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2-02-18魏笑梅
魏笑梅
(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全球化逐渐变革世界格局,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并呈互联互渗、多语并存的发展态势。应急语言服务是国家语言服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突发状况下,国家、组织或个人通过提供必需的语言产品,援助服务对象克服语言障碍的服务。[1]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是应急语言救援服务的施动者,影响应急语言服务品质和社会安定团结。然而,目前我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公共突发事件对大量应急语言服务的实际需求,缺乏应急语言人才培养体系,在相关人才储备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2-3]高校作为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核心场所,迫切需要建设应急语言服务的专业,完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应急语言服务实训实践基地,全面提升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满足国家对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
一、概念梳理
(一)应急语言服务
作为现代化社会背景下衍生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语言服务主要包括语言知识服务、语言技术服务、语言教育服务等。[4-5]应急语言服务是突发事件中语言服务的特殊形式,其目的是借助丰富的语言手段、工具,打破语言壁垒,推动沟通畅联,满足突发事件受灾对象的语言需求,维护群众利益。近年来,应急语言服务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主要以问题和需求研究为导向,涉及应急语言服务需求和权利研究、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应用于语言服务研究等领域[6],研究手段逐步丰富,研究方法日趋充分,研究内容愈发深刻,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相对而言,国内应急语言服务研究属于新兴学科,但近两年受新冠疫情等社会因素影响,国内应急语言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研究重点集中于应急语言服务的概念阐述、要素分析、体制建设、服务规划、应急语言能力、语言翻译服务和应急语言产品开发等范畴。
(二)应急语言服务人才
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是应急语言服务的提供方,是顺利开展应急语言服务的核心元素,其综合素养关乎应急语言服务质量和应急救援效率,关系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团结。笔者以“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索结果表明,关于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研究很少,与其日益重要的研究地位不相称。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纳入应急服务建设的计划议程。
应急语言服务的时效性和紧迫性要求语言服务人才具备语言以外的特殊能力。总体而言,应急语言服务人才首先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语言能力是应急语言服务的核心[7],是开展应急语言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此外,良好的心理素养和沟通能力是开展应急语言服务的桥梁,影响应急语言服务的效力,关涉服务接受者的心理态势。出色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是推进现代化应急语言服务的助力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促进了应急语言服务高效性、精准化实施。系统化学习培训和丰富的实训实践经验积累是应急语言人才提升自我能力的主要途径。
二、高校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
应急语言服务能力是国家语言服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折射了国家现代化综合治理水平。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素质对应急语言服务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国内应急语言服务面临人才匮乏、人才储备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境况,这与高校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设置、师资规模和素质、实训基地建设等密切相关。
(一)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是人才建设的指向标。完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专业顶层设计为应急语言服务的精准化供给提供了可能。当今高校语言服务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学习者语言知识驾驭能力强,语言运用素养高,但服务意识淡薄,服务经验欠缺,语言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我国外语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尚未设立应急语言服务专业或方向[8],高校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础几乎为零,严重制约应急语言人才的成长,构筑完善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迫在眉睫。
(二)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升人才质量的根本保障,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组织和开展的前提。应急语言服务专业教师应拥有强大的语言知识储备,具备卓越的语言教学能力,掌握必要的心理学、信息技术等应急语言服务关联知识,具有敏锐的应急语言服务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但目前,高校语言服务课程教师较少接受应急语言服务培训,综合素养和实践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三)欠缺充足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体验的虚拟或现实场地,是检测理论知识真实性的最有效手段。随着应急语言服务研究的逐层推进,应急语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如西北师范大学以行政单位为基地举办了大量的涉外应急语言业务实践教学活动,天津外国语大学建立了应急外语业务人才培养基地等。然而,国内的应急语言服务实训基地数量屈指可数,已无法完全满足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建设需要。
三、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策略
虽然应急语言服务问题多产生在突发事件中,但其长效机制与后备人才却有赖于常态化的语言教育。[8]针对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高等学校要发挥智库优势,注重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建设,提高应急语言服务意识,主动担起应急语言服务的重任,以实现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利国利民的功能。
(一)明确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系统化教育、培训人才的指路牌,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设置明确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规范人才培养内容,约束人才培养行为。
高校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校定位。通过走访语言服务公司,以及对应急语言服务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分析应急语言服务实践的现状和症结,确定应急语言服务对象的核心诉求,明确“语言+专业”复合型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结合学校自身定位和实际发展需要,增强高校语言服务的使命感,积极稳妥地设立应急语言服务专业或方向,有条不紊地制订应急语言人才培养专业化标准,确保人才培养有据可依。
语言技能是根本,实现语言间的准确转换与传递是应急语言服务的首要任务,而过硬的应急服务综合能力是任务达成的保证。因此,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应主要聚焦两个方面:语言和应急服务,即培养具备扎实的语言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优异的跨学科素养(海事、地质、石油、航空、医疗等学科),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强烈的应急服务意识,较高的信息处理技术水平和紧急救援能力等的应用型、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二)充盈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成长急需“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耦合、通力合作。政府应加大高校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和研究经费投入,协调应急语言志愿者服务,促进高校和企业在语言服务行业的有效合作,为建立高校应急语言服务实训基地和校企联盟平台提供便利条件。
作为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高校应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创新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打破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相剥离的僵局,注重语言服务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完善应急语言服务实践教学环节,更好地满足应急语言服务行业需求。通过综合能力评估和意向调查,掌握学习者的语言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和应急语言服务意识等情况,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提高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效果的契合度。基于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促进语言知识技能与应急服务能力的有机融合,依据高校语言学科设置,建立以需求为导向,融合语言学、应急管理学、心理学、计算机学等跨学科、多模块、全方位、一体化的应急语言服务课程体系。依托应用型、复合型专家教师团队,研发“应急翻译语言”特色教材,确保教材的系统性、实用性、针对性。收集、归纳多元化、多主题应急语言服务案例,并在教学环节中对案例进行展示、分析,有效增强教学的浸入性和真实感。
校企合作注重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研融合是提高高校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语言服务企业开展实习,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语言服务意识,提高学习者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心理素养,考查学习者的应急语言服务基础知识水平,考核学习者的应急语言服务综合技能,增强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和契合度。
(三)完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评价体系
人才评价是合理配置人才、优化人力资源、提升人才质量的主要手段。建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急语言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高校、学生、实践基地、用人单位等多方协力构建细致而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效评估人才培养质量,指明未来的人才培养方向。
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的共存和凝合是应急语言服务人才评价体系的一大特色。高校应从专业水平、信息处理能力、应急实践能力、行业素养等方面细致而全面地评价人才质量,建立多元主体的校内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功能,崇尚广覆盖、动态化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珍视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理论教学评价模式。鉴于应急语言服务实践性强、情境性高的特质,高校应相应提高应急语言服务实践基地的利用率,增加学习者的应急语言服务实践机会,适度提升校内外实践教学评价的比重,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效参与度,积极推进知识与实践的融合与转化。高校应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应急语言服务意愿、服务能力、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等层面的评价,结合毕业生的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分析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适时调整应急语言服务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以评促教,更好地培养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四)推进实训实践基地建设
实训实践基地是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由理论到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它为检验应急语言服务学习者知识储备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机遇,为学习者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供了平台。
依托校内实训中心,巩固学生实战能力。高校联合企业借助网络技术建立应急语言服务虚拟实验室,搭建应急情境体验互动系统和仿真演练训练系统,突破时空界限,多模态、多路径重现海事、地质灾害、空中救援、医疗卫生等应急场景,帮助学习者了解、熟悉并掌握应急语言服务的专业化要求。高校应依靠跟踪式智能教学系统实时观察、追踪、记录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及心理状态变化,增强学习者应急环境的敏感度和抗压性,提升学习者应急语言反应能力、协同处理能力和决策分析能力。专业教师和行业导师等作为实训指导要明确实训任务,协助学习者熟悉应急语言服务环节,引导学习者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制订合适的应急处理措施,并将实训结果反馈于理论教学,促成知识和实践的协同性发展。
语言服务企业和海关、消防、医院等事业单位是校外实践基地的重要构成。建设“强语言、重专业、可应急”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队伍不仅要求学习者接受长短期专业化学习,参加应急语言服务情境模拟训练,更要深入语言服务企业内部,浸入式体验应急语言服务第一现场,查验薄弱环节,弥补知识短板。积极参与高校联合海关、消防、地震局等部门开展的应急演习,积累实战经验,提升语言服务意识,夯实各模块技能。
(五)建立优秀的应急语言服务教师队伍
应急语言服务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语言优势,增强学习者的多学科素养,借此实现突发境况下语言助力危机化解、服务社会的目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应急语言服务教学的特质。造就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卓绝的跨学科素养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师集传播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其角色的自如转换是成熟型教师的表现。跨学科知识的传播是应急语言服务专职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遵循语言服务教学的规律,承担知识传播者的使命,有效组织应急语言服务实践教学活动,创设应急场景,强化学生应急语言服务感知力和胜任力,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教师要在知识反馈与自我反思中优化教学策略,进而确保应急语言服务教学课堂的有效开展。
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认同语言服务社会的基本理念,持续增强语言应用能力,拓宽自身发展渠道,重视学科与知识的整合,建构和完善跨学科知识体系,深入开展应急语言服务科学研究,提升应急语言服务教学能力。
培训是增强教师应急语言服务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专家讲座、在线慕课等混合式培训方式可以拓宽教师的专业视界,加深教师对应急语言服务核心学科的理解。构建以提高教师应急语言服务教学能力为目标的教师社区,可以促进教师间的合作对话,在同行互评中挖掘自身潜力,在反思中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在企事业单位短期进修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应急语言服务的发展境况,获取应急语言服务经验。
突发事件的紧急性和非常规性呼吁语言服务的高效性和精准性。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可持续化培养是高校储备国家应急服务人才,改善语言在国家综合治理中效力的表现。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迫切性,从完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革新教学模式,优化人才评价标准,开拓实训实践基地、打造精良的教师队伍等方面多措并举全面增强学习者应急语言服务意识,提升应急语言服务人才质量,全面提高学生应急语言服务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