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思政的探索与实现
2022-02-18向鲜花
彭 博,向鲜花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一、专业思政的概念
(一)专业思政的内涵与意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指明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实现路径、方法和目标。高校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人才教学培养全过程,专业思政满足了这个需求。
(二)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联系
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二者存在区别,但联系密切。相较于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以专业为载体,通过专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教学全过程[2],融合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而课程思政仅是以一门专业课程作为载体,发掘该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融入该门课的知识体系中,是知识与思想的统一。因此,专业思政是课程思政的扩展和深化,而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的组成与支持。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3],其中明确强调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在新时代的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专业思政应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协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课程思政为专业思政的建设提供了可利用的资源;专业思政为课程思政建设搭建了思政资源库和平台,丰富了课程思政元素、功能及资源。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在立德树人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因此,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推动了专业思政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二者共同推进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二、新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思政的内容
财务管理专业思政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基于新时代思政需求开展调研分析,在财务管理专业思政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将培养目标细化,分解成一个个的单项任务,根据单项任务制订培养方案,设置相应的思政内容,并将思政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贯穿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4]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5]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各种价值观、文化、思想交织影响着大学生,非常有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在学生心中。同时,会计行业具有特殊性,会计人才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个人层面,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教师需要鼓励引导学生在工作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贡献力量;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面对挑战,勇于拥抱变革,把握行业变革方向,将新方向、新技术,比如AI技术、区块链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融入会计工作。在国家层面,教师要引领学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以后作为企业资金的管理者,在计量收入和利润的同时,要将环境影响的负面效益进行量化核算,使企业在做决策时不只考虑到经济因素,还要考虑决策对环境的影响,进而转变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及发展理念,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遵守财经法律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活动如果要持久运行都需要遵守一定的秩序,社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法律。会计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涉及的法律较多,偏离法律的机会也较多。因此,财务管理人才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在知法、懂法的同时更要守法。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财经法律制度,如经济法、税法、预算法、会计法、企业法等相关财经法律制度。同时,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还要让学生形成守法的意识,使学生以法律法规作为自身行为准绳,在自己守法的同时,还要帮助身边人守法,及时制止他人的违法行为。此外,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并系统阐述的“十一个坚持”[6],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三)恪守财务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业的生命,会计行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契约和诚信,其本质是对经济事务的确认和计量,以及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会计的核心职能是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胜任这个岗位不仅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有道德底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不仅取决于财务管理人才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取决于其道德状况。因此,职业道德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从事会计行业的基础,是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根本要求。从学生发展考虑,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益,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避免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误入歧途。
(四)树立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7]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永葆发展活力的根本所在。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深沉持久的力量,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财务管理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我国会计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会计的萌芽。从西周开始出现“会计”,并设有专门的核算财赋的“司会”;唐代出现“四柱清册”,一些高度规范的会计报告开始出现;随着我国工商业的高速发展,明代出现如“三脚账”“龙门账”等复式记账法。[8]在我国古代会计这个行业中,“忠”和“信”是最重要的。例如,孔子提出“会计当而已矣”[9],这是我国古代对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基本要求,大部分思想在当代会计行业仍然适用。学生了解我国会计的发展历程,体验我国古代会计文化,可以树立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新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财务管理专业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明确实施目标,如何实施,以及由谁实施。新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思政的实现路径有以下三点。
(一)修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保证新时代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思政全面、有序开展,必须完善原有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的基础上融入专业思政的内容。应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了解各方对当前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要求和道德品质诉求,结合专业特点,对专业思政需求进行细致的调研和精准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明确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当具备的两大基本素质:一是专业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能够承担会计领域或金融领域的专门工作或研究;二是道德素质过关,能恪守职业道德,思想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据此完善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此外,还应对毕业生核心素养生成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进行跟踪和评估,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动态调整和长效机制。
(二)重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思政建设的前提是课程思政。在保证符合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需要将人才素养要求分解到课程体系中,构建复合型、均衡化课程结构,强化通识类、实践类课程。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给学生多创造课外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增强学生整体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总体原则,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当代各方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设计课程体系。教师要在课堂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10],根据思政目标,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特点及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梳理各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并深入挖掘各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此基础上形成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打造专业思政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财务管理专业思政的实施主体,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对专业思政建设的有力保证。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财务管理专业水平,还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首先,教师应具备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要素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对思政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了达到更好的思政效果,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了解财务行业相关思政案例,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教师在面对重大事件时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管理专业思政效果。教师在面对公共事件时应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同时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身体素质和行为控制能力,能做到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最后,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多运用互联网思政资源,实现全方位立体思政,加强思政要素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课堂外也能接受思政教育。
四、结语
在思政教育发展新阶段,专业思政在新时代的本科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思政的建设中,必须进行课程思政,同时根据新时代对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思政需求,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专业思政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有序地展开,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建设。建设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专业思政的内涵,结合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特点,将思政要素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运用新技术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思政,使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