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2-02-18孟津名周文军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党史党员大学生

孟津名 周文军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做出的重大决策。”[1]这番话回答了党史学习教育对全党全国上下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党员不仅是党的建设的生力军,还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希望。因此,党史学习教育对大学生党员有着特殊作用。

一、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对学生群体落实和加强党的理论学习的纽带和桥梁。大学生党员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他们永葆党员本色,增强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有助于大学生党员增强历史自信,牢记自身肩负的责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一)以党史学习教育助力大学生党员提升政治素质、永葆党员本色

党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大学生党员应该学会从历史中寻找答案,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探究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以及我们国家为什么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大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榜样,也是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具有一定的思想引领作用。党史学习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促进大学生党员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让其成为信念更加坚定的,一心一意听党话、跟党走的合格共产党员,进而能够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通过所学所思净化大学生党员的心灵、把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之舵,提高大学生党员政治素养,永葆党员本色。

(二)以党史学习教育助力大学生党员增强历史自信、牢记肩负的使命

党史是一部充满历史经验的教科书,在中国共产党建设的过程中大体分为四个时期,在这四个时期中涌现出了无数的革命先辈以及代表人物。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高度凝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案例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精神的实质内涵,越详细地了解越能够激发大学生党员的信念追求,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水平。“现今的大学生党员多为95后和00后,作为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多是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在备受宠爱中长大,更多地关注自我意识和个人独立性。”[2]再加上学生出生前后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较为富足。如果单纯地讲述红色教育,部分大学生党员不能完全地领会其实质,在物质精神极大满足的时代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风气影响。而且在党性修养方面,大学生党员容易出现党员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等不良行为。这种行为不加以制止,很可能影响到党的建设,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至关重要,有助于大学生党员系统地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历史时代背景,重温建党以来的红色事迹;有助于大学生党员学会正本清源,不忘初心,巩固信仰之根基,牢记身上担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历史自信,立报国之志。

(三)以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大学生党员践行实践养成、助力健康成长

党史也是奋斗史、实干史,其中丰富的内容都是党带领人民群众一步步干出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党史学习教育不仅仅蕴含着对党员的要求,而且也蕴藏着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党中央要求广大党员同志学习党史知识要做到知行合一。大学生党员不仅仅要注意党性修养,而且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党员理解和掌握科学的理论,让广大学生党员把心思放到干实事上,自觉拧成一股绳参与到各种行动中来,帮助学生群体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党员能够更好地掌握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党史观,自觉地将自我奉献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进而提高大学生党员深入群众中的意识,在学校中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促进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

二、现阶段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存在的问题

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员的基础必修课,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然而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从教育主客体、教育方式、教育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党史学习教育主客体融合度不高

党史学习教育区别于一般教育,又寓于一般教育之中。党史学习教育具有较强的政治引领作用。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思政课改革过程中不断创新其他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停留在教学模式的表面,导致学生只知其表不知其里。首先,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时容易忽略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这就会影响到大学生党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容易出现教育内容与个体需求不贴合的情况出现。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社会所出现新的正反案例,不能够及时运用到教学之中,这样容易出现教育元素与实际生活脱节的情况,不利于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认知、增强教学内容时效性。最后,教学灵活性程度也关系到大学生党员对所学内容的积极程度。教师紧紧抓住理论灌输,这忽略了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容易使大学生党员降低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容易出现硬式被动教育的情况,对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起不到正面效果,从而容易导致党史学习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

思政课堂是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除需在思政课堂注意灵活性,也应借助其他方式扩大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如今,在融媒体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目前高校党史教育工作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各种学习载体的作用,如各类中共党史教育网站等资源,从而影响了获取党史知识的效果”[3];另一方面,从学科交叉层面来讲,中共党史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独立学科。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时并没有将内容充分融合,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跨学科进行学术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与自身所学专业以及未来理想事业进行深度融合,这会造成党史学习教育的片面化和断层化。

(三)党史学习教育环境仍须优化

首先,家庭是影响学生三观最开始的地方。学生的言行举止会受到父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由于部分家长在生活和工作中处理事情世俗化、人情化,学生党员也容易受到“污染”。在家风不严、不正的情况下,对学生的三观有着重要的不良导向作用。其次,校园是影响学生最持久的环境。部分高校在落实党中央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要求时存在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如“现阶段高校院系党组织还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的倾向,以致于学生党员教育工作被忽视,学生入党之后很少会接受系统、连贯的教育,自然也就不会积极、自主地学习党史”[4]。同时也容易出现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党史相关内容重视程度不足,影响党史学习效果,这说明部分高校离党中央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校园党史文化建设方面,部分高校基础设施不健全,如缺失党史文化宣传栏、缺乏特色的学生党员志愿队伍等。再次,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也至关重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党员的甄别能力还不是很高,极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如“借否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颠覆传统的历史观,否定已有的历史结论,歪曲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5]。这容易扰乱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导向。

三、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探索

探究大学生党员如何更好地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是问题的关键,这关系到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否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来论述实践路径能够更加贴合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更好地树立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主客体协同联动

党史学习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多方合作的党史学习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一方面,提高思政工作者的自我素养是第一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娱乐性课堂极大地吸引了广大学生的趣味,教师应该学会与时俱进吸纳外来事物,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强化教学形式与内容,关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党员虽比其他普通学生的素养略高,但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发挥教学主导的积极性,不只停留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正确的主导性,提升与客体的融合度,才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

(二)丰富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

一方面,“自高校思政课‘05方案’实施以来,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6]在思政课中,课堂主讲人不仅仅是教师,而是要把大学生党员吸纳进来,作为宣讲团中的一分子,从理论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从被动灌输变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不断丰富学习方式,合理运用融合媒体教学并结合具体的党史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会运用各种党史学习教育网站,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实践中凝练出来的历史经验,在实际生活中具有丰富的现实载体。因此,对于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运用红色教育基地,倡导红色主题的旅游活动,重视大学生党员在教育过程中的体验感与真实感。党史学习既要讲究学习方式,又要重视学习基础经典著作,不断创新学习的形式。想要坚定政治素养,就必须要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读原著,悟原理,定期组织学习座谈会,认真仔细研读经典著作,坚持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心得体会,进而从中体会理论要义,丰富自身思想,把丰硕的理论成果转化成为推动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三)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氛围

良好的环境氛围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党员学习党史知识,陶冶党史情操。党史学习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这三者息息相关,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党史学习教育皆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应在家庭环境中营造良好的党史学习氛围,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家长的模范作用,努力促进家庭教育理念与时代共进步,构建良好家风,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家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其次,校园环境建设要重视和积极践行党中央对高校党支部的建设要求,积极发挥学校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党史学习小组,严格督查大学生党员学好落实好相关内容,同时加强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的精神风貌建设。加快完善校园党史文化环境建设,应充分利用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如建设党史特色长廊等基础文化设施,组织优秀党员志愿队伍,结合校史等内容组织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知识问答活动,举办线上交流会,等等。最后,通过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大学生党员的党史知识是一项长期社会性的工作。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是敏锐的、洞察力强的新青年,所以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可以从文艺影视、节日气氛等方面入手,根据历史事实,制作凝集人心的电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作品。在庆祝重大历史节日时,官方媒体可以持续输出一些有力量的文章、视频等不同形式的内容,同时,官方媒体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对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进行监督。这有助于党史学习教育更加真切地走入生活中,提升大学生党员对党史的认知,增强对党史内容的理解。

猜你喜欢

党史党员大学生
我是党员向我看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