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研究
2022-02-18吕康清张立保
吕康清 张立保
2020年6月,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一文,重点强调要在高校中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切合地体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材上,并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中。2021年10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文中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和中华精髓的瑰宝,对当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进入新时代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逐渐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至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便在我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从理论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新成果坚持在历史新节点上继续贯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构建成一个严谨并完备的科学体系;从实践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新成果坚持并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准则和行动纲要;从价值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新成果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以民众的发展为核心的重要思想;从国际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了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方向,具有国际化意义;从话语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搭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体的发展与革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言说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践行该思想,对促进我国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时代发展相融合,并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新化、发展化是完全正确且必要的。进而,在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文中重点强调,不断巩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前社会共产党人民的基本职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经受长时间实践的历练,日久而弥新,不断指引着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必要性
首先,坚持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渗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相融合,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信仰的形成,同时也能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可以整体提高高校的思想素养高度,形成浓厚的大学氛围,熏陶出当代高校该有的文化风貌,促使学生不被国外的名利所诱惑。并且,因为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作为我国长期以来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之一,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熏陶,能促进大学生对中华革命道路的感悟,促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形成,激发出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并促使学生坚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是正确的。
最后,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解放思想束缚、求实主义、与社会发展相同步三个基本特点,若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点较好地贯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当今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中,挣脱传统学习方式的束缚,解放学习思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有助于当下大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综上所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中国化背景下的困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脱轨
理论与实践同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理论的学习若没有结合到具体的实践锻炼中去,便无法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然而当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受传统灌输式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时,更重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这一单一指标,忽视了对学生实践锻炼环节的重视,和综合指标的考核。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未能很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结合,往往导致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时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生只能掌握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皮毛。这种生搬硬套、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效率,并且无法帮助大学生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
(二)大学生思想信仰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理念的不断加深,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机会越来越频繁,因此,这一趋势也促使我国文化的发展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我国文化思想与外国文化思想的不断融合与碰撞,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内容,开阔了我国学生的视野,但同时,外来文化中腐朽落后的那部分也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我国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甚至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长期稳定发展。部分大学生受年龄限制,缺乏社会阅历,缺乏对美丑善恶、社会荣辱观的准确认识,往往会在外来文化及外界诱惑的促使下,做出一些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
(三)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大学生思想带来较大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互联网的使用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交往形式,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也促进了当代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但互联网在给大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因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加上大学生受到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网络信息缺乏良好地甄别能力,往往导致大学生容易被网络中低俗、虚假并且极端的信息所误导,从而产生错误的认知观念,例如,过度沉迷网络游戏、进直播间超额度打赏等现象,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其次,还有部分高校受传统发展观念的限制,没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缺乏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且没有较好的贯彻《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这些都会使大学生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中迷失正确的方向,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并帮助大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中,对网络言论及话题观点,准确地进行分辨,需要引起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基于以上观点,当前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重视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强化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创新路径
(一)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依照主观主义去生搬硬套的教条,而是促进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束之高阁,而应用来指导大学生学习实践,帮助大学生能在实践中切实的体悟到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含义,并促使学生将这种思想上的掌握转化到学习生活的实践行动中去。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强调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在教学中多多举一些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强化学生将理论结合实际的意识。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挣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教师结束教学后,进行自身的学习成果或者心得分享,从而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连接。最后,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积极举办社会调研、科技学术活动、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
(二)运用多种方式在教学中渗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并且其所有蕴含的思想内涵较为深刻,往往导致大学生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时感觉比较吃力。因此,高校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去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安排学生就一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辩论比赛,并引导学生在辩论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及观点去分析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还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引导学生在辩论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形象、生动的声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例如,在进行爱国主义内容的教学时,可以选择抗疫保卫、抗震救灾等具有生活性的案例和视频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从而引发学生感悟,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当前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重视对现代化技术的使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出现代化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各高校可以依据本校校情,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题网站,从而构建网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网站内容要注意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导,并结合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等方面为重点,并要贴合学生实际,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8]其次,高校应该创设本校自媒体平台,重视对微博、微信、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的应用,发挥自媒体这一热点平台的重要作用。例如,使用“微博”为纽带,在平台中充分利用评论功能,在评论内容中渗透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内容进行正确引导,弘扬正确价值观念。或者通过对微信公众号的使用,编辑热点文章,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扩大其影响范围。还可以借助“微视频”为载体,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景,进行集娱乐和教育为一体的视频拍摄,并感召大学生参与拍摄体验,进行角色扮演,促使大学生在体验式的实践中体悟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
综上所述,在高校积极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并重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渗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这不仅是促进社会稳步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更好地满足了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高校需要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运用多种方式渗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以及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入手,转化传统教育教学观念,顺应时代发展,更新教育教育方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