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李光塽及其《兰田馆琴谱》

2022-02-18佘依玲

艺术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琴谱酉阳马龙

□佘依玲

明清时期出现了多部古琴谱集,《兰田馆琴谱》便是其中之一,这部琴谱由清代琴人李光塽撰辑,内容丰富,有广纳众家之长的特点,这与李光塽习琴数年的过程中师从多人直接相关。本文将主要围绕李光塽的生平、琴艺师承情况、《兰田馆琴谱》广纳众家之长的特点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李光塽其人

李光塽,字爽卿,号少溪,是福建省安溪县感化里(现湖头镇)人,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 年),是清代八闽地区的名门望族、科宦世家——“安溪湖头李氏家族”中的一员。“五代起尤其是南宋以后,入闽的陇西李氏先后入安肇基,主要有两支,即湖头陇西李(李君达)和龙涓仙景李(李嘉龙)。此外还有较小的六个支系。”而湖头陇西李(李君达)一支自第五世开始分支,李光塽属于宗江公一支,自此支系始祖李君达算起,传至李光塽为第十三世。李光塽之父有军功,官至湖广永州总兵官,后又获封为翰林院庶吉士。李光塽的亲兄弟中不乏博学之士,其中李光墺为翰林检讨、国子司业,著有《考工发明》、《二李经说》(与其弟光型合著)、《沈余文集、诗集》。李光型(1676—1754)为钦赐理学进士,曾任彰德府同知,后升任刑部主事,著有《崇雅堂文集》《台湾私议》《批定王遵岩集》《趋庭录》《彰德府人物志》,李光北著有《扶窗诗集》《春秋大义考订》。他的近亲属里最为著名的当属康熙时期名臣——堂兄李光地(1642—1718),他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有着平息三藩之乱、治理水患等多项突出政绩,同时也是奠定清政府思想统治重心的“理学名臣”。康熙帝给李光地的谕旨中曾有“义虽君臣,情同朋友”之语,他逝世后康熙帝悲痛不已,曾言“惟朕知卿最悉,亦惟卿知朕最深”,赐谥号“文贞”,并亲撰祭文。李光地一生著述颇丰,有《周易通论》《孝经注》《四书解义》《榕村讲授》《韩子粹言》《古文精藻》《朱子语类四纂》《朱子礼纂》《乐经》《榕村历代诗选》《韩文考异》《榕村文集、续集》等多部。

李光塽少承家学,不仅精研六经,还对阴阳律吕、孙吴韬略及金石医卜有研究,学识渊博。他是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 年)安溪县举人,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 年)任酉阳州彭水县知县,当年李光塽便与时任酉阳州知州的耿寿平一起 “详请招商,设立巡检司,专司监务”。乾隆三年(公元1738 年),时任知县的李光塽在河西始建先农坛,后在戊辰金川之役时,自请参与并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与胆识,“前制军策公楞奇其才,以治行军功,首荐天子晋守酉阳。”李光塽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 年)升任酉阳州知州,此时正值酉阳新建,他在任期间亲历山泽,在他的规划下新开辟了不少荒地,并兴修水利工程,使一些昔日荒芜处变为田庐井舍。张兑和为昭其德政,撰“州刺史李公去思碑”,其中写道:“如锣鼓洞、苦草坪、瓮岩、楠木、茶条诸箐,蒲海坝、水碧河、小溪口诸堰,皆公开辟区画。”乾隆十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751—1754 年),他与州同刘复仁着力修蒲海场堰,保障了46 顷11亩良田的灌溉。除开荒地、兴水利外,他还致力于振兴文教,曾与诸生讲论经史,并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 年)在酉阳州治北钟灵山首建钟灵书院。于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 年)到任的酉阳知州张兑和承继其志,继续着力发展教育,清人张素在《钟灵书院碑记》中说:“酉阳自汉以来,冉氏累叶以武功显,而文学或不传。夫蜀之学起于文翁,广南之学起于昌黎,传之固重,赖有人也。酉阳得少溪、绣园二公,后先相继,以振兴文教为己任。”

作为一名官员,李光塽不仅勤政还平易近人,能体恤百姓疾苦。他“视民痛苦,如身之疚”,曾“下至民舍以疗民病”。《彭水县志》(光绪元年)里关于李光塽的记载还有“乾隆二年任,有惠政,民为位以祀之,后升酉阳直隶州,去官后子孙家于彭”之语,而《酉阳州志》(乾隆三十九年)中有“前刺史少溪李公之告归也,于乾隆丙子,闽蜀万里。阅八年癸未三月,始克挈家以行,年七十矣……及谢政假寓,于兹积二十七年”。

此外,李光塽为官多年,但在谢政后缺乏财物,处于“囊橐萧然,艰难归计”的情况,足见其清正廉洁。

二、李光塽与琴艺师承

身为官员的李光塽同时也是一位擅奏琴、通琴理,并掌握了斫琴方法的优秀琴人。李光塽从十五岁时开始学琴,至其所撰辑的《兰田馆琴谱》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 年)编成之时已有四十八年的习琴经历,其精于指法,琴艺高超。此谱完成于任酉阳知州时,他在谢政后“弹琴咏歌,著书自娱,其行也,携花数本,石数丛,采溪崖之枯桐,斫数十琴以归”。据其侄孙李鹏搏在江西文氏绿榕山馆本《兰田馆琴谱》序中所言,李光塽善琴并有着书法、绘画、医术、军事等多方面的才能,卸任后行医济世。李光塽在《兰田馆琴说自序》中说 “幸从名师指授而又博考深思”,那么他到底师从何人?据现有史料可知,李光塽师从多位琴人。

《兰田馆琴谱》中的《圯桥进履》与《汉宫秋月》明确注明为许尔竹所授。李光塽在《兰田馆琴谱》中《碧天秋思》一曲后写道:“此操予少学于许尔竹,曰《天风环佩》,后学参元和尚曰《北秋思》,最后得之吴官心曰《碧天秋思》”,且《兰田馆琴谱》中所载《神化引》一曲为维扬参元和尚传谱,可知李光塽少时师从于许尔竹,后师从于参元和尚。据《圯桥进履》为“白下庄蝶庵传、许尔竹授”,又可知许尔竹师从于金陵琴家。现已知吴官心为金陵派琴人,此谱各曲曲名处并未注吴官心亲授。《南塞上 鸿》与《胡笳十八拍》两曲均为“吴官心传、马龙文授”,仅《汉宫秋月》一曲后记有“此曲本庄蝶庵派传,删削古谱,参以吴官心指授”之语,且李光塽在此曲曲名旁注“许尔竹授”,故其是否为李光塽之师有待考证。

姑苏陈鸣玉与历下金子陵均为李光塽之师,《兰田馆琴谱》中所载的《平沙落雁》《乌夜啼》《潇湘水云》三曲谱本均来源于陈鸣玉。李光塽在《乌夜啼》与《潇湘水云》两曲旁皆注明了此曲为徐青山谱,由陈鸣玉所授。而金子陵将《箕山秋月》《山居吟》《八极游》三曲传授给了李光塽,其中《箕山秋月》一曲为“白下沈云舞派传”,在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 年)刊行的《琴学心声谐谱》“凡例”中“庄臻凤提到‘白下’,与琴川、古浙、中州等琴派并列,这是明清时期琴谱中第一次对金陵地方琴派的称谓”,因此金子陵应有金陵地方琴派的师承关系。

僧人莲舟也是李光塽的古琴老师之一,《兰田馆琴谱》中的《墨子悲丝》与《渔歌》两曲旁均注明是此人所授。据《兰田馆琴谱》中《墨子悲丝》一曲的曲跋可知,此曲出自金陵、中州派,吴地常熟未见,且有“莲舟大师一时国工……予以乾隆二年六月廿七指授三日乃成,颇应心手,编为斯谱,庶几不忘云。七月朔日少溪李更昧识于北京南城青厂白衣庵师所居也”的记载。结合李光塽生平可知,《墨子悲丝》一曲是李光塽在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由莲舟亲授,此曲长达十四段且有较高难度,而此时已是一位中年人,并已有二十多年习琴经历的李光塽三天就学完了全曲,且能得心应手地演奏。《兰田馆琴谱》所载《渔歌》一曲是徐周臣的传谱,维扬僧人莲舟唯独亲授此曲给李光塽,足见其对李光塽的认可。徐周臣为徐常遇之子,是广陵派著名琴家,周臣与晋臣兄弟二人 “深得家传,声望尤著”。由《渔歌》一曲为“南通州徐周臣传、维扬莲舟师指授”可知,僧人莲舟应为广陵派琴人。清代扬州大明寺有僧人莲舟,是否正是李光塽之师有待资料佐证。在《大明寺志》中记有“莲舟法名觉岸,俗姓谢,名宗溥,扬州世家子,少孤且病,遂出家为僧。性聪敏,嗜吟咏,曾掌焦山定慧寺记室。嗣住平山堂,事清恒禅师,学益进,涉笔有唐音,书法出入二王,兼精书谱。年66 圆寂,著有《春蚕集》。”

马龙文也为李光塽之师,李鹏搏所撰《兰田馆琴谱》序中谈到李光塽的高超琴艺时有“盖皆公车南北数十年间深得莲舟、马龙文诸国师亲指授,故指法能臻堂奥,而得三昧,一时言琴学者,皆仰为安溪宗派”之句,说明莲舟与马龙文均为当时的名琴师。《兰田馆琴谱》中明确标明为马龙文所传的有《桃李春风》《庄周梦蝶》《南塞上鸿》《胡笳十八拍》四首琴曲。其中《庄周梦蝶》一曲为莲舟遗谱,由马龙文所授,李光塽在曲跋中写道:“马龙文独传其谱……因执谱授予,杳乎渺矣。三日乃纪其数,七日始会其意,至匝月而犹未得其神也。”由此可知,马龙文为莲舟得意弟子,而此曲颇有深度。另有《南塞上鸿》一曲是白门吴官心传,也是马龙文所授,据此可知,马龙文还有金陵派师承关系。

三、广纳众家之长的《兰田馆琴谱》

《兰田馆琴谱》内容丰富,包含李光塽所撰《兰田馆琴说自序》、“兰田馆琴说”及六卷琴谱。“兰田馆琴说”中包括琴制、七弦正变调十三徽对音分寸定位、古琴式样图、和弦徽位、琴弦调法、散弦调谱、杨鹤浦抚弦转轸謌解、操缦安弦法(附挂琴藏琴法)、挥弦下指法、琴况二十四字要语。“兰田馆琴说”中的琴学理论记载对古琴演奏、斫制、保养、琴乐审美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这些文论中能体现出《兰田馆琴谱》纳众家之长的特点,其中包含杨抡的调弦转调方法、虞山派琴家徐青山的琴乐审美思想及浙江杭州回回堂李祥生家传的古琴制弦、缠弦之法。

载有丰富理论知识的“兰田馆琴说”中能体现出此谱广纳众家之长,而在六卷琴谱中也能清晰展现这一特点。《兰田馆琴谱》①指《琴曲集成》所载《兰田馆琴谱》,另有江西文氏绿榕山版本,其中加有李鹏博所转序,并在36 首琴曲后附下宫六曲,现藏于南京市图书馆。共载有三十六首琴曲,现将谱中各曲及来源列表如下,见表1。

表1 《兰田馆琴谱》各曲及来源表

《兰田馆琴谱》中的《洞天春晓》《风雷引》《秋江夜泊》《静观吟》《列子御风》《乌夜啼》《春晓吟》《潇湘水云》《骚意》九曲均来源于徐青山谱本,且李鹏搏在绿榕山馆本《兰田馆琴谱》序中说此谱“虽本大还阁而音律之差多所裁定”,可见此谱与虞山派的关系较密切。此外,《圯桥进履》《梧叶舞秋风》《普安咒》三曲均为金陵庄臻凤所传之谱,且有《碧天秋思》《南塞上鸿》《水仙曲》《沧江夜雨》《胡笳十八拍》五曲皆源于金陵派琴家吴官心,并有金陵顾富年的《高山》曲谱及源于金陵琴人沈云舞的《箕山秋月》与《汉宫春怨》两曲,且据谱中信息推测李光塽之师许尔竹、金子陵、马龙文均曾师从于金陵琴家,此谱受到了金陵琴艺的显著影响。此外,马龙文还师从于维扬僧人莲舟,他们师徒二人及维扬参元和尚都曾亲授琴曲给李光塽,参元和尚是否为广陵派琴人暂不明确,但据莲舟曾传授广陵派琴家徐周臣之谱,推测莲舟应为广陵派琴人,故《兰田馆琴谱》还受到了广陵琴派的影响。而此谱集中还有来源于钱塘项尹周的《鸥鹭忘机》《北塞上鸿》《捣衣》三曲,另有 “宋毛敏仲制”的《樵歌》一曲,毛敏仲为浙派名琴家,据上述信息可知李光塽的琴艺与此谱集还受到了浙地琴艺的影响。

《兰田馆琴谱》并非完全承袭旧谱,李光塽在辑录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如李光塽将旧曲《桃李园》改为《桃李春风》;旧曲《离骚》改为《骚意》;李光塽先后所学《天风环佩》《北秋思》《碧天秋思》为同一曲。他撰辑此谱集时《天风环佩》谱已遗失,便根据尚能记起的《天风环佩》曲谱及另外两谱编成《碧天秋思》一曲;《静观吟》曲谱原出自沈云舞,李光塽在根据徐青山谱辑录的同时,保留了一些太韶原音;在大多数旧谱中名为《汉宫春晓》的琴曲,在《德音堂琴谱》里名为《春怨》。因有另一首羽音曲名为《春晓吟》,为防混淆,李光塽据《德音堂》中的曲名进行修改,定为《汉宫春怨》;《南塞上鸿》一曲古谱有十四段,为求结尾干脆利落,吴官心删掉了最后四段,第十段直接接余音结束。李光塽进行了改编,“依古调,仍从四弦起,改首一句,取十二、十四两段之好音,去其烦冗,添收起调一段,总为正乱入慢两段合过接泛音共十三段”。

李光塽是一位尽职尽责、体恤百姓的官员,官至酉阳州知州,也是一位具有高超琴艺的琴人。此外,他还有书法、绘画、医术等多方面的才能,并曾行医济世。他所撰辑的《兰田馆琴谱》内容丰富,包含琴学理论知识与曲谱。此外,《兰田馆琴谱》中所注明的曲目来源还为我们提供了其他清代琴人师承情况信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琴谱酉阳马龙
古琴“黄钟调意”探微——以《神奇秘谱》《梧冈琴谱》为例
Relativistic effect on synergy of electron cyclotron and lower hybrid waves on EAST
《蔗湖琴谱》考①
绿色高质高效典型案例专题——酉阳篇
不一样的钢琴谱
《酉阳杂俎》中游仙故事的传承与变异
冲破大山的阻隔酉阳大开放,让山川之美流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