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研究

2022-02-18崔议云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校园文化环境

崔议云 张 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环境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要重视高校文化环境建设。

一、高校文化环境建设对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作用

高校可以看作是培养和提升人的思想水平、道德素质、知识技能、人格魅力以及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机的“人的组织”。而高校文化是内隐在高校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高校内部制度以及教育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2]。就其对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作用而言,主要包括感染熏陶、融合创新、教育互动和价值导向等。

(一)感染熏陶,高校文化环境是引领高校师生思想的“指示器”

1.将思想逆境转变为思想顺境。高校文化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显性教育,而且能够以隐形渗透的方式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联系客观实际,文化发挥激励、鞭策和引导作用,促进师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反省,学会理性思考、建立理性认识、培养理性思维,将错误思想转变成正确思想。

2.将低层次思想提升到高层次思想。高校文化环境不仅是影响和制约师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客观条件,而且能通过内部系统不断生成新型文化因子,构成文化环境新形态。高校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一个文化整合、传播和更新的过程,在秉承原有文化氛围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要素的批判、过滤和扬弃,衍生出新的文化样态,从而将师生原有思想水平从低层次提升到高层次。这不仅是高校文化环境超越式发展原则的体现,也是自身系统运行内部规律的遵循。

(二)融合创新,高校文化环境是融合多元文化的“连接杆”

1.校内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创新。在全球化、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外来文化通过网络媒介早已高调走入大学校园。校内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创新,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出发点,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文化力的作用,实现文化良好契合,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思想导向、实践方法和精神动力。

2.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融合创新。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融合在培养模式上更具长效性和针对性。以现实的人的兴趣爱好和客观需求为依托,实现信息的平等交流和交互传播。这种现实文化单向、低互动传播与虚拟文化多向、高互动传播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丰富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机制,扩展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发展空间,更是极大地提高了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三)教育互动,高校文化环境是和谐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加速剂”

1.形成师师互动。一是促进优势互补。如果把高校比作不断运转的机器,那么教师就是内部零件,而环境就是各零件之间的“润滑剂”。教师利用文化环境实现信息交换和精神交流,充分挖掘优势促进互补。二是激发工作热情。工作舒心、便捷高效的育人环境,使教师之间乐于交流、积极互动,将自己的风格和优势放大,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当中。

2.带动生生互动。一是拓展新的研究域。好的文化氛围可以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学生以文化为载体,实现跨专业、跨年级的交流融合,培养新思维,拓展新方向,破除文化壁垒。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利用文化丰富第二课堂,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形成课上学习、课下互动的联合培养机制,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3.促进师生互动。一是消除沟通屏障。文化是师生之间沟通的隐形桥梁,促进师生情感共鸣,以教风促学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二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文化是师生感情的升温剂,利用教学实践、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学术交流发挥主体间性,使老师不仅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也成为学生的“同路人”。

(四)价值导向,高校文化环境是规范青年行为的“风向标”

1.示范引导。从时间维度看,从大学生进入校园直至毕业的全过程,都会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学习上会受到学习环境的正向引导;生活上会受到人际交往环境的价值引导;社会实践活动中会受到来自榜样、模范人物社会环境的示范引导。从空间维度看,高校大学生接触的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多媒体环境等,都不同程度地对他们产生导向作用。

2.合力共振。马克思强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其理论价值在于“人创造环境”是改变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理论前提,“环境创造人”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基石。形成合力共振,就是使校园文化环境内部要素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相互适应,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就是要以文化传承、浸染、自觉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质[4];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的基础上,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取舍、优化和创新。

二、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的问题

文化是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在文化环境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道德、信仰、习惯、价值观等,从广度和深度上决定青年的社会化程度。我国高校正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文化环境建设仍不断面临新的困境,这不仅是考验,更是挑战。

(一)高校文化环境建设主体思想建设重视度不高

精神文明建设程度是高校整体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物质上的贫穷是暂时的,思想上的贫穷才是真的贫穷。近年来,大部分高校主抓物质环境建设,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一方面未能阻止反文化对青年群体的思想入侵。部分青年自我辨别能力和约束能力较低,将反文化与其他文化混淆,学校未做好正向引导工作,放任、默许反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对积极正向的主流文化造成了冲击。另一方面学校思想建设力度不够。资金和投入上分配不均,过于注重学术和科研,基础设施及实验器材花费较多,重形式轻内涵、重利益轻原则、重物质轻思想,弱化了高校管理者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以及学生的学风建设。

(二)高校文化环境建设内容丰富性不佳

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是内容,内容的多样或单一、高雅或低俗决定着高校文化环境的层次水平。从构成要素来看,高校文化环境建设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包括校园景观设计、建筑特色、文化标语、社团活动、校园讲座、文体娱乐等方面。但是,部分高校对校园景观环境的设计仅是为了达到教育部要求的标准,没有有针对性地凸显校园特色,没有系统性打造文化品牌,导致“空有皮囊,缺少内涵”;从内涵建设来看,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只是一味迎合学生兴趣,过于偏重娱乐化,使原本学术性、严谨性、趣味性“三位”一体的校内文化活动走向偏颇,失去了寓教于乐的意义,导致“娱乐过度,教育不足”。

(三)高校文化环境建设主客体互动性不够

高校文化环境是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外在条件。然而,高校文化环境建设主客体间缺少互动,互不协调。一方面,高校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大校园硬件建设力度,但无法与其快速发展相适应,造成与主体需求脱轨;校内区域规划布局缺乏合理性,导致主体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紊乱,效率降低。另一方面,部分领导对校内文化环境建设不甚在意,漠不关心,缺少对校园内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对身边的文化氛围利用率较低,缺少投入与关注。

(四)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管理制度约束力不强

文化具有动态可塑性和复杂多变性,其不确定因素影响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但目前仍有部分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管理制度缺少约束力。首先,制度建立不完善。高校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但是仍面临管理制度不健全、顶层设计不合理、基层分工不明确、管理秩序无规律等问题。一旦出现冲突和矛盾时容易相互推诿、相互埋怨。其次,制度完善不及时。青年群体是新时代的“晴雨表”,他们对新鲜事情的接受能力很强,但是高校的规章制度往往老旧,与青年理念相冲突,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最后,制度执行不到位。执行力是制度有效性最直接的判断,但是高校在制度执行上,一是制度表面化。只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深入实践层面;二是制度执行被弱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将错就错,无视制度的存在,也无视制度的惩处原则。

三、基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来加强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渗透,注重引导,提升高校文化环境建设主体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

1.加强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校园文化硬实力的体现,能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直接与青年进行 “对话”。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可以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打造广阔的交流平台、提供便利的学术空间、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通过建设文化长廊、悬挂名人手迹和名言、开通国内外热点查询平台、开展学术讲座、布置文化标语、举办线上线下知识竞答比赛、建立文化社团、优化人文景观设计等多种形式打造专属本校的特色文化品牌,成立校内文化艺术节,提升青年师生在校学习的获得感、参与感和幸福感。

2.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动力,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动态的精神环境文化是高校长期积淀形成的具有自我特色、自我风格、自我理念的非景观文化。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融入红色文化环境,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加强学校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开发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以创新融合的方式让新时代的青年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学习红色文化精神。

3.加大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文化资金投入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保障,高校应积极创建与师生需求相一致、与办学特色相呼应的文化环境建设。校园内部环境构建应遵循以下两方面原则:第一,保证资金投入。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要维持教育和审美的平衡,校园供给和师生需求的平衡。高校不能只注重实验器材、设备的投入,也要加强对学校人文景观、绿化环境的全面建设。第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校内区域及建筑按功能、类型归类划分,场馆增设做到民主化、同步化、多样化,保证新文化景观建设与功能区分类一一对应。

(二)注重创新,促进融合,丰富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1.做好校内文化和外来文化过滤融合。外来文化已走进青年群体的视野,但校内文化作为主文化,外来文化作为亚文化,要倡导主文化,守住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演奏好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同时引导亚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与主文化方向保持一致,形成“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环境。

2.实现网络文化和舆论文化创新融合。网络文化和舆论文化具有互动性频率高、传播范围广、更新速度快、受众群体多等优点,但也伴随着信息可靠性低、资源质量不均等、开放程度过高、准入门槛低等缺点,将二者相互杂糅,融合创新,破除文化壁垒,实现文化自由与开放,增强校园文化环境的亲和力和向心力,扩大校园文化环境的向心力和辐射力,提高校园文化环境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三)平等沟通,主动参与,改善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氛围

1.形成明德任责的优良教风。一方面加强教师管理制度文化建设。建立考核机制,对教师的行为规范、思想道德、教学水平进行监督。建设一支有能力、有知识、有道德的专业教师队伍,营造健康纯净、 和谐友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保证教风建设与文化养成规律相契合,借助各种文化载体和要素,以灌输引导、感染熏陶、榜样示范等积极手段来培养优良教风,以教风彰显校园文化环境的魅力。

2.培养致知力行的积极学风。一方面营造积极学风改善整体的文化风貌。学风建设是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利用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行为和心理上形成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反作用于文化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利用优良学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学风是以学生的意志和行为为载体,逐步固化为学校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学校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内涵,不同的学生群体也会形成与众不同的学风。以学风内涵丰富文化内涵、以学风建设筑牢文化环境建设,二者相互影响,互动发展。

(四)统筹规划,提升效率,健全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1.注重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优化创新。高校多元文化环境在提升青年思想觉悟,丰富青年精神世界,开阔青年眼界视野的同时,也展现异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以,不仅要健全文化管理制度,更要使其管理模式和机制与时代同步伐、同节奏。青年群体由于年龄和心理状态思想具有先进性、超前性,高校的制度建立要做到优化创新,与青年群体同频共振。运用“外圆内方”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并济、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共存、主动约束与被动约束相结合。

2.实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民主化。文化管理要“以人为本”,不仅要提升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磨炼青年的意志、加强青年的自我修养,而且要有温度和热度,注重管理的灵活性、可塑性和民主性,提高文化管理制度的亲和力。只有将制度管理与情感需求有效联结,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内在的和谐与统一,才能使青年师生热爱校园,将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自我行为习惯。

3.提高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执行力。文化管理要做到“精细化”:一是要全面化,将制度具体化,责任明细化,内容层次化,做到人人在管理、人人被管理;二是要科学化,建立科学有效、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评优制度,让德才兼备,积极上进的青年师生有大展身手的空间,形成良性竞争;三是要实效化,文化管理制度要真正做到制度不虚设、不片面、不失效,避免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让制度成为高校文化环境建设最牢靠、最坚固的保护屏障。

四、结语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理论自觉、鲜明的实践品格、开阔的世界视野、强烈的使命担当等特点。想要培养一批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忠于人民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要融入高校文化环境的建设。以文化之力浸润政治品格,以文化之力加强理论武装,以文化之力锻炼实践能力,以文化之力放大战略眼光,以文化之力培养大局意识。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为科学理论和主流思想的传播者、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的推动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者。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校园文化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环境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观条件分析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