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略

2022-02-18

今天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姚 利

(白银市白银区第十二小学 甘肃 白银 730900)

双减是要让孩子快乐学习,给学生更多自由的可支配的时间,让学生发挥主动学习,进行自己特长的选择。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双减的政策下并不会受到影响,反而还会得到有效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养成教育、习惯成然,需要通过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

1.现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现状

1.1 教学思想滞后

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已经由来已久,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是较为落后,不够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无法找到将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匹配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双减政策下,高学年段的学生还面临着升学压力,对学生课后的减负其实为教师的课上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教师还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讲解,在这过程中,在繁重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下,教师就无暇估计学生个人的发展,很难完成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升入一个好的初中,成了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思想是不正确的,并且是滞后的。其实,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成绩是成正相关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加强,在语文课堂上就能够更快的完成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教师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教学手段,也能够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丰富,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都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有所得。

1.2 教学手段单一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为了完成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教师通常会选择最有经验的,应用最多,最不容易出错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顺畅,教师讲授学生倾听,效率低,学生也乏味,与双减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严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学手段单一是教师教学缺乏对小学语文得教学思考和分析的表现,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无法调动课堂气氛,课堂氛围压抑,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无法进行培养,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不容忽视。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探索,转变这一教学现状,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对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打造更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辅助学生兴致勃勃的学习,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合适的桥梁,对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动脑能力和审美等核心素养进行提升,让小学语文课堂在减负的同时却得到效果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1.3 缺乏健全的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改变,进行合理化的教学设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缺乏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教师只有通过对学生定期的评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减负的同时不会出现精神懈怠,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但是在高年段的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往往忽视对课程以及对学生的评价,对小学语文的整个教学没有全面性的掌握,在教学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能很好的根据课堂的状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地做出转变,一味的关注自己的教学进度,没有考虑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高年级已经是升学的关键时期,更是个人学习习惯与个人综合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往往对其缺乏评价,不能很好的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进行关注,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不良表现没有进行及时纠正,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得不到培养不利于今后的小学语文学习。

2.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方略

2.1 吸引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双减政策的指导下,要求给予学生自主掌握时间和计划学习,使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实现个人的发展需求,但是这在给学生减压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为了保证规定学习任务的完成,之前原本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让学生完成的内容,就要尽量安排在课堂上的时间来完成,固定的学习上时间,却面临教学任务的增加,课堂的教学安排就会显得非常局促。这时,如果要进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也要利用好教学时间,教师可以提高课堂的利用效率,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和个人成长进步的时间和空间。以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更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比如,在进行《少年闰土》的课文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少年闰土的动画形象,通过对文章所描述的相关场景进行还原,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情景化的教学之中加深对文章描述的理解,让学生与闰土有更直观的接触,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兴趣的指引下,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使得语文教学的开展事半功倍,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进行文章讲解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学生的对文中角分的表演,达到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从闰土身上学到了什么。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内容更富有感情,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核心素养进行了训练。

2.2 加强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的积累阶段,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更重要的就是学生对字、词、句的积累,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课程和写作课程上更好地发挥,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语言框架,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培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抓手。通过语文课堂上完成的大量语文用词、语法和情感表达等的积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相应的预感,同时教会学生说话的艺术,能够通过语言的建构,清楚的进行表意,这样的语言逻辑不管是在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都是非常受用的。

比如,在进行《草船借箭》一文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框架的建构,作为四大名著中的选段,能够选入教材中,在文章用词和描写上一定是值得考究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和人物状态描写,并进行描写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在相关的描写内容中学会如何通过语言描写紧张的战局气氛、人物的心理状态等等,学生可以在描写中积累有关的指向性和态度表意明确的词汇和句子,在今后自己进行人际交流胡总和使文章写作时都可以进行应用,丰富自己的语言内容,为自己的表达提供更多选择,从而提升自己语言建构方面的核心素养。

2.3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处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一步。通过思想的碰撞,引发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等,不仅有利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对于其他的学习科目也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也能够有更出色的表现,通过自己的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教师精心设计,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处主思考,让学生进行思想的提升,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并且说出充足的理由,每个学生的爱好不同,对古诗词的偏好肯定不同,在小组中,学生就会进行思维的发散,通过自己对诗句独到的分析,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并且说服他们认同自己的看法,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在讨论前就会认真思考,发言时也会进行原因罗列,在别的学生发言后也会进行思考,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2.4 辅助学生审美鉴赏

语文本来就是一门充满美感的学科,有着优美的诗歌、荡气回肠的诗句、让人心旷神怡的景物描写,语文的课堂是学生发现美的好地方,对语文课堂进行合理的设计,就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鉴赏,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不同的课文品读中,学生可以感受作者的字斟句酌和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成文思想感情,在朗读和品读中感受到文学之美。

比如,在进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胡楼醉书》三首诗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感受到诗词中的磅礴气势,通过“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描述,感受到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气势;通过“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描述联想到红军翻越雪山,喜笑颜开的画面。在不同的诗句描写中,寥寥数字就能带领学生走到新的场景中,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之美,透过对语言的分析和解读,体会到不同的词句所表达的不同意象,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双减带给学生的有益影响是非常多的,同时对于小学高年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必须通过转变教学观念,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创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减负增效的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好的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