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小学语文德育探究
2022-02-18张彦峰
张彦峰
小学生阅历有限,缺乏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能力,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德育,在最佳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素养,从而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到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好情感,不断充实学生的内心,同时可以教材中的人物及其事迹为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学会辨别是非和抵制诱惑,从而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凸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
一、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的价值和现状
(一)价值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当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时,可以将各种优秀的品质、美好的情感以及高尚的情操等传递给学生,通过正面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优化他们的言行举止,同时经过长期、反复的引导,让学生形成牢固的认知,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我,及时摒弃不良的思想与言行,从而促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助力他们全面发展。
2.有助于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关联的,一般而言,高尚的品德可以衍生出各种积极的心理情感,而积极的心理又会对人产生正面影响,促使他们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所以,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渗透德育时,就能够向学生传递正面的、积极的信息,同时让他们对相关人物及其事迹展开分析,学习人物各种优秀的品质,并将之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心理,辅助增强他们的内在素养。
3.有利于落实语文课改的根本要求
新课程改革工作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围绕所教学科不断探索全新的教育路径,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设计更加多元的德育活动,以便从不同维度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善待弱者,并培养其顽强的意志、团结他人、诚信待人的品质,同时渗透民族精神,从而在良好的氛围中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有效落实语文新课改的根本要求。
(二)现状
1.德育思想与学生的实践结合不够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德育,应当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以他们的生活为切入点,用其熟悉的事件、场景引起他们的共鸣,然后进行情感迁移,将正面的信息和优秀的品质等作为个人为人处世的指导准则,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但是,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往往比较关注结果,且会将理论灌输作为主要手段,选择的德育材料或德育话题都是基于教材延展的、比较笼统的内容,缺乏生活性和真实性,所以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或是使之联系自身经历进行思考和分析,进而影响了最终的德育成效。
2.渗透方法单一,德育效果不够理想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不仅需要挖掘最佳结合点,还需使用多元的方式、开辟丰富的渠道,保证德育的全面性,并体现过程性和全员参与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然而,有些教师在渗透德育时,将口头引导作为了主要的方式,即片面地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人物、事件,用话题强行引出与思想道德有关的内容,然后告知学生这是其需要具备的品质,这样,学生很难产生代入感,也无法真正设身处地地思考与感知,且由于形式单一,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弱化他们的参与兴趣,进而制约德育活动和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提升课堂效率。
3.缺少家校合作,呈现单边育人格局
为保证语文课程的德育质量,让学生将在课上学到的各种道德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指导自身的言行,教师必须要与家长及时沟通,确保课上所教能够在课下得到延伸和拓展,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但是,由于家校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且缺乏深度,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在课上指导学生,课下却难以及时实践和巩固,导致学生将所学抛之脑后,也会出现学生在校一个样子、在家是另一个样子的情况,这都对德育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一)以情感人,强化德育效果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丰富的情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的有利素材,可以有效触动他们的内心,让他们主动改进自身的言行。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在讲课期间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情感,侧重指导学生分析文本之中的真善美,从而进一步强化德育效果。以《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为例,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正式学习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同名影片中战士们“跳崖”前的片段,以此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豪迈悲壮的情感,同时感知人物身上不屈不挠、忠诚爱国的品质。在正式讲课时,教师则要使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示范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聆听、模仿的过程中品味字里行间的爱国之情、不屈之情、悲壮之情,同时可开展配乐朗读活动,为学生提供抒发自身情感的机会,还可以再次播放影片,让学生将直观画面和语言文字结合起来,通过剖析从中挖掘更多的情感。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在观看、品读和分析的过程中被文本中的情感所震撼,产生强烈的共鸣,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继而从整体上提升德育质量,助力学生的良性发展。
(二)提取话题,开展口语交际
在讲课期间,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善于挖掘话题,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或主要事件,同时展开讨论,并联系个人的生活经历发表看法,从而以口语交际的方式达成德育引导的目标。以《将相和》一文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话题:廉颇和蔺相如各有什么突出的品质?廉颇是一个坏人吗?学生可以轮流在班级中发言,如有些学生经过思考之后会说:“蔺相如的突出品质是宽容、大度,懂得避锋芒,同时非常机智,也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而廉颇也很爱国,虽然其因为个人情绪问题迁怒蔺相如,但却能及时反思自己并负荆请罪,所以他并不能算是一个坏人。”还有的学生认为:“廉颇和蔺相如都很爱国,但是因为他们职位不同,所以爱国的方式也不同,廉颇前期嫉妒蔺相如完全是因为古代的武将总是看不起文官,认为其只会耍嘴皮子没什么大本事,而真正知道了蔺相如的人品之后,个人的不满情绪也就消解了,还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此外,还有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展开分析,这有助于不断激活他们的思维,并使他们在讨论过程中获取更加积极的信息,受到文中人物的影响和感染,将宽容、知错就改等品质应用于个人实践,继而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认知体系,切实提高德育效果。
(三)合作学习,融入德育元素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而语文教师在指导他们学习时,可以将其划分成人数均等的小组,使之自主探索和研究,在多边互动中获取丰富的学习成果,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互助意识、创新意识,凸显德育价值。如在执教《金色的鱼钩》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中阅读文章、概述主要事件、分析人物品质,同时设定更为具体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即:1.为什么用“金色”形容鱼钩?2.老班长年纪不算大,为何“脸上布满了皱纹”?3.文中对老班长描写外貌、语言和动作的句子都有什么作用?4.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合作的针对性,让他们根据阅读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及时提出各自的观点,并就存在差异的看法展开深入讨论,通过层层分析与论证得出较为完善的结果。最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分享和交流,使之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再次梳理文本,对人物、事件产生深刻的印象,呈现出完整的学习成果。而在分析学生合作成果时,教师既要对照教学目标帮助他们查漏补缺,也要借机渗透德育,如:“在革命年代,像老班长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正是他们的努力和牺牲,才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要沿袭这些优良的传统,也为我们的后代创造更多美好。当然,同学们在合作过程中肯定也受到了很多启发,比如帮助别人会让自己快乐、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好习惯,在之后的学习中继续帮助别人、积极合作。”以此凸显德育价值。
(四)读写结合,唤醒德育认知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时,教师还可以开展读写练习活动,让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优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运用到写作实践中,进一步唤醒其德育认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海上日出》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借助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自然之美,包括日出、日落、山水、鸟兽等,有效激发学生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之情,然后可以要求学生开展仿写活动,即以现实生活中自己曾经见过的某种景色为对象进行描写,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行描述,并给他们一周的时间,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当学生写完短文之后,语文教师要组织他们分享和交流,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写作的内容进行拓展提问:“这样美好的景色其实每天都能遇到,为什么你之前没发现呢?要想使这种景色一直保持下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强化其发现美的意识,同时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与环保有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责任感,潜移默化地提升德育质量。
(五)实践引导,凸显德育价值
基于小学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的机会,同时要与家长合作,保证实践活动顺利开展,进一步增强德育效果。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传统节日之前组织学生开展制作节日美食的实践活动,并为他们讲解节日的由来和食物中寄托的美好愿望,要求学生将做好的美食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感受劳动的快乐。教师要提前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对应的文化活动,如清明节时可以带孩子参观烈士陵园,使之感恩先辈、尊重先烈,并坚定自己的报国理想;重阳节时带孩子回家看望爷爷奶奶,并要求其给爷爷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培养其孝亲敬老的意识。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学生的道德修养,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开展德育工作,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能够增加课程的深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使之学会约束自我、管理自我,以便推动其良性发展。当然,教师在探索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时,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其感兴趣的内容和元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引导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感知,从而潜移默化地充实其精神世界、改善其言行举止,辅助提升他们的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