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2-02-18王映辉

今天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初中生数学知识

王映辉

(天水市清水县第三中学 甘肃 清水 741400)

引言

数学是归纳科学。对于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越来越具有想象力和空间理解力。因此一般初中数学教师采用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法可能不是很适用于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如果初中生只死记硬背数学知识,却并不了解这些知识,一知半解,那么对于数学的学习只会产生厌恶。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认识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初中生富有趣味地对数学知识点展开探索,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培养创造性思维,使得初中生的数理思维水平得进一步提高。

1.运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接受者思维的高度活跃,换言之,就是让初中生可以增强自主思考的能力,跟上数学教师的脚步,一步一步地探访数学的奥秘,将数学思维有效的运用到初中数学的学习当中,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变初中生的思维模式,让其可以自主的进行思考和分析。有了创新性、创造性思维就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主动权,充分的发挥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对于自己产生的想法在课堂上大胆的提出来进行交流、讨论,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活跃思维的过程,在交流和讨论中能够让初中生对于数学学习更有兴趣,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数学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初中生的这一能力不仅可以更好的获取数学知识,更能够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学习习惯;让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1.2 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

“高效”课堂是指一个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反馈的课堂模式,它的教学目的是从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讲解易于初中生理解的内容,最后让初中生并把练习与反思相结合,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其模式,确保初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吸收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对于初中的数学教学是极为有利的。需要注意的是,有效不能等同于高效,教学的有效性为高效课堂提高了物质基础,有效性的最高阶是高效性。想要达到又快又好的课堂效果,还需要教师能够与学生大量沟通、交流,并且通过互动,学生也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初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来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进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和规划,建立高效课堂。

1.3 有利于培育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大部分初中学生的所面临的一座大山,不仅仅是因为本身的难度大,还因为教学的方法固定且枯燥。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初中生认为自己喜爱数学,但却说不上为什么,这是因为其往往把擅长当作爱好,因为擅长数学得到的喜悦,就误以为自己是因为热爱,而这种热爱一旦被某次成绩所打击,就会开始怀疑自己,从而产生消极情绪。数学作为一门充满奥妙的学科,本身其实充满了趣味,只不过需要有效的方法。让初中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抓住其学习数学的兴趣,而这也是发挥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点。还需要提醒的是,数学教师需要判断教学难度,从简到难,层层递进,这样才能让初中学生获得成就感,而树立自信心,调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有关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积极探索

2.1 课前,熟悉教材与制定计划

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前期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且教材是关键,大多数教材中的知识点都是初中学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为了能够加强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突出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使初中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不管是开展任何活动都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并展示提纲,让初中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构建属于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加强数学效率和质量。

在熟悉课本之后,数学教师还需要精心的计划课堂。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25章第二课“随机事件的概论”前,在数学老师熟悉课本和重点的基础上,一共计划四个环节。第一,通过创设几个实际的概论问题情景,巧妙的引入即将要学习的主要教学内容;第二,初中学生自主练习问题,由初中学生经过自己思索找到了其中存在的原理,然后与其组织成员利用各种方法进行了交流与互动,以共同解决;第三,由数学教师针对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对本节课程的知识点做出了适当的讲解,再深化了其内容;第四,这步也是课堂的最后步骤,要求数学教师先针对初中学生的掌握状况适当布置好相关试题,随后再针对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状况调整授课的方法和给学生解惑。在这一流程中,教师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和学生磨合,形成默契,逐渐拉近距离才能良好的课堂教学,从而实现了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目的。

2.2 课中,鼓励学生开拓发散性思维

传统教育以初中数学教师为教学主体,而新时代教育则应该以初中生为学习主体,只有重视初中生的自我发现,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产生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认知,知识理解才会更加深入,思维才能更加灵活发散,对于数学的教学无疑是如虎添翼,提高了有效性。因此,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合理地分配上课时间,除了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之外,还应该就学习的内容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以供初中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最终将自己产生的想法和得到的结论讲出来,共同思考,让整个课堂保持一个思维活跃的气氛,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初中生更好的形成创新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教学当中,教材阐述了有理数概念,并且用举例的方法做出了区分。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通过给初中生进行课堂教学阐述教材内容后可以给初中生抛出几个问题以供初中生思考,“有理数的范围?”、“有理数的特点?”、“生活中什么数可以成为有理数的例子?”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来引发初中生的思考。初中生们通过思考、讨论、查资料的方法来获得问题的答案、形成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的培养中学生独立思维意识、创新性思维、交流与协作意识的养成外,还能够合理的穿插点些益智的小游戏。启迪学生的新思想,使同学们的思想生活重新积极活泼起来。而这些小游戏,最好能够和课堂教学的重点相应,既能提起初中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其智慧,从而做到了“一举多得”,为将初中生培育出新时期综合素养达标人提供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3 课中,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现如今已经是被教育界所广泛应用的一种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初中生的想象力、学习兴趣,完成有效性教学的目标。多媒体的运用恰当,能大大激发初中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不可缺少的手段。利用多媒体将本节课所需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展现出来,会非常满足初中生学习的兴趣,让初中生带着兴趣去思考,去探究。激发其对知识的接收,提高创新能力。而且,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高效课堂,让初中生解决多种问题,提高其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而好的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兴趣,使初中生处于平和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初中生积极地思考,有效的解决问题。

例如:在《图形的初步认识》的第二节《立体图形的视图》的教学当中,教材举例列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三视图来引导初中生们学习三视图,给初中生予以一个直观的物体视图感受。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PPT、互联网进行三视图解析,既能让初中生直观的感受抽象的几何概念,又能培养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初中生对于固定物体的形状在脑海中有一个印象。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三维物品,让初中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对相应的二维画面的三视图,有效地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4 课后,构建知识框架

虽然数学知识是零散的、繁复的,但数学知识也有着必然的联系性和推演性,引导初中生构建初中数学知识框架,将零散的、繁复的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成整体的、深入的数学知识框架,将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性和类同性一起比较,分析数学知识的本质,精简提炼,自然能起到锻炼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在记忆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点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初中生产生特别的感兴趣,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这也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学习数学时多多运用现实的例子,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来。在新知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初中生回顾相关联的旧知识,在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知识,起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作用,例如在教学整式类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用一元二次未知数的概念来进行导入,分析整式与函数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在数学知识点学习之后,可以带领初中生归纳整理知识点,将零散的数学知识归纳整理在一起,初中生心中有一张图,认知更加清晰有条理,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有效,更有助于整合知识,增强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提高了数学知识整合的有效性。

结束语

初中数学是初中生最重要的主科之一,需要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在“双减”政策大肆的当下,熟悉教材与制定计划;鼓励学生开拓发散性思维;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构建知识框架都是符合政策的宗旨和目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使得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逻辑能力、创造性思维等都有相应的提升。也能够让初中数学教学更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初中生数学知识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