质量提高是显而易见的。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在原有传统教学模式中,不断探索创新,使之成为更符合新时代线上教学授课模式,科学高效制定上课反馈体系及考核制度,形成正循环,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养,使得师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愉快学习,或可为专业课教学质量保障的多元视角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培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