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

2022-02-18

教育观察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郭 宇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理念,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高校要注重思政教育,通过思政和专业课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2]自此,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就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帮助部分高校加快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进程,提升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实现“三全育人”和协同育人目标。

二、理论基础

(一)思政课程的概念

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是高校设置的基础必修课程,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设置的思政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四门课程。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其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是应时代要求而衍生出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具体而言,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实践,任课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和实践中的思政要素,将思政和理论、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简言之,课程思政就是通过“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方式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

(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

思政课程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在“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三位一体育人理念下共同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本质上来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都是“育人”。其中,思政课程是显性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来达到理论教育、价值引领的目的;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将思政元素寄于专业知识,通过引导、渗透、启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目标。因此,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应倡导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3]只有这样,高校才能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强化课程育人功能,发挥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的作用。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思政建设意识不强,思政元素挖掘遇阻

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专业课讲授和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专业知识融入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关键。为实现这一目的,专业课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并加以设计后自然地传递给学生,而这点对很多专业课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2021年5—6月组织的山西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Y学院10名参赛教师只有5人在比赛中涉及课程思政内容,可见在日常教学中,很多专业课教师并没有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调研后发现,Y学院2020—2021年度共计137门课程(包含思政课)中,超八成的课程缺乏思政元素,在对56位教师的访谈中,53位教师表示在挖掘思政元素方面存在困难,导致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缓慢,频频遇阻。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未意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育人的重要意义,总体缺乏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思政元素挖掘存在困难,教师习惯于以专业知识讲授为主、以思政教育为辅的授课方式,在备课过程中没有挖掘思政元素的意识,也缺乏相关经验;三是当前教材乃至网络上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结合的优秀案例较少,导致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中缺乏参考,只能在深入研究课程知识的基础上用自身的理解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设计,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难度。

(二)教师能力参差不齐,制约课程思政效果的发挥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课程思政模式下任课教师不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需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具备一定的思政教育技巧和经验,这样才能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的自然融合。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结合方式、思政元素的选取都和教师个人能力有极大关系。因此,教师个人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4]但是,大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开展课程思政所需的素质,他们虽然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但大多没有成体系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储备,又因个人经历和思想的差异性在思政理论理解和实践上难免有理解不深刻、不到位的地方。同时,课程思政不同于专业理论的讲授,它需要实现理论和思政的结合,对专业知识和思政结合的经验和技巧提出了挑战,这就导致经验和创新能力不足的教师可能面临课程思政设计不全面、不彻底的问题。此外,部分教师尝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政,但缺乏技巧,教学设计不够流畅自然,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结合得比较生硬,反而适得其反,降低了教学效果。综上所述,教师的自学、思考、钻研、探索、挖掘、创新、教学设计等个人能力的不足会严重制约课程思政效果的发挥,导致协同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三)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与监督体系

虽然各大高校积极采取措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但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仍然缺乏明确的指标进行评价。目前,课程思政缺乏专属的、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课程的评价大多仍然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体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评价的精准性有所欠缺。在原评价体系下,对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主要针对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其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衡量,而这两个工作量指标并不能完全体现课程思政的效果,难以起到指导性作用。同时,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落实情况、立德树人的榜样作用发挥情况及对学生价值观引导情况等方面均无法进行衡量和评价。学生方面,学生的成绩、科研和社团活动参与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情况,但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素养、思想等依然无法得到科学的衡量和评价。此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监督体系。一方面,课程思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尚无有效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本身对课程思政工作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评价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可以敷衍了事,因此,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降低,实施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四)课程思政建设覆盖面不足

课程思政是高校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改革的重点。为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各大高校做了很多努力,但还是存在着举措单一、创新性不够的问题。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该校教务部在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举办了多种活动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如面向省级精品共享涉农类立项课程、涉农类课程思政建设立项课程及其他开展课程思政的涉农类课程的教师和团队征集新农科“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课程思政教学基本功培训,邀请省级一流课程认定课程、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其他优秀课程的负责人和团队参加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申报2021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等。除此之外,该校教务部还在日常工作会议中倡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课程思政建设。由此可见,山西农业大学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措主要是项目申报、培训、比赛等,涉及的人员比较单一,主要针对年轻教师、一流课程负责人和团队、课程思政建设立项课程负责人和团队等,覆盖全校授课教师的活动几乎没有,无法实现课程思政建设举措全覆盖。因此,在山西农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35岁以上的教师、没有相关项目申报计划的教师和团队、非涉农类课程教师就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盲区,容易被忽视。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对策

(一)构建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发挥协同育人效应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不应局限于思政课程,而应将每一门课程都纳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范畴。同样,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只是思政教师、辅导员的责任,而是每一名任课教师的责任。因此,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应构建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明确每门课程及每名任课教师在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以便资源整合、相互配合,达到协同育人效果。在充分考虑课程性质的基础上,高校要构建以“思政课(基础层)—通识课(辅助层)—专业课(主体层)—实践课(拓展层)”为主线的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其中,思政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和基础,应不断提高自身课程质量带动其他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通识课程因其丰富性、趣味性、多元化,在引导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专业课是学生学习的主体课程,要与思政课做到方向上的“同向同行”、育人上的“同频共振”[5];实践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实践中融入思政,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发挥正向影响,助力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持续发力。在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各类课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更有助于实现“三全育人”目标。

(二)整合课程思政资源,建立示范课程,实现教学资源协同

专业课教师是思政课程的主导者和把控者,因此,专业课教师更应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除了养成定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习惯,还需汇总优质的课程思政案例形成一个课程思政资源库便于资源共享。具体来说,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浏览资源库挖掘思政元素,进而改进课堂设计,提升课堂思政效果。此外,思政教师拥有丰富的思政教学经验,掌握着丰富的思政资源,他们可以为专业课教师在挖掘思政元素,扩充、改进思政案例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等方面提供帮助,从根本上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多方位协同育人。此外,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群体,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动态,这些信息对专业课教师来说是宝贵的资源。因此,高校应发挥好辅导员、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育人作用,实现资源共享、相互配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动态调整。最后,高校及其各院部应注重构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从思政元素挖掘、课堂设计、案例分析等方面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模板,供其参考和学习。事实上,示范课程既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思考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又有助于增强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信心,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个人能力。因此,高校教务处、各学院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授课能力和授课效果。高校教务处应针对教师的需要采取多样化措施,如举办不同主题的培训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案例分享会等活动来解决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同时进行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展示活动,发挥优秀课程的示范和启发作用,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能力;各学院应鼓励教师围绕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程思政团队,团队中各教师集思广益、相互交流、互相激励,共同促进团队中教师个人能力的快速提升。同时,教师也应保持探索精神,利用多种渠道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课程思政的设计、实施能力,同时多与学生交流,搜集学生的课堂反馈意见,并据此从教学设计、案例引入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以此形成课程思政教学实时反馈机制,在改进中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四)完善评价和监督体系,助推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需要科学的衡量指标和完备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同时需要借助完善的监督体系来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对课程思政的评价应当遵循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原则[6],其对象主要是课程思政教师和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和教学效果两个方面。[7]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对任课教师立德树人榜样作用及言传身教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课程思政的落实情况等;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同时,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监督应分为学期前、学期中和学期后三个阶段。学期前主要对有无课程思政内容进行监督,学期中对课堂上思政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课堂效果进行监督,学期末对课堂总体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综上所述,一个完善的评价和监督体系有助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提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可以对照评价体系,结合监督结果,发现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五、结语

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自2020年教育部牵头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来,虽然各大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很多高校还处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初级阶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任重而道远,仍需不断探索与改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学校、院部、教师等多方共同发力,在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落实的同时促进协同育人效应的发挥,增强育人实效,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